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不再是低鉀水果?搞懂水果含鉀量

by | 4 月 2, 2018




透析病人容易高血鉀


鉀離子是存在身體裏面的一種電解質,大部分存在細胞內。為提供身體活動所需不可缺少的離子,缺乏時會倦怠無力,過高時也會對生命產生威脅。


因為鉀離子主要由腎臟調控排出,大部分腎臟功能衰退或甚至已進入透析的病人,鉀的排出就較會出現問題,若加上又攝取過多食物中的鉀離子,就容易使血中的鉀離子過高。




水果含鉀量高


台灣是水果王國,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可吃。而水果蔬菜是含鉀量豐富的食物,如果容易高血鉀的腎友,如何減低水果過量鉀的攝取就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減低水果鉀攝取之原則


如果減低水果中鉀的攝取? 有一些原則:





● 區分水果的鉀量: 要對水果每單位重量的含鉀量有基本的認識,若平時鉀離子過高就應避免或少吃高鉀水果。


● 兼顧含水量: 水果顧名思義,亦含有大量的水,透析病人應兼顧 水分和鹽分的控制 ,不能攝取太多水量。


● 特殊禁忌: 如楊桃和葡萄柚,食入楊桃於透析病人會造成打嗝不止、癲癎抽搐等症狀。葡萄柚則會干擾一些藥物的代謝,所以與其含鉀量無關,是比較不建議腎友食用的。


● 考慮份量: 區分出了高低鉀水果,並不表示含鉀量低的水果就可以吃免驚。而是越高鉀的水果食入份量就要越限制越謹慎。含鉀量低的食物若大量攝取,可能就比少份量的高鉀水果還多。


● 避免食用果乾: 水果若加工成果乾,會有許多添加劑,而另加上脫水濃縮的關係,單位重量的鹽分、含鉀量、含磷量都會大幅上昇,所以並不適合腎友食用。







水果含鉀量普遍增加,鳳梨已非低鉀水果


比較「新的食品營養資料庫」和「舊的食品營養資料庫」,發現水果的含鉀量普遍增加,拿鳳梨來說,舊版的食品營養資料庫中,在常見食用的水果裏面幾乎是低鉀之王,每100公克含鉀量僅40毫克。





但是在「新版的食品營養資料庫」,可以發現,可能因為農業改良、化驗技術的進步、土壤的改變、肥料的使用等種種因素,可以發現不同品種的鳳梨含鉀量已大幅提昇到每100 公克 160 ~ 190 毫克!!








依季節盛產水果提醒腎友,避免高鉀狀態


本篇將常見水果依季節列表讓大家檢視查詢,腎友可注意檢視當季盛產水果普遍的含鉀量,若每月總檢的含鉀量已徧高,則應注意水果相關攝取原則,以免讓自已曝露於危險之中。





水果份量和實際含鉀量參考


由於實際病人食用水果時需兼顧熱量糖分攝取,因此常用的是每份 60 卡的水果量,每日建議是兩份水果,對照每份水果的含鉀量如下表:





每份水果食入鉀量小於 200mg,可以發現如榴槤單位重量高鉀,但食入量少,實際鉀量就不高。





每份水果食入鉀量小於 200mg,同樣發現如荔枝、櫻桃、百香果單位重量高鉀,但食入量少,實際鉀量就不高。





鳳梨因含鉀量大幅提昇,即使食入量少含鉀量已不低。











同時考慮單位含鉀量和水果份量才能控制得宜。


參考資料:
1. 衞生福利部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新版) 2015
2. 台灣休閒農業旅遊網 台灣四季水果簡介摺頁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點開新聞,禹旭看到「日本女星39歲罹癌身亡」的標題,不禁拍了拍身旁的同事:「你有沒有覺得,好像現代人都很早就得癌症啊?」

過去,我們認為癌症與年齡大有關係,通常是年紀大了的時候,器官才會一一出問題。然而,現在大家或許都會有些經驗,突然聽到身邊的同事、家人明明不到中年,竟然在30多歲,40多歲就被診斷癌症。

究竟,「癌症年輕化,現代人都很年輕就得癌症」這樣的說法,是都市傳說,而是有憑有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想在家做肌力訓練,可以利用自身體重,並採取間歇訓練30-10的方式,一個動作30秒,休息10秒,再換下一個動作,以此類推。今天的動作都是站姿,可以啟動核心腹部與臀部、腿部的肌群,在動作變換之間也可以練到維持平衡的方式。訓練過程對心肺耐力也有一定的幫助。

提供連續視力,強化視覺銳利度,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解析

提供連續視力,強化視覺銳利度,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解析

人工水晶體是術後視力的重要關鍵,傳統單焦點人工水晶體只能提供遠距離清晰視力,焦段型人工水晶體能夠延長視覺景深,達到連續視力,增加生活便利性。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可提供遠、中、功能性近距離(約50cm)的視力,滿足多數人的日常用眼需求,減少配戴眼鏡的機會,提升術後滿意度。

不是虛驚一場!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其實是中風前兆!五個指標告訴你風險

不是虛驚一場!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其實是中風前兆!五個指標告訴你風險

我們常說的「中風」代表送往腦部的血液供給被阻斷了,導致腦部沒有氧氣而失能。而一般口語所說的「小中風」,代表著短暫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簡稱為TIA),其實原理也是像中風一樣,送往腦部的血液供給被阻斷了,只是症狀沒有持續很久,在24小時內,腦部的血液循環自行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