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死腹中的預防

by | 1 月 17, 2019


感受肚子裡的小傢伙拳打腳踢,是懷孕 35 周的芷伶(化名)每日睡前的必備功課。隨著預產期的逐漸逼近,初次懷孕的她更是細心地注意胎動的頻率是否有任何異樣。一日,不論她再怎麼活動筋骨或是享用點心,腹中胎兒始終不像往常般地好動。心中隱約感到不對勁的她趕緊到產房做更進一步的檢查。


臍帶扭轉,危在旦夕

經過婦產科醫師詳細評估後,發現腹中胎兒的心跳變異性極差,而且不時還有心跳減速的危險跡象。儘管超音波檢查的結果無明顯異常,但是在補充水分與給予氧氣後,胎兒的心跳仍然不見起色。心急如焚的夫婦倆在與醫師充分討論過後,決定立刻進行剖腹生產手術。手術過程中,婦產科醫師赫然發現寶寶的臍帶發生過度螺旋影響了臍帶血流,使得寶寶有輕微缺氧的現象。幸虧芷伶發現得早並搶救得宜,才避免了憾事的發生。

 胎心音變異性極差,疑似胎兒窘迫。



臍帶意外防不勝防,注意胎動不須驚慌

臍帶的結構一般包含了 2 條臍動脈, 1 條臍靜脈,以及包圍在血管周遭的豐厚結締組織。由於結締組織富含彈性,因此能確保臍帶血流不受胎兒肢體的壓迫而中斷。然而,當有臍帶過長或過短,多圈纏繞,打結,脫垂,或是過度螺旋等狀況發生時,臍帶血流仍有可能因此受阻,而造成胎兒的死傷,一般稱之為「臍帶意外」。其中,臍帶過度螺旋是最難診斷的臍帶意外之一。一旦發生,不僅胎兒窒息的風險將上升為四倍,胎兒體重過輕的風險也將上升兩倍。據統計,臍帶意外約占死產原因的 5~10% 。

雖然超音波的應用能協助醫師診斷潛在的臍帶意外,但現今醫療科技仍然無法讓胎兒從重重臍帶中「解套」。不過被診斷有「胎兒臍帶繞頸」的孕媽咪們也無須驚慌,只要平日多注意腹中寶寶的胎動,按時規律產檢,並密切觀察待產時的胎兒心跳變化,相信仍能平安產下期盼已久的健康寶寶。


胎死腹中多半有跡可循

胎死腹中是每位孕媽咪心中最深沉的恐懼,而社群網路上五花八門的資訊及親朋好友間口耳相傳的悲劇故事更加深了孕媽咪的擔憂。對於胎死腹中的成因及預防,現代醫學能告訴我們些什麼呢?

這篇來自英國學者Neil Sebire的研究,利用大數據的方式去分析來自英國兩家大型醫院Great Ormond Street Hospital 和St George’s Hospital的胎兒遺體解剖報告。自2005到2013年間,Neil Sebire團隊一共蒐集了1064 例的死胎個案,其中包含了 425 例胎死腹中個案(發生在懷孕23周以前) 及639例死產個案(發生在懷孕24周以後)。由數據分析發現:有40%的個案可藉由遺體解剖得到確切死因,而剩餘60%的個案則有一半發現可疑的致死危險因子,但是仍有近30%的個案無法找到確切死因。

而在胎死腹中的個案中,上行性感染以及前胎胎死腹中是主要的確診死因及危險因子;而在死產的個案中,則以胎盤因素(包含胎盤剝離,胎盤結構異常,及胎盤功能不佳)為最主要的確診死因及危險因子。值得注意的是,聲名狼藉的臍帶意外(臍帶打結或臍帶繞頸)所造成的不幸個案僅僅占總數的不到百分之一。

另外,由孕產婦的年齡來看,小於35歲的孕婦有比較高的胎兒死因歸因於上行性感染;而超過40歲的孕婦則有以胎盤因素及先天的胎兒異常為主要的胎兒死因。此外,作者也利用胎兒體重統計資料庫去比對死胎個案的發育狀況,發現其中有37%的個案在產檢過程中發現有胎兒發育遲緩的跡象。


完整評估有助於預測死產

由以上的概念延伸,英國學者 Nicolaides的研究指出,利用包含母體的相關危險因子,胎兒預估體重,及懷孕中期子宮動脈脈動指數的計算模式可在懷孕中期準確預測出55%的死胎個案,這樣的運算模式有助於臨床醫師針對高風險的個案作即時的處理,以避免不幸的悲劇再度發生。

因此,對每位孕媽咪而言,懷孕過程中除了以往所重視的臍帶繞頸外,也要留意是否有不正常的陰道分泌物,腹痛,以及發燒,以便即時對潛藏的上行性感染進行治療。此外,寶寶的體重發育,胎動頻率,及羊水量的多寡也是產檢過程中不容忽視的重要指標。若是有疑似胎兒發育遲緩的跡象,則應進一步地評估胎盤功能的好壞,以便決定何時為最佳的生產時機。面對胎死腹中,只要我們能再多一分的用心及注意,也許就能少一件讓人遺憾的悲劇。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簡易牆壁運動,全站姿練全身,長者也適合

簡易牆壁運動,全站姿練全身,長者也適合

要活就要動,但長者常常會覺得:「做運動會不會不安全?萬一受傷怎麼辦?」沒錯,運動之前一定要考量安全性的問題。今天我們提供一些簡易牆壁運動的方式,在靠著牆壁做這些運動訓練的時候,可以額外提供支持性和穩定性,對較難維持平衡、活動度不高的長者們是很有幫助的。請跟著影片和圖說練練看吧。 扶牆臀後推 面對牆壁,手伸直在約與肩膀同高度的地方扶著牆壁,接著臀部向後推,直到手臂、身體、臀部呈一直線,感覺整個背部到臀部、後腿的伸展。 直角臂開肩...

糖尿病足潰瘍新利器 2024治療指引推薦使用新式乳膏治療 早日癒合就能遠離截肢命運,整形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糖尿病足潰瘍新利器 2024治療指引推薦使用新式乳膏治療 早日癒合就能遠離截肢命運,整形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50多歲的糖尿病患者,走進診間一跛一跛地,相當吃力。」劉明偉醫師表示,「根據患者的描述,一開始是大腳趾頭上出現小傷口,但遲遲沒有癒合。由於缺乏良好的傷口照護,患者的腳便逐漸紅腫,傷口流出滲液,連走路都不方便。」

後續由於感染很嚴重,患者只好接受手術清創,並截掉兩根腳趾。劉明偉醫師表示:「其實,如果患者在發現傷口時便立刻就醫,好好接受治療,應該有機會讓傷口早點癒合,不用面臨截肢的狀況。」

抗高血壓藥物需要吃一輩子嗎?這樣做可以停藥!

抗高血壓藥物需要吃一輩子嗎?這樣做可以停藥!

「先生,請問您有什麼慢性病嗎?」唯男到住家附近新開的皮膚科門診填初診資料時,護理人員詢問著。 唯男回答:「我是有在吃高血壓的藥物,不過,目前我在家量,血壓都正常,不會高。這樣我算有高血壓嗎?」 「你是吃藥控制後才正常的嘛對不對,」護理人員回答:「這樣當然是有高血壓啊,只是你吃藥之後控制的不錯。萬一不吃藥,血壓一定又高起來了。」 「你怎麼知道我不吃藥的話血壓就一定會高?」唯男不開心地說:「說不定我真的不吃藥也沒關係啊,說不定我早就沒病了。」 「不然你就問問你的醫生,千萬不要自己亂停藥喔。」護理人員回答。...

對付去勢抗性攝護腺癌,PARP抑制劑標靶治療解析,泌尿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對付去勢抗性攝護腺癌,PARP抑制劑標靶治療解析,泌尿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早期的攝護腺癌沒有症狀!」裘坤元醫師指出,「在台灣,有一半的患者在診斷攝護腺癌的時候就已經是比較晚期的狀況,甚至有三成以上已經轉移到骨頭。」

攝護腺癌可能造成頻尿、夜尿、解尿困難等症狀,患者會誤以為是良性攝護腺肥大,而延誤就醫。裘坤元醫師說,攝護腺癌容易轉移至骨骼、淋巴結,可能造成骨骼疼痛。

讓腦路清晰的間歇訓練 – HIIT心肺有氧

讓腦路清晰的間歇訓練 – HIIT心肺有氧

以間歇運動的方式訓練心肺功能,不僅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還能讓腦路清晰,減緩腦部退化,是預防失智一定要下的功夫。原地小跑步站姿肘碰膝後點地側點地後點地側點地開合跳左右出拳左右鉤拳快速收腿快速收腿旋轉風車高抬腿跑步側墊步觸地高抬腿跳步原地小跑步...

有效治療心絞痛,降低死亡風險!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解析,心臟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效治療心絞痛,降低死亡風險!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解析,心臟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50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因為重度冠狀動脈狹窄接受過多次心導管支架治療,但是冠狀動脈都反覆阻塞,且出現心臟衰竭的狀況,才終於決定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陳紹緯教授指出,「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原理就是使用病人自體血管繞過狹窄的位置,幫助心肌獲得充足的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