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王」名號換人當!小細胞肺癌惡性更勝胰臟癌

by | 1 月 8, 2020


有愛,抗癌無懼!家住雲林的陳先生,約60歲,曾經是每天抽3至4包菸的老菸槍,1年多前跨年夜因發燒就醫,意外發現胸部有顆7公分大的腫瘤,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晚期小細胞肺癌,是真正的「癌王」。不過,陳先生認真地接受化療和後續合併免疫治療,他說最大的心願就是「再多活3年,陪伴孫子長大。」

一直以來,胰臟癌被稱作「癌中之王」,但肺癌專家認為,「小細胞肺癌」因發現多晚期、惡化快、易轉移、易復發等4大特點,加上過去20年治療無進展,患者五年存活率僅6%,低於胰臟癌的9%,是真正的癌王!期盼未來能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的廣泛使用和免疫治療的適當幫助,突破防治僵局,挽留生機。

肺癌連續七年居國人「第一奪命癌」,為提升民眾對肺癌的認知,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和台灣癌症基金會共同舉辦衛教講座暨記者會,邀請國內4位肺癌專家分享肺癌的治療趨勢,並且解說小細胞肺癌成為「最惡霸類型肺癌」的原因和治療新進展。


肺癌中的惡霸!小細胞肺癌4大罪狀大解析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表示,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包括:咳嗽、喉嚨沙啞、胸悶和喘氣等,都易被當作感冒或其他呼吸道疾病,未能及早就醫和正確診斷,導致逾6成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

台北醫學大學人體研究處人研長李岡遠醫師表示,肺癌的種類多,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其中,小細胞肺癌在台灣的占比約1成,五年存活率僅6%,比胰臟癌的9%更低,是名符其實的「癌中之王」!
進一步分析小細胞肺癌的凶惡原因,主要有4大罪狀,包括:(一)發現得太晚,逾7成患者確診已是擴散期,且逾9成不適合手術;(二)癌細胞增生快,疾病惡化快;(三)易轉移,且近5成患者有腦轉移的現象;(四)復發機率高。


肺癌中的賈伯斯症!除化療,過去20年無新藥可用!

李岡遠醫師表示,大多數癌症如大腸癌和乳癌,屬於發生於表皮的上皮細胞癌,分化程度高,突變時易被免疫系統辨識,治療武器選擇多且有效。而小細胞肺癌類似「賈伯斯症」,屬於神經內分泌瘤,癌細胞特性宛如幹細胞,分裂速度快,對化療的反應率高,但也易產生抗藥性,多數患者在化療結束3個月左右就會復發,是一種連醫師都感到棘手的癌症。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醫師表示,近年肺癌治療已走向精準化和個人化醫療,非小細胞癌患者在醫藥快速進展之下,擁有多種化療、標靶藥物和免疫治療藥物的使用機會,並透過組合策略達到較佳的治療效果。

即使是過去20年處於無新藥發展的小細胞肺癌,近年也隨著免疫治療日趨成熟,逐漸擺脫「沙漠癌症」狀態,期待癌友不要放棄希望,勇敢與醫師討論,找出適合自己的理想治療方案,以獲得較佳的治療效果和生活品質。另外,也呼籲政府可將小細胞肺癌的免疫治療納入健保給付,以嘉惠更多的病友。


延長有效治療時間!化療併用免疫治療新趨勢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醫務秘書陳崇裕醫師表示,目前小細胞肺癌治療欠缺的是「長期控制的策略」!小細胞肺癌在過去20年僅有化療可用,一旦化療失效,患者將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幸好,近年免疫治療藥物的出現,開啟了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新契機,不僅能加強化療的治療效果,也可延長有效治療的時間,避免或延緩病症惡化。

研究顯示,小細胞肺癌患者接受傳統化療,近6成患者無法存活超過1年,但若合併免疫療法,約1/3患者存活可超過1年半。因此,無論是侷限型或擴散型小細胞肺癌,醫界普遍共識是化療和免疫療法併用,且免疫療法提早使用,以利病症獲得更好的控制。


全民一起練5功,預防肺癌真輕鬆!

「早期發現」永遠是戰勝癌症的王道!賴俊良醫師提醒,長期抽菸、有肺癌家族病史、經常暴露於石棉、多環芳烴或氡氣等環境,都是肺癌的高風險族群,建議定期做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以利及早揪出異狀和早期治療。

長年推動癌症預防的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則表示,60%-70%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呼籲全民一起「練5功」,養成天天彩虹蔬果579、規律運動、良好體重控制、戒除菸酒和檳榔,以及定期篩檢的習慣,守護健康,輕鬆遠離癌症的威脅。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晚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新對策,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接棒治療,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晚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新對策,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接棒治療,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三十多歲的女士,在發現乳癌時已有肝臟轉移。因為是晚期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所以使用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治療。」劉峻宇醫師表示,「對大部分患者而言,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能夠顯著延長無疾病進展存活期,但是大約20%至30%的患者在治療初期即會發生抗藥性,無法獲得預期效果。」

那位年輕患者使用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治療後,不到半年便失去效果,後續雖然接受過一線紫杉醇類的合併化學治療,效果也僅約4個月後腫瘤再次惡化,因此在充分溝通後,患者選擇使用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治療。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讓她的病情獲得控制,而且副作用也比傳統化學治療少,幫助維持生活品質。

擺脫洗腎命運的契機,多囊腎治療醫師解析

擺脫洗腎命運的契機,多囊腎治療醫師解析

多囊腎是一種遺傳性的疾病,遺傳的比例會非常的高。它會在我們腎臟長出很多的囊泡,然後這個囊泡會越長越大,而且會越長越多,然後會去壓迫到正常的腎臟的組織,造成腎臟的功能的衰退。大部分這樣的病人,他可能三、四十歲發病,到五、六十歲可能就會遇到要洗腎的問題。

肢端肥大症術前治療,幫助緩解症狀、提高手術成功率,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肢端肥大症術前治療,幫助緩解症狀、提高手術成功率,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30多歲的男性患者,長期有關節疼痛的狀況,多次至骨科求診。」鄭文郁醫師表示,「有天在醫院搭電梯時,醫師發現他的外貌特徵疑似罹患『肢端肥大症』,包括額頭較寬、鼻翼較大、嘴唇較厚等,於是建議他到門診檢查。」
經過抽血檢查,以及腦部核磁共振檢查顯示患者有腦下垂體腫瘤,確認為肢端肥大症;於是安排接受經蝶竇腦下垂體切除手術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