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命交出來

by | 4 月 22, 2019



手術室外的長廊有一整排落地窗,外科醫師習慣在此流連,因為需要長時間待在醫院裡,經常連續兩、3天不見天日,所以大夥兒喜歡到長廊上曬曬太陽。


「小李,又來行光合作用啦」!」我走到李醫師身邊。


「噢……」李醫師回過神,道:「對啊,剛開完刀。」


「聽說你急診刀開通宵。」


「是呀,剛開完膽囊炎、胃穿孔,馬上就有酒鬼騎車撞得稀巴爛,搞到早上7點多。」


見他眉頭深鎖,我便問:「病人狀況不好?」


「那病人狀況還行,應該有機會活下來。」李醫師啜了一口黑咖啡,道:「我把病人送到加護病房處理完醫囑,就立刻回開刀房,因為常規手術的病人已經送進來了。」從前一天十多個小時的常規手術,連著通宵急診刀,再接著常規手術,真可說是「無縫接軌」。


李醫師道:「那是個很慈祥和藹的婆婆,她一看到我,就開心地說:『醫師,謝謝你幫我排在第一台刀,看到大家都這麼有朝氣,讓我好安心。』」


「嘿,這太糗了,患者慶幸自己排在第一台刀,結果主治醫師其實整晚都沒睡。」


李醫師道:「聽完,我無言以對,只能拍拍她的肩膀然後默默走去刷手。替她開刀的時候,我一直感到很愧疚,全身都是罪惡感。」


「唉,整夜沒睡覺並不是你的錯。」


「我實在應該要把真相告訴她,讓她決定要延期或按照計畫進行。畢竟身為病人絕對有權利決定要不要讓一個極度疲憊的人替自己動刀。」


我點點頭表示贊成。


「輿論經常鼓吹犧牲奉獻,認為不眠不休替病人開刀才是悲天憫人好醫師。」李醫師道:「事實正好相反,醫學倫理第一條強調尊重自主、知情同意。搭車時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司機精神飽滿,接受手術時當然也期待自己的醫師神智清楚。醫師若沒有揭露過勞的事實,給患者選擇的機會,顯然已經違反醫學倫理。倘若徹夜未眠的醫師在開刀、開藥時恍神,造成傷害或死亡,那更是違反了醫學倫理第二條『不傷害原則』。」


我想,大概只有一個辦法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在醫師的識別證下方掛個碼表,上頭顯示「連續工作時數」,讓病人能夠選擇要把自己的命交在誰的手裡。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晚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新對策,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接棒治療,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晚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新對策,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接棒治療,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三十多歲的女士,在發現乳癌時已有肝臟轉移。因為是晚期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所以使用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治療。」劉峻宇醫師表示,「對大部分患者而言,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能夠顯著延長無疾病進展存活期,但是大約20%至30%的患者在治療初期即會發生抗藥性,無法獲得預期效果。」

那位年輕患者使用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治療後,不到半年便失去效果,後續雖然接受過一線紫杉醇類的合併化學治療,效果也僅約4個月後腫瘤再次惡化,因此在充分溝通後,患者選擇使用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治療。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讓她的病情獲得控制,而且副作用也比傳統化學治療少,幫助維持生活品質。

擺脫洗腎命運的契機,多囊腎治療醫師解析

擺脫洗腎命運的契機,多囊腎治療醫師解析

多囊腎是一種遺傳性的疾病,遺傳的比例會非常的高。它會在我們腎臟長出很多的囊泡,然後這個囊泡會越長越大,而且會越長越多,然後會去壓迫到正常的腎臟的組織,造成腎臟的功能的衰退。大部分這樣的病人,他可能三、四十歲發病,到五、六十歲可能就會遇到要洗腎的問題。

肢端肥大症術前治療,幫助緩解症狀、提高手術成功率,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肢端肥大症術前治療,幫助緩解症狀、提高手術成功率,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30多歲的男性患者,長期有關節疼痛的狀況,多次至骨科求診。」鄭文郁醫師表示,「有天在醫院搭電梯時,醫師發現他的外貌特徵疑似罹患『肢端肥大症』,包括額頭較寬、鼻翼較大、嘴唇較厚等,於是建議他到門診檢查。」
經過抽血檢查,以及腦部核磁共振檢查顯示患者有腦下垂體腫瘤,確認為肢端肥大症;於是安排接受經蝶竇腦下垂體切除手術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