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防異」破口!經痛差異搞清楚

by | 3 月 26, 2020

避免防異破口!經痛差異搞清楚


近期國人最關注的便是國際傳染疾病議題,該如何避免防疫破口成為人人關注的大事,但其實有許多疾病也需要積極「防異」!避免「防異」破口的關鍵,就是要先搞清楚發病的差異…


「防異」不成 30歲女險做肛門造口毀自信人生!

年僅30歲的李小姐,近幾個月月經來潮總痛不欲生,以為經痛忍忍就沒事,忍不住就靠止痛藥!直到止痛藥怎麼吃都無效還伴隨肛門疼痛的狀況,才讓她驚覺異常前往醫院檢查,卻在直腸外科得到晴天霹靂的消息,判斷腫瘤切除,可能需要做人工肛門造口,讓她瞬間崩潰。好險經大腸鏡、核磁共振與切片檢查,最終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症,轉診至婦產科治療,透過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暫時可免除造口手術,在持續用藥下腫瘤獲得控制,讓她不再受經痛、肛門疼痛折磨,重拾自信人生與良好的生活品質!

收治該名患者的臺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產科主任暨台灣婦科醫學會洪煥程秘書長指出,李小姐的經痛為續發性經痛,然而她因無法分辨加上認為忍忍就好,因而無法早期確診子宮內膜異位症,直到異位症侵犯及壓迫到肛門口造成肛門疼痛難耐才就醫,所幸透過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腫瘤得到控制避免手術進行肛門造口,目前持續用藥一年,肛門疼痛及經痛大幅緩解。


「防異」破口?女性近六成分不清這兩種經痛差異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台灣生育年齡婦女常見的疾病之一,「經痛」是其最明顯的表徵。根據博司市場調查公司提供 「台灣女性經痛&子宮內膜異位症關連調查」,針對台灣年齡25歲至45歲之間有經痛問題之女性進行分析,期間回收總計1181 份有效問卷,抽樣調查結果有近六成女性不知道經痛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經痛」兩種。 若無法分辨經痛有兩種發病差異性,將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大的「防異」破口!

台灣婦科醫學會陳怡仁理事長說明,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子宮內膜組織跑到子宮腔以外的地方,雖然不是惡性疾病,卻是造成女性不孕的最大兇手,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經痛,其次還有骨盆腔疼痛、性交痛等。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約落在25歲至45歲之間的生育婦女(約354萬人,中華民國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根據國際文獻子宮內膜異位症疾病盛行率約10%, 然而王鵬惠教授發表於國際期刊Medicine台灣健保資料庫的研究,發現實際經手術確診疾病盛行率僅約3.7% ,國人就診率仍有提高空間,而首要目標便是提高國人的病識感。 
陳怡仁理事長認為婦女應了解自己的經痛類型。原發性經痛指的是無明確的病理性疾病造成經痛,通常發生在月經來的期間,可能會有腹部痙攣和下腹疼痛,通常是月經來潮的第一、二天且疼痛感較輕微。而續發性經痛則可能是因骨盆腔發炎、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或子宮肌瘤等疾病造成,大部分患者會於月經來之前就會感到疼痛,甚至經期結束還會繼續疼痛。陳怡仁理事長提醒,透過婦產科的超音波及骨盆腔檢查,即可初步了解造成經痛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女性對於經痛治療認知須提升。

根據調查發現,女性透過自行服用止痛藥佔比最高,其次依序為物理性治療 (熱敷)或沒有處理為主。然而,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容易造成腸胃不適,從輕微的消化不良、胃痛,到嚴重的胃潰瘍、胃腸道出血都有可能。因此,若使用止痛藥的頻率變高或出現腸胃不適等情況,就表示止痛藥已經不是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應至婦產科找出明確病因並尋求專業治療方式。



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重患者生活品質慢性長期治療為目標

洪煥程秘書長針對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說明,治療主要分為手術及藥物治療兩種,若非手術急迫性的患者,可先以藥物進行治療,除常使用的止痛藥物外,正規治療藥物包含雄性素藥物(健保)可抑制雌激素分泌,但會有體重增加及長青春痘的副作用;停經針(自費),可阻斷女性賀爾蒙分泌,但有骨鬆風險及更年期症狀;目前最常用且適合長期治療的屬新型口服黃體素(健保),可抑制子宮內膜異位組織,讓異位病兆萎縮,可長期使用,缺點是前幾個月會有點狀出血現象,副作用較少,患者普遍接受度高。

洪煥程秘書長根據韓國及日本長期研究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使用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五年復發率從69%降低至4%,且疼痛緩解反應良好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若有懷孕需求,建議停藥1-3個月,等月經規則之後便可開始進行生育規劃。


328世界子宮內膜異位症日 全台女性「防異」大作戰

最後,陳怡仁理事長呼籲,今年3月28日為世界子宮內膜異位症日,針對子宮內膜異位症「防異」大作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首要目標,若出現經痛或類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症狀時,應提高警覺辨認經痛類型,並尋求婦產科醫師協助,透過超音波、內診骨盆腔檢查、抽血等檢查來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免疫治療接續標靶治療,提升肺鱗癌治療成效、優化生活品質,「醫病共享決策」創雙贏,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免疫治療接續標靶治療,提升肺鱗癌治療成效、優化生活品質,「醫病共享決策」創雙贏,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一名50多歲有多年抽菸史的王先生,在診斷為肺鱗癌後,陸續接受了手術治療、免疫合併化學治療,但病情仍持續惡化。經與主治醫師討論後,王先生改以二線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幸運的是,他對口服標靶藥物的反應很好,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也較化療輕微,目前已穩定控制七個月,持續在門診追蹤。口服藥物的便利性,不僅讓他維持正常的工作與生活,也提升了生活品質,對抗癌充滿信心。

沒事就突襲手、腳的癢癢小水泡,用六招避免汗皰疹復發

沒事就突襲手、腳的癢癢小水泡,用六招避免汗皰疹復發

「每次好像我只要一出國,手掌上就會出現這些好癢的小水泡。」飛機一落地,若真就向來接機的姐姐抱怨著。 姊姊看了一眼若真的手,輕輕鬆鬆地回應:「你還好,只有出國時才會這樣。我覺得我的腳每隔幾個星期就會出現一次這些小水泡,本來想要不理它,不過好像因此而感染了,在皮膚科吃了幾天的藥才好。」 「天啊,原來你也有同樣的狀況,」若真驚呼:「醫生說我的狀況是汗皰疹,所以汗皰疹是遺傳引起的嗎?」 汗皰疹(Pompholyx, Dyshidrosis)是種影響手部和腳部的濕疹變化, 汗皰疹的症狀...

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進展快、易復發,微量殘留病灶檢測(MRD)助調整治療策略,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進展快、易復發,微量殘留病灶檢測(MRD)助調整治療策略,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六十多歲的女士因為頭暈、虛弱、疲勞而就醫,結果發現血球數量嚴重異常,紅血球與血小板數量偏低,且有大量不成熟的淋巴球,進一步檢查才發現竟是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簡稱ALL)引起。」簡聖軒醫師指出,「由於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病程進展快速,所以個案在確診後,就有即刻治療的必要。」

然而,患者因為身體機能相對較差,難以接受完整的化學治療,治療成效有待加強,遲遲未達殘留病灶檢測(MRD)陰性。所幸,後來透過免疫治療大幅殲滅癌細胞,並接續使用異體幹細胞移植,穩定控制疾病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