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性腦缺血 – 缺血性腦中風的前兆

by | 5 月 29, 2018

疑似中風,黃金期儘快急診評估


58歲的鍾太太是個家庭主婦,最近一年來偶發胸悶、心悸的症狀,但是每一次發作,都是幾分鐘就好轉,雖然不舒服,卻也不影響生活。


有一天和先生在公園騎自行車運動,突發一陣心悸讓她停下腳步,先生讓她坐下休息,她卻沒有比較舒服,剛喝下一口水,突然覺得左邊手腳一陣沒力,慌張地對先生說,「我覺得不大對勁,趕快幫我叫救護車。」


在急診室中,電腦斷層沒有看到腦出血的跡象,左側手腳沒力氣的情況也慢慢恢復正常,這時距離在公園發生事情時,已經超過一個小時了。


因為這是黃金期內發生的疑似腦中風,急診醫師已在第一時間電話通知神經科醫師一同進行評估。


急診醫師重點地簡報鍾太太的病況,「58歲女性,一個小時前發生由家屬送來的,左邊手腳偏癱,電腦斷層沒看到腦出血,現在已經完全恢復,血壓150/95毫米汞柱,沒有糖尿病病史。」


「有沒有其他神經學症狀?其他檢查有沒有異常?」我一邊瀏覽電腦斷層,一邊詢問。


「其他神經學檢查都正常,但心電圖發現心律不整,應該是心房顫動,這是可能的原因吧!病床旁是病人的丈夫。」急診醫師的眼神從螢幕前移開,看了看角落的病床。我點了點頭,便走向了鍾先生。


鍾先生一臉焦急站在病床邊,病床上的鍾太太臉色蒼白,閉目養神。


「是鍾太太的家屬嗎?你好,我是神經科醫師。」因為來到急診的病人及家屬,情緒大多極度焦慮,我盡量保持平穩的語氣,鍾先生從焦慮中警覺起來,點了點頭。花了點時間為鍾太太做了完整的神經學檢查,果然都恢復正常。




症狀恢復,仍然危機四伏


「鍾太太的症狀看來都恢復了。」鍾太太聽了我的說明,神情才略略放鬆,有了一點笑容。但是鍾先生仍然一臉憂慮,「嚇死我們了,這算不算是中風呀?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恐怖的症狀?要不要住院治療呀?


鍾先生一連串的問題把鍾太太嚇壞了,「都恢復了,應該可以回家吧!大不了我再回門診追蹤就好了。」


我這時也放鬆了之前嚴肅的表情,以比較溫和的口氣說,「鍾太太不要緊張,妳先生提出的都是很好的問題,我來一一回答。」


「首先,鍾太太妳發生的症狀叫做『暫時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是缺血性腦中風的前兆,如果放著不處理,有可能會復發腦中風,而且妳的心電圖檢查發現『心房顫動』,所以建議要住院評估及治療。」


鍾先生點點頭,而鍾太太則斂起原本已經放鬆的表情。我拍拍鍾太太的肩膀,「不要擔心,我進一步解釋為什麼妳需要住院?」




什麼是「暫時性腦缺血」?


暫時性腦缺血(TIA)的症狀就跟一般腦中風一模一樣,但是因為阻塞血管的血栓,很快又自行溶解或散掉,所以神經細胞(包括:大腦、小腦、脊髓及視網膜的細胞)只是暫時地失去功能,仍「未發生不可逆的傷害」,所以當血流又及時恢復供應時,神經細胞的功能隨即完全恢復


這樣暫時性腦缺血的症狀,代表著身上的血管,一定有一些容易發生阻塞的危險因子該去解決。好比自來水廠發生不預期停水,但是還沒造成大家生活混亂時,又修復並恢復供水,這時通常代表著,自來水廠應該完整檢查一下整條水管線,以免再次停水,造成不可逆的損失。




再次腦缺血的風險評估(ABCD2 Score)


如同鍾太太一樣,發生疑似中風的症狀時,請馬上到急診評估及治療。如果症狀在幾個小時內就完全恢復,也不代表不需要住院觀察,可以根據「暫時性腦缺血的風險評估」(ABCD2 score),來評估是否需要住院。




A (Age) 年齡大小
● 年齡大於 60歲給 1分
 年齡小於 60歲給 0分


B (Blood Presure) 血壓高低
 血壓高於 140/90 mmHg給 1分
 血壓低於 140/90 mmHg給 0分


C (Clinical features) 臨床症狀
 單側肢體無力,給 2分
 只有語言障礙,給 1分


D (Diabetes) 糖尿有無
 有糖尿病,給 1分
 沒糖尿病,給 0分


D (Duration) 發作時間
 臨床症狀發生超過一小時,給 2分
 臨床症狀發生小於一小時,給 1分
 臨床症狀發生小於十分鐘,給 0分



將上述的分數加總,可以預估48小時內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機率


★ 低風險族群:0-3 分,四十八小時中風機率 1%。


 中風險族群:4-5 分,四十八小時中風機率 4%。


 高風險族群:6-7 分,四十八小時中風機率 8%。


如果屬於中、高度風險的病人,因為中風風險是低風險族群的4-8倍,建議住院評估。




其他重要的危險因子仍需注意


但是以上的風險評估也有不足處,所以如果發現下列三種病史之一,即使是低風險族群,也建議住院檢查治療。


◆ 過去的頸部超音波檢查中,已經有「頸動脈硬化阻塞」的病史。


 心電圖有心律不整的發現,特別是「心房顫動」。


 腦部核磁共振發現有「急性梗塞的影像變化」(acute DWI signals)。



以上三種病史的發現,代表更高的血管阻塞機率


鍾太太的風險評估是5分,加上心電圖呈現「心房顫動」的心律不整,所以會建議她住院評估、治療。




簡單總結記起來


1. 「暫時性腦缺血」(TIA)是缺血性腦中風的前兆。通常症狀就跟一般腦中風一模一樣,但神經細胞(包括:大腦、小腦、脊髓及視網膜的細胞)只是暫時地失去功能,仍「未發生不可逆的傷害」,所以當血流又及時供應時,神經細胞的功能隨即完全恢復,通常症狀在幾小時內完全恢復。


2. 可以用「暫時性腦缺血的風險評估」(ABCD2 score)評估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風險;屬於「中、高度風險」的病人,因為中風風險是低風險族群的 4-8倍,建議住院評估。


3. 有下列三種病史之一,即使是低風險族群,也建議住院評估並治療。


 過去有「頸動脈硬化阻塞」的病史。


 心電圖發現「心房顫動」心律不整。


 腦部核磁共振有「急性梗塞的影像變化」。


延伸閱讀:


好好的血管,為什麼會阻塞? – 缺血性腦中風


中風該怎麼治療?(懶人包)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掉髮、疲倦、發燒、紅疹,紅斑性狼瘡8項警訊!全身上下症狀解析(圖文懶人包)

掉髮、疲倦、發燒、紅疹,紅斑性狼瘡8項警訊!全身上下症狀解析(圖文懶人包)

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簡稱SLE)是個自體免疫疾病,代表著我們的免疫系統出了點錯,開始對正常健康的細胞進行無差別攻擊。患有紅斑性狼瘡時,皮膚、頭髮、關節、和腎臟、甲狀腺等重要器官都可能受到攻擊;因此,紅斑性狼瘡是個會讓年輕人、青壯年一身病的棘手問題。由於攻擊範圍很廣,讓紅斑性狼瘡的症狀很多變,遍布全身,也容易會被誤以為其他狀況,包括憂鬱症而延誤了治療時機。

多數紅斑性狼瘡患者的發病年齡介於15到44歲之間,女性患者為多,也就是說,紅斑性狼瘡是個容易影響可生育女性的疾病。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究竟哪些症狀可能是紅斑性狼瘡的早期徵象。

小心流失營養、腎性貧血,透析後營養補充重點提醒,腎臟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小心流失營養、腎性貧血,透析後營養補充重點提醒,腎臟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80歲的伯伯已經洗腎五、六年,因為牙齒不好幾乎以流質食物補充營養,但近期開始出現腸胃不適的狀況,除了拉肚子外,也吃不下東西,在三個月內體重下降5公斤,結果有一次伯伯從輪椅站起來的時候跌倒,造成股骨頭骨折,目前還在住院治療。」王舒民醫師表示,接受血液及腹膜透析除了排除體內的代謝廢物與多餘的電解質外,胺基酸、微量元素、水溶性維生素,如B1、B6、B12與葉酸等,也可能在透析過程中流失。「後來抽血檢驗發現,伯伯血中的白蛋白濃度已從4.3 mg/dL降到3.5 mg/dL且出現腎性貧血,建議他要適時使用營養補充品。」

減少髖部疼痛,增加髖部活動度,坐姿、站姿、躺著也能練(示範影片+圖解)

減少髖部疼痛,增加髖部活動度,坐姿、站姿、躺著也能練(示範影片+圖解)

我們常說現代人面臨的身體困境中,最常是因為「久坐」而引起的。因此,髖部疼痛、髖部緊繃就成了許多人的日常。

想要改變髖部僵硬、常常髖部痛這樣的狀況,你可以試著增加髖部的活動度與肌力。活動度是我們身體可用的活動範圍,也是運動能力的基礎。你需要有足夠的髖部活動度,才能讓髖部關節好好運作,增加對髖部的控制力,活動上協調、順利。做好這些訓練,你的運動表現會變好,而受傷機會或亂痛一通的機會都會變小。

髖部健康實在太重要了。今天,我們從提供坐姿、躺姿、跪姿、和站姿,總共四種不同姿勢,共十二種動作,你可以隨著自己目前的方便性,

發作一次就可能癱瘓、失明!泛視神經脊髓炎的警訊與治療,神經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發作一次就可能癱瘓、失明!泛視神經脊髓炎的警訊與治療,神經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40歲的女士,剛開始的症狀是手麻、走路不太方便,經過治療後,症狀改善,但是在幾個月後又出現手腳無力,並在3天內就進展到四肢癱瘓。」郭育呈醫師指出,「經過檢查後,診斷為泛視神經脊髓炎,且水通道蛋白(AQP4)抗體為陽性。接受高劑量類固醇與血漿置換後,患者的症狀漸漸改善。」

為了降低復發的機會,患者後續接受了新型單株抗體生物製劑治療。目前患者恢復得不錯,不再需要坐輪椅、拿拐杖,可以自己開車、買菜,也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

近視、散光、白內障退散!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適應多種眼睛條件,提升方便與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近視、散光、白內障退散!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適應多種眼睛條件,提升方便與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他是位60歲的男性,高度近視達1300度,且有白內障及黃斑部退化的狀況。」垂楊大學眼科謝旻蒼醫師表示,「由於患者常在夜間駕車,工作上也有較高的中距離用眼需求,所以患者選擇使用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

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能同時幫患者矯正近視、散光,並提升中距離的視覺品質,在日常生活中幾乎都不需要配戴眼鏡。高度近視、散光患者在術後能夠擺脫配戴多年的厚重眼鏡,生活品質與滿意度也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