爸爸生病了 「 幼」該怎麼辦?癌症希望基金會癌友家庭營隊 盼助病友與子女與癌同行

by | 8 月 13, 2020


癌症帶來的不確定,是病友家庭最大挑戰,尤其家裡有處於仰賴父母維生的成長期孩子,親子溝通與子女癌症教育將是家庭生命週期正向發展的關鍵!


生病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因為從確診、治療到追蹤,對病友與家屬都是身心靈煎熬,因此,為翻轉病友及家屬的抗癌人生,癌症希望基金會特針對家庭成員舉辦親子、兒童等不同主題性營隊,盼透由專業人員引導與同儕交流,培養家庭共同適應與面對癌症的正向能力。




父母罹癌,對孩子影響大


父親節甫過,一個才10歲的孩子,因為爸爸的罹癌而開始懂得在父親節聚餐時提醒爸爸哪些是紅燈食物須避免食用,哪些是健康的食物需多加攝取,他是漢堡(化名),父親楊爸今年45歲,在2年前罹患肺癌,確診時年僅8歲的兒子,不僅很少表現出其他的情緒,更早熟的擔心癌症是否會讓爸爸疼痛不舒服!
跟漢堡一樣家中有罹癌父母的孩子不在少數,尤其隨著中年罹癌人口逐年增加,有越來越多育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正因面對癌症而經歷家庭衝突與角色重新配置問題,特別是癌症病友的未成年子女,不管是癌症的診斷、目睹父母的治療與副作用,甚至可能失去父母的死亡威脅,都易導致子女可能會有行為退化、過度早熟、人際困擾等變化,不僅不能完成應有的發展任務,更可能成為憂鬱或壓力症候群的高危險群!




引導孩子面對自我真實情緒,是家庭面對罹癌衝擊不可或缺的一環


根據癌症希望基金會癌友家庭服務顯示,逾6成孩子害怕與父母分離,甚至對死亡感到焦慮,有3成子女因不知該怎麼辦、擔心未來而感到無助,更有5成病友認為自己的孩子因癌症而有不同於其他孩子的改變,因有感多數孩子常壓抑自我情緒,並以聽話懂事的表現盼父母能在愉悅情緒下遠離癌症威脅,因此癌症希望基金會以「助孩子認識自我並學習表達與抒發情緒」為內容的第16屆癌友家庭子女夏令營,特在公益夥伴台灣安進的支持下,讓一度受疫情影響而導致經費短缺甚至招生不足的營隊能順利並完成舉辦!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坦言:「孩子與父母本是生命共同體,在父母罹癌的同時,孩子也因共同經歷癌症治療與復發轉移過程的起伏波折而處在恐懼、悲傷、憤怒或自責中,除了必須疏通這些長期積累的情緒壓力,更應該將其轉成正面力量,因為成長只有一次,且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因此,我們不僅透過情境遊戲、藝術創作方式引導孩子學習表達與面對內在複雜情緒,藉由同儕團體的分享與相互支持,找到自己在父母罹癌過程中的價值和角色,並能更健全的成長外,更重要的是想讓這群深受影響的孩子,不再是自己孤單的面對癌症!」




針對親子、孩子舉辦主題性營隊   就盼人人都能逆轉抗癌人生


「我很生氣,因為癌症害媽媽無法提重物,很多事情都不能做;我很害怕,因為不知道癌症到底還會發生什麼事?」罹癌非終點,但孩子要一起向前並不容易!癌症希望基金會病友服務部主任陳昀表示,在第16屆〔癌友家庭子女夏令營〕3天2夜的行程中,我們透過大地遊戲、體驗教育,不僅讓孩子察覺自我情緒,在創作、表達藝術治療中接納自己,更透過同質性同儕的分享,去思索與發展良好的適應能力,所以很多來參加的孩子,是從活潑開朗到開始顯露出憤怒、悲傷、害怕感等情緒,並再透過我們彼此的引導下,讓他們知道有情緒是自然且正常,不需要過度壓抑或假裝沒事,說出來與大家一起討論,反而可以獲得更大的力量。而開始接納原來的自己也是參與過孩子給我們最大的回饋。公益夥伴台灣安進總經理李宜真也表示:「安進以『照護病患』為企業使命,很榮幸成為癌症希望基金會的夥伴,為癌症家庭子女的身心健康與平衡,貢獻一己之力,盼透過安進對癌症子女夏令營活動的支持,號召更多企業團體的投入並提升社會各界對父母罹癌孩童的關切與重視。台灣安進今年成立屆滿五週年,未來也將持續為改善國人健康與生活品質做最大努力。」


為助更多家庭都能正向面對癌症,除夏令營外,9月起更將舉辦2天一夜親子營以及1日兒童工作坊,全程免費,歡迎正面對癌症挑戰的家庭來電02-33226286洽詢。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晨間床上簡易醒腦,喚醒血流筋絡不卡卡

晨間床上簡易醒腦,喚醒血流筋絡不卡卡

早上起床時,容易筋骨緊繃,頭昏腦脹嗎?試試看用11分鐘順過這簡單的醒腦流程,從躺在床上開始做,讓我們的四肢與筋絡獲得適當地伸展,改善血液循環,調節呼吸。迎接一天的挑戰!

革命性突破!微創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手術,不開胸、心臟不停跳,完成全主動脈弓置換,幫助降低手術風險,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革命性突破!微創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手術,不開胸、心臟不停跳,完成全主動脈弓置換,幫助降低手術風險,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六年前,有位八十多歲的老先生因為突發性劇烈胸痛被送到急診室,檢查發
現急性主動脈剝離,於是接受緊急全開胸的胸主動脈置換手術。」林口長庚心
臟血管外科主任陳紹緯教授表示,「雖然胸口留下了一道三十公分的傷口,但是
也挽回寶貴的生命,如今患者已高齡近九十歲。」
這次住院的原因是患者主動脈弓的血管瘤快速擴大至 6 公分,需要再次手術。
所幸林口長庚心臟血管外科團隊引進新型一體成型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是近期
美國 FDA 核准可臨床應用的胸主動脈分支支架,可在維持患者腦部動脈血流的
狀況下,以微創方式處理主動脈弓血管瘤,避免傳統開胸及心臟停止,降低手
術風險與恢復時間,為台灣心臟血管外科治療開創嶄新里程碑。

骨鬆藥物給付放寬,幫助降低骨折風險

骨鬆藥物給付放寬,幫助降低骨折風險

骨鬆治療可提早啟動!健保給付再升級!
健保擴大骨質疏鬆症藥物給付,放寬至尚未發生骨折的高風險患者,包含:
🔹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
🔹 糖尿病合併使用胰島素者
🔹 長期(超過3個月)使用類固醇者
讓治療能更早介入,有效降低未來骨折風險。
👉本次由骨科吳凱文醫師深入解說,帶您掌握最新骨鬆防治趨勢!

健保給付放寬,幫助骨質疏鬆症降低骨折風險!及早測骨密,及早保骨安康 骨科醫師圖文解說

健保給付放寬,幫助骨質疏鬆症降低骨折風險!及早測骨密,及早保骨安康 骨科醫師圖文解說

你知道嗎?每4位國人中,就有1人面臨骨折風險!
而一旦骨折過一次,再次骨折的風險竟高達50%!
骨鬆治療可以更早介入、減少骨折發生,健保放寬骨質疏鬆藥物給付條件,
讓高風險族群及早接受骨鬆治療,包含:
✅ 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
✅ 糖尿病並使用胰島素患者
✅ 使用類固醇藥物超過3個月患者
✅ 骨折部位包含:手腕(遠端橈骨)、上手臂(近端肱骨)、脊椎或髖部骨折

別等到骨折才後悔,快關注自己的骨骼健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