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治療U=U】 測不到等於不具感染力

by | 11 月 27, 2019


2019世界愛滋日前夕,部立桃園醫院發表台灣首部改編自女性感染者真實故事的愛滋微電影-「愛,一直都在」。片中女主角小薇(化名)於真實世界裡已經感染超過10年,看見社會大眾對愛滋的偏見與歧視,因而願意勇敢說愛滋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盼讓大家看見更多愛的樣貌。


重視U=U的影響力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感染科主任鄭健禹表示:「2016年疾病管制署開始推動診斷即刻服藥、並把複方單顆藥物納入第一線處方,感染者服藥從以前的一天多次一次多顆,到現在已有最新的一天一顆且副作用低的抗愛滋藥物,提高服藥順從性,感染者的生活品質也越來越有保障。而隨著醫療科技日新月異,藥物也持續推陳出新,2019年臺灣就引進三個副作用更低的新藥物。
尤其2019年8月30日美國疾病管制署公布的一份文件指出,抗病毒藥物、預防性投藥、保險套,已經是預防愛滋病毒傳染的三大重要策略。(註1)且經過國際大型的研究(註2)發現,愛滋感染者接受治療,血液中測不到病毒量且穩定長達六個月以上時,能100%預防透過性行為的途徑傳染給他人,也就是「測不到等於不具傳染力,U=U (undetectable= untransmittable)」,此為國際U=U共識,更是讓許多感染者生命重現曙光。」

「小薇確診後告知同學被排擠,好險家人溫暖接納還陪伴回診,感情路上也獲得伴侶的疼惜跟支持,現在因穩定服藥,不僅身體狀況良好,未傳染愛滋病毒給伴侶,還自然受孕,產下健康的胎兒,擁有幸福家庭,就是U=U跟治療即預防的最佳實證。而小薇也關心其他女性感染者的狀況,以自己的故事鼓勵其他女性感染者,幫助他們調適心情面對愛滋,重新找回往日的笑容。在治療的進步跟團隊的努力下,部桃15年來幫助60位以上的愛滋媽媽們順利接生超過80個未受愛滋母垂感染的健康寶寶。」


U=U是感染者幸福的通關密碼

然而,接受治療仍是不容易的事情。桃園醫院愛滋病照護中心個管師林媚慧陪伴愛滋感染者跟親友多年,深深體會接受、認同愛滋感染身分的不易。林媚慧表示:「當感染者面對回診、服藥的當下,似乎提醒自己感染者的身分,服藥時含著鹹鹹的淚水。尤其早期愛滋藥物副作用極大,有些朋友工作時腹瀉,導致拉在褲子上,極為羞愧,甚至因此放棄治療。愛滋治療雖從30年前的不讓你死,到後來不讓你發病,到現在幫助你活得更好,但愛滋的汙名跟網路錯誤的訊息,還是阻礙了感染者接受治療。」「身為個管師,除了傾聽心聲外,更重要是了解感染者的需求,與醫師一起協助感染者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因應副作用,解除疑惑,讓每個感染者都能活得更好。」

在U=U出現之前,許多感染者即便知道自己病毒量測不到,傳染給別人的機會極低,但跟別人發生性行為時還是非常恐懼跟擔憂,深怕傳染給他人,那種擔心,讓他們放棄愛人與被愛,甚至自卑覺得自己不值的愛。有了U=U,他們開始願意相信有些事情不一樣了,回診時看到了笑容,甚至許多人有了穩定交往的另一半。林媚慧說:「曾經有一位女性懷孕後發現感染愛滋,但在配合治療下,順利產下健康的新生兒。在U=U之後,先生欣喜的問可否自然受孕,結果不久就順利懷孕第二胎。因此U=U帶來的改變,絕非只有感染者,還包括身邊的伴侶,是開啟感染者幸福的通關密碼。」


感染者應重視醫療自主權  U=U對醫護更有保障

雖然許多感染者都知道U=U,但仍有感染者因諸多原因不敢跟醫師討論自己的健康狀態,忍受不適合的抗愛滋藥物,反而無法服藥順從,達到好的效果,臺灣感染誌協會理事鄭孝忱呼籲感染者應積極跟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因為沒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把主導權放回自己身上,重新看見自己的價值,感染者也值得有尊嚴的活。

目前包含感染誌等民團於同志遊行時組成愛滋遊行陣線並發起紅傘運動,盼藉此U=U的新知能夠被更多民眾知曉,並減低對愛滋的恐懼與對感染者的歧視,讓感染者能活出自在,而非只能活在傘下(Under the Umbrella)。鄭孝忱表示:「對於非感染科的醫師,我們深深冀盼他們對U=U有更多認識,因為U=U對任何人都更有保障。我們也期待政府在國內外都有相關實證的狀況下,可以跟我們一起支持並推廣U=U,一起朝愛滋三零努力,這是感染者積極接受治療重要動力。」

U=U為國際共識,也是打破愛滋歧視的重要關鍵,鄭健禹主任、林媚慧個管師、鄭孝忱理事齊聲呼籲政府跟社會大眾支持U=U,尤其在台灣目前已逐步翻轉愛滋疫情的情況下,適切的治療藥物、友善的環境、最新的預防資訊,更是刻不容緩。盼讓更多感染者都能成為下一個幸福小薇,每一個人都能擁有自己的美好未來。

(註1)資料來源:愛滋遊行陣線聯合聲明
(註2)資料來源:台灣露德協會。根據PARTNER study、Opposites attract study以及瑞士聲明 (Swiss Statement指出,穩定接受抗病毒療法 (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 的愛滋感染者,其血液中的病毒量若持續六個月以上控制在測不到的狀態時,其性行為傳播愛滋病毒的風險是可忽略,甚至不存在的 (negligible to non-existent) 。舉例來說,在PARTNER研究裡,總計58,000次的無套性行為中,「病毒量測不到」的感染者們將愛滋病毒傳染給其健康性伴侶的發生次數是零。最新的Opposites Attract研究發現,17,000次男男無套性行為中,亦無愛滋傳染發生。自從雞尾酒療法出現後,目前尚無任何「病毒量測不到」的感染者藉由性行為傳播愛滋病毒的確定案例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減重手術後遺症有哪些? 減重手術方法、術後照料方式一次看!

減重手術後遺症有哪些? 減重手術方法、術後照料方式一次看!

一名運動員退役後,因無比賽大量運動練習,體重持續上升,加上年紀增長,有感新陳代謝變慢,體重也逐漸飆升破百,並伴隨膽固醇超標,血壓些微偏高以及脂肪肝。因體健報告紅字逐漸增加,讓其意識到嚴重性,經醫師評估後施作ESG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 術後4個月成功減去原體重17%,原先病症也得以改善。

持續背痛三個月,越休息越痛?當心僵直性脊椎炎!免疫風濕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持續背痛三個月,越休息越痛?當心僵直性脊椎炎!免疫風濕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你曾有過持續背痛,休息越久反而越不舒服,甚至因此駝背的狀況嗎?小心,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邱瑩明醫師解釋,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見症狀為持續的背部疼痛,但因容易被誤認為一般肌肉疼痛而忽略。疾病好發於青少年至年輕成人,從十幾歲便可能開始發病,且男性患者的比例顯著高於女性,約為4:1,患者發病時可能正值青年,而因疾病影響了原本的生活、工作計劃。

習慣吃鹹要當心!重口味真的會增加胃癌風險嗎?研究告訴你答案!

習慣吃鹹要當心!重口味真的會增加胃癌風險嗎?研究告訴你答案!

在胃幽門螺旋桿菌被發現之後,我們知道如何殺菌、保護胃黏膜,大大減少了胃潰瘍的發生率。因此與過去四五十年相比,罹患胃癌患者的人數已經變少了。然而,全世界一年還是會新增一百萬位胃癌患者,每年因為胃癌死亡的人數也持續攀升。尤其在東亞,包含日本、南韓、與台灣,胃癌仍是非常值得重視。

轉移性腎細胞癌治療對策,標靶藥物合併免疫療法顯著提升治療成效,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轉移性腎細胞癌治療對策,標靶藥物合併免疫療法顯著提升治療成效,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50歲女性,確定診斷時已經是轉移性腎細胞癌,右側腎細胞癌合併巨大淋巴結轉移,淋巴結環繞整個下腔靜脈及局部侵犯腰大肌,且下肢因為靜脈壓迫而有水腫的情形,但是沒有其他遠端轉移。」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泌尿科主任羅浩倫醫師表示,「因為沒有遠端轉移,利用手術完整切除對於病情控制有幫助,但是手術範圍太大,需要下腔靜脈及腰大肌切除合併血管重建,這可是至少一整天的多專科團隊手術才能達成的困難任務。而且手術後還必須面對潛在的術後出血,對側腎功能受損及神經損傷等風險。」

為什麼骨齡會超前?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為什麼骨齡會超前?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十歲的小豪骨齡竟然高達十三歲!!媽媽好擔心小豪會因而長不高,一進診間就著急地要求邱醫師給小豪性早熟的針劑治療,甚至詢問能不能施打生長激素?
然而,經邱醫師詳細理學檢查,小豪當時沒有任何第二性徵,根本還沒開始青春期發育! 身高153公分(超過第95百分位),體重卻重達65公斤(BMI超過第99百分位),屬於肥胖體格。近一年來體重也增加了近10公斤!原來,小豪的骨齡超前是因為肥胖與快速增加體重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