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也要裝牙套?不是還會換牙嗎?

by | 8 月 24, 2019


最近懶人包風行,就仿製作了一份兒童口腔保健懶人包,希望藉由簡單的圖像和文字,讓更多家長了解牙科保健知識。


以下為每個項目的詳細解說。


兒童蛀牙三大原因

1. 常吃甜食

在台灣因為甜食的取得太方便,甚至會被當作獎勵。接觸甜食的頻率過高,很容易導致蛀牙。

2. 刷牙隨便

「小孩都有刷牙阿,為什麼還是蛀牙了?」如果爸媽沒有監督兒童刷牙的時間或方法,很可能刷過牙了卻仍有食物殘渣。

3. 夜奶或奶睡

有喝睡前奶或是半夜討奶的孩子,可能喝完就睡著了,父母怕吵醒孩子,而省略刷牙或僅讓孩子漱口,這是很常見導致嚴重蛀牙的原因。 


家長防蛀絕招

1. 含氟牙膏 

牙膏要選擇含氟量1000ppm的品牌。3歲以下,牙膏量不超過米粒大。3歲以上,牙膏的量可以擠到豌豆大小 (2019-04-08 補充說明:一天可以使用1000ppm含氟牙膏刷牙兩次。)

2. 監督刷牙

刷牙是精細的手部運動,要刷乾淨,至少要6歲的孩童才能達成。6歲以前孩童刷完牙大人要再刷過一次。上小學後的孩童,父母也要檢查是否有正確執行。 
3. 飯後睡前刷牙

吃飽飯、吃點心或喝完奶(配方奶或母奶)後,口腔中充滿食物,很容易蛀牙,所以飯後或喝奶後,儘量要刷牙。 睡覺時唾液分泌量減少,更容易蛀牙。所以晚上睡覺前一定要徹底清潔。 


牙醫師助攻

1. 定期塗氟

每3-6個月由牙醫師塗氟。牙醫師使用的是高濃度的氟化物,從長第一顆牙的小嬰兒到青少年都能有效控制蛀牙。

2. 每半年回診

定期回診除了能早期發現蛀牙,更能讓孩子從小適應看牙醫。千萬不要等到牙痛了才去看診,會讓孩子將看牙齒和疼痛連結在一起。 

3. 長牙開始看牙

幾歲開始看牙醫呢?長牙齒的小嬰兒約6-8個月就可以開始囉,除了檢查牙齒,也可以經由醫師的衛教,改正不良的刷牙或飲食習慣。


乳牙也要裝牙套?不是還會換牙嗎?

兒童牙科門診,告知家長孩子蛀牙嚴重,需要裝牙套時,家長常常滿臉問號「乳牙也要裝牙套?」 

「為什麼要裝牙套?」「不能直接補起來就好嗎?」「乳牙不是還會換牙嗎?」「會不會影響換牙?」 

以上都是家長常見的疑問,接下來會一一說明。 


什麼情況要裝牙套?

1. 乳牙蛀牙,而且蛀洞較大,或是牽涉到牙齒二個面以上的蛀洞。

2. 乳牙接受根管治療後。因為剩餘的齒質較少,也會建議裝牙套。減少剩餘齒質因為承受不了咬合力量而斷裂的風險。 

3. 牙齒有先天性的缺陷。例如礦化不全、牙釉質或牙本質異常時,也建議裝牙套以減少蛀牙的產生。

4. 口腔衛生狀況不佳、蛀牙高風險或全口嚴重蛀牙的兒童。


可以只填補不裝牙套嗎?


最常見填補蛀牙的材料為樹脂。其材料特性,長時間容易在填補物邊緣產生縫隙,導致再度蛀牙或是填補物脫落。 另外,樹脂抗壓強度不佳,填補於需要承受較大咬合力量的牙齒,容易脫落甚至導致牙齒斷裂。

此外,乳牙相對於恆牙,齒質較薄,蛀牙的進展較快速。常常一個小蛀洞,過了半年或一年,就蛀成大洞,甚至侵犯到神經而需要根管治療。如果裝牙套,能阻斷細菌繼續破壞牙齒,減少根管治療的機會。


乳牙不是還會換牙嗎? 等到換牙就好了?

乳牙是會換牙。但是一顆乳臼齒從完全萌發到換牙,仍然需要6-9年的時間。兒童有了大蛀牙,如果沒有使用牙套保護,結果常常是該顆牙齒一補再補,剩餘的健康齒質越來越少,甚至牙神經因為缺少足夠的齒質保護,發炎而需要根管治療。

如果能在一開始使用牙套復型,不但能保護神經活性,也能有效減少牙齒反覆填補的機會。


會不會影響換牙? 

一般來說,牙套不會影響換牙。牙套就像是安全帽一樣戴在牙齒的冠部。乳牙要換牙時,是牙根慢慢吸收變短後脫落。牙套是保護牙齒露出在牙齦以外易蛀牙的部分,不會影響到牙齦以下根部的吸收。


牙套的好處

減少同一顆蛀牙反覆填補的機率,相對的也減少孩童的看診次數。
裝牙套能將牙齒完全覆蓋,避免細菌破壞牙齒。如果是填補樹脂,但是沒有改善刷牙習慣或仍嗜吃甜食,常常在填補物的周圍會二度蛀牙,而需要反覆治療。


牙套的選擇

乳牙牙套的種類有全瓷冠(二氧化鋯)和金屬。醫師會根據牙齒的剩餘齒質、咬合狀況和美觀需求做選擇。

全瓷冠(二氧化鋯)是組織相容性、抗咬合力及美觀都數一數二的材料,但是單價較高。

金屬牙套的成分有鐵、鎳和鉻,在牙科的應用已經超過50年,是歷史悠久一種材料。抗磨耗且長期成功率和全瓷冠相當,但是價錢較便宜。最大的缺點就是金屬的銀色外表,而不是自然牙齒的白色。


總結

乳牙蛀洞範圍較大、根管治療後、礦化不全或是全口嚴重蛀牙的兒童,選擇填補材料時,建議優先考慮裝牙套,以減少反覆填補的風險,保存足夠的齒質,更能讓兒童免於頻繁看診的壓力。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晨間床上簡易醒腦,喚醒血流筋絡不卡卡

晨間床上簡易醒腦,喚醒血流筋絡不卡卡

早上起床時,容易筋骨緊繃,頭昏腦脹嗎?試試看用11分鐘順過這簡單的醒腦流程,從躺在床上開始做,讓我們的四肢與筋絡獲得適當地伸展,改善血液循環,調節呼吸。迎接一天的挑戰!

革命性突破!微創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手術,不開胸、心臟不停跳,完成全主動脈弓置換,幫助降低手術風險,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革命性突破!微創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手術,不開胸、心臟不停跳,完成全主動脈弓置換,幫助降低手術風險,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六年前,有位八十多歲的老先生因為突發性劇烈胸痛被送到急診室,檢查發
現急性主動脈剝離,於是接受緊急全開胸的胸主動脈置換手術。」林口長庚心
臟血管外科主任陳紹緯教授表示,「雖然胸口留下了一道三十公分的傷口,但是
也挽回寶貴的生命,如今患者已高齡近九十歲。」
這次住院的原因是患者主動脈弓的血管瘤快速擴大至 6 公分,需要再次手術。
所幸林口長庚心臟血管外科團隊引進新型一體成型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是近期
美國 FDA 核准可臨床應用的胸主動脈分支支架,可在維持患者腦部動脈血流的
狀況下,以微創方式處理主動脈弓血管瘤,避免傳統開胸及心臟停止,降低手
術風險與恢復時間,為台灣心臟血管外科治療開創嶄新里程碑。

骨鬆藥物給付放寬,幫助降低骨折風險

骨鬆藥物給付放寬,幫助降低骨折風險

骨鬆治療可提早啟動!健保給付再升級!
健保擴大骨質疏鬆症藥物給付,放寬至尚未發生骨折的高風險患者,包含:
🔹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
🔹 糖尿病合併使用胰島素者
🔹 長期(超過3個月)使用類固醇者
讓治療能更早介入,有效降低未來骨折風險。
👉本次由骨科吳凱文醫師深入解說,帶您掌握最新骨鬆防治趨勢!

健保給付放寬,幫助骨質疏鬆症降低骨折風險!及早測骨密,及早保骨安康 骨科醫師圖文解說

健保給付放寬,幫助骨質疏鬆症降低骨折風險!及早測骨密,及早保骨安康 骨科醫師圖文解說

你知道嗎?每4位國人中,就有1人面臨骨折風險!
而一旦骨折過一次,再次骨折的風險竟高達50%!
骨鬆治療可以更早介入、減少骨折發生,健保放寬骨質疏鬆藥物給付條件,
讓高風險族群及早接受骨鬆治療,包含:
✅ 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
✅ 糖尿病並使用胰島素患者
✅ 使用類固醇藥物超過3個月患者
✅ 骨折部位包含:手腕(遠端橈骨)、上手臂(近端肱骨)、脊椎或髖部骨折

別等到骨折才後悔,快關注自己的骨骼健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