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早期出血使用黃體素

by | 8 月 10, 2019



許多懷孕女性,在懷孕早期(12週)之前偶而會遇到出血,這個時候婦產科醫師會開黃體素幫助安胎。 


黃體素真的有效嗎?或是,哪些人一定要記得使用黃體素呢?今天就用研究證據,來回答大家。



懷孕早期出血




懷孕早期出血怎麼辦? 


懷孕早期出血的原因可以簡單分為:子宮外孕、先兆性流產。本篇主要討論的是先兆性流產,也就是胚胎在子宮內正常著床,但是又有出血症狀。 


有出血最重要的就是看醫生。 


內診確定出血量、出血點(子宮頸外出血、子宮頸內出血);超音波確認胎是否有正常發育、是否有心跳,是否有其他子宮、卵巢異常;暫停行房。 


懷孕早期出血有時候是因為子宮頸有瘜肉造成,這個時候通常觀察就可以。少部分可以在懷孕的時候切掉子宮頸瘜肉,大部分的時候都觀察就好。懷孕期間移除子宮頸瘜肉不會胎兒,可以放心。 


懷孕期間行房,先生如果沒有全程使用保險套,就會引起出血。行房後出血兩個原因:感染、子宮收縮。 


精液不是無菌的,無帶套射精後,精液內細菌會造成子宮頸發炎,會造成出血(像是牙齦發炎出血),因此一定要全程此用保險套;精液內有種成分叫做前列腺素,這個成分會刺激子宮收縮,子宮收縮會造成子宮頸擴張(催生),因此會出血。懷孕中、行房需全程使用保險套,如果又有出血,建議暫停行房。 


除了子宮頸瘜肉可以切除、子宮頸感染可以治療、暫停行房之外,懷孕早期出血最常治療的方式就是使用黃體素。 


黃體素安胎是早期出血常見的作法,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常見的作法是不是真的有科學根據。 




研究介紹




這個研究報告是知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NEJM」做的 2019 年大型研究。 


研究的主題是:懷孕早期出血使用黃體素是否有治療效果? 


A randomized trial of progesterone in women with bleeding in early pregnancy. 




這個研究收集了 4153 位懷孕早期出血的孕婦,隨機分成使用黃體素( 2079 人)、使用安慰劑( 2074 人)。 




這些懷孕出血的女生,平均 30.6 歲、體重中等。百分之 22 沒有生產過、百分之 55 沒有流產過,其他各有一到三次流產機會。 




研究結果


懷孕早期出血使用黃體素可以稍微提高活產率。




研究結果發現,如果懷孕早期出血,有使用黃體素可以稍微提高懷孕滿三個月的機會(多 4 %)(懷孕滿三個月就可以公開了)、活產率也可以稍微增加(多 3 %)。 


不過,懷孕早期出血使用黃體素,並不會改變寶寶出生體重、出生的週數也是相近。 




如果我們再仔細看,如果懷孕 6~9 週、有出血,使用黃體素可以增加活產率,大約增加 5%,也就是每 20 位孕婦有一位因為使用黃體素,可以有效保住胎兒。 


另外,如果有超過三次不明原因的流產,使用黃體素可以大幅增加活產率,大約 28 % ,也就是大約每三位流產超過三次的孕婦、懷孕早期出血、使用黃體素就有一位可以有效保胎。 




因此,如果懷孕 6~9 週如果有出血,使用黃體素就可以增加活產率;有三次流產經驗,有出血症狀,使用黃體素可以增加活產率。 




原理


簡單看一下原因。




懷孕早期黃體素來源是卵巢內排卵後的黃體。但是在懷孕6~9 週左右,黃體分泌的黃體素會慢慢的降低,胎盤分泌的黃體素會漸漸升高,開始取代卵巢黃體的功能,這段期間叫做「卵巢黃體-胎盤-交棒(luteal-placental-shift)」。這段「交棒期」,如果胎盤功能沒接好,就是黃體素分泌的稍微少一點,就會容易出血。 


所以,研究也證實了,這段時間出血,補充黃體素,確實會有幫助。 




流產的因素大部分是胚胎異常,再來是子宮異常、荷爾蒙異常、自體免疫失調、夫妻染色體異常。 


其中,胚胎異常、子宮異常、自體免疫失調、夫妻染色體異常都可以有處理的方法。其中,荷爾蒙異常除了可以治療的甲狀腺異常、泌乳激素過高等,其他都難以診斷,大部分也歸咎於黃體素不足。因此,流產三次後,如果檢查沒有特別異常,使用黃體素確實有治療效果。 




結論




懷孕出血,如果小於五週、還沒有看到胚胎、還沒有看到心跳,研究顯示使用黃體素不一定會有幫助(但是,實務上還是會給黃體素);如果大於五週,有胚胎、有心跳、胚胎正常發育,其他檢查也正常,研究顯示使用黃體素不一定會有幫助(但是,實務上也是會給黃體素)。 




懷孕6~9 週、或是有三次流產經驗以上,懷孕出血使用黃體素有積極治療、保住胎兒、增加活產機會的療效。 


所以,懷孕早期出血,一定要接受詳細檢查、有必要則要使用黃體素。 


參考資料

註 1.  A Randomized Trial of Progesterone in Women with Bleeding in Early Pregnancy.  N Engl J Med 2019;380:1815-24. DOI: 10.1056/NEJMoa1813730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白內障術後眩光怕開車?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純折射式科技降低術後光暈、眩光,夜間駕車更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白內障術後眩光怕開車?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純折射式科技降低術後光暈、眩光,夜間駕車更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60多歲的男士,左眼在幾年前接受白內障手術,使用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陳怡豪醫師表示,「術後患者覺得白天的視力很好,但是晚上駕車時,對向車燈會造成明顯的光暈、眩光,讓他相當困擾,甚至不敢在夜間開車,因此遲遲沒有接受右眼的白內障手術。」

隨著右眼的白內障惡化,視力明顯下降,影響日常生活,患者才決定接受白內障手術。當時正好有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問世,採用純折射式設計,光學面上沒有任何圈圈,能夠大幅降低光學干擾,提供更高品質視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選擇使用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術後,患者覺得白天視力相當穩定,夜間的光暈、眩光也比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減少許多。終於又能在夜間開車上路,讓患者非常開心。

【世界氣喘日專訪】不可依賴急救藥物!規律使用維持性藥物,才能降低氣喘發作風險,胸腔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世界氣喘日專訪】不可依賴急救藥物!規律使用維持性藥物,才能降低氣喘發作風險,胸腔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50歲男性,在工作時因為嚴重氣喘發作而被送到急診室,到院時已無法自行呼吸。由於狀況非常嚴重,最後甚至需要動用葉克膜(ECMO)來搶救。」劉景隆醫師表示,「經過詢問才曉得,患者平時都是依賴短效支氣管擴張劑。由於長期缺乏有效控制,氣喘才會持續惡化,甚至危及性命。」

結締組織疾病易併發!世界肺動脈高壓日 邀您關心「心臟的癌症」 合併治療與多專科診治改善預後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結締組織疾病易併發!世界肺動脈高壓日 邀您關心「心臟的癌症」 合併治療與多專科診治改善預後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紅斑性狼瘡的女性患者,因為在夜裡感到胸痛而到急診室,進一步檢查後,發現有肺動脈高壓的問題」李克仁醫師表示,後來發現,患者容易感到喘其實已經有一段時間,但是都沒有放在心上,自己也不覺得跟紅斑性狼瘡有關,所以沒有就診。

部分自體免疫疾病會併發肺動脈高壓,例如紅斑性狼瘡、乾燥症與皮肌炎等患者病程中出現肺動脈高壓,病情進展快且複雜,需密切追蹤與早期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