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重新根管治療?有什麼差別嗎?

by | 1 月 13, 2018


「為什麼要做假牙,醫師卻說要把根管治療重新處理一次?」

「這顆很久以前抽過神經的牙齒,又不會痛,也沒什麼感覺,為什麼醫師建議重做根管治療?」

「是不是以前根管治療過的牙齒,都要重新根管治療呢?」


不囉嗦!直接回答這幾個問題

曾經根管治療(抽神經)的牙齒,建議重新根管治療可能有幾種狀況:

1. 有不舒服

例如會痛、咬痛、悶痛、牙肉長膿包…等,經過醫師鑑別診斷,與根管問題有關時,會建議重新根管治療。


2. 沒有不舒服

a. 在例行 X光片拍攝,發現牙齒根尖周圍有黑影(注意:光看X光有黑影不代表什麼喔!),並且,經過醫師鑑別診斷後,確實可能存在與牙髓相關的感染。

b. 需要做假牙、嵌體時;經過醫師鑑別診斷,發現這顆牙有牙根吸收、額外根管、鈣化根管、牙齒根尖周圍有黑影穿孔、牙裂…等,正在進行中的問題,則可能需要重新根管治療。

但是,先不要緊張,並不是所有的上述情況,都一定要重新治療,應該是說上述情況經過醫師判斷,有潛在或已經有感染的風險。

3. 您的這顆牙齒牙冠部分,有新的蛀牙產生、補牙的材料崩落一陣子、或牙冠斷裂…等,讓感染源、細菌滲漏至根管系統裡面,造成再一次感染。


為什麼要根管治療?

當我們牙齒因為蛀牙、嚴重牙周病、外傷、牙根吸收…等,造成牙神經生病、感染。

「根管治療」就是盡可能地移除我們生病或是感染的牙神經牙髓–牙本質複合系統),讓我們身體的自然修復能力,來讓這些生病的牙齒,恢復功能,好讓這牙齒可以在口腔內繼續為您服務。為什麼要抽神經!牙醫師談根管治療

然而,根管治療大致可以包含非手術根管治療(初次、重新根管治療),與手術性根管治療(牙根尖切除手術、自體齒移植、蓄意再植、拔牙)。


是不是只有遇到特殊情況,才需重新根管治療?

1. 根據一些文獻顯示,依照標準流程的非手術性的根管治療有 80%~95%成功率。但是,仍然有機會重新根管治療。

例如,牙齒內部根管系統太複雜,受限於當時的治療技術、儀器、環境,以及當時醫療水準的極限;或是狹窄、鈣化、或彎曲的根管,C 型根管系統,變異的側根管,鰭狀區…等。


2. 某些困難根管治療部分,需要數次的約診時間才有辦法完成;但有的時候,病人種種因素(搬家、換工作地點、太忙忘了、經過初步處理後不太會痛就不想去看、病人本身害怕看牙齒,去過一次就不想去了、觀念認知差異以為只要去一次就可以…等。)而未依照約診時間而去完成後續處置。

這種情況,不只是初次根管治療尚未告一段落,很有可能疾病隨著時間越來越惡化,需要重新根管治療、甚至病入膏肓無法挽救,必須拔牙。


3. 牙冠部分的密封狀態遭到破壞,以至於細菌、養分侵入原本已經處置過的根管系統,進而讓此再次感染。補的東西破碎、脫落。牙套掉了、次級蛀牙、牙冠斷裂、垂直牙根縱裂


什麼是重新(第二次)根管治療?

根據美國牙髓病學會(AAE)的定義,重新非手術根管治療,是指從牙齒上清除根管充填材料,然後清潔,修型,以及根管充填。

由此可知,重新根管治療與初次根管治療就差在「清除根管充填材料」,因為初次根管治療前,是還沒有被除理過的,所以也不會有根管充填材料在裡面。


重新根管治療會怎麼做?

重新根管治療前,醫師會審慎評估、鑑別診斷需要重新根管治療的牙齒。而且,醫師與病人充分溝通討論,雙方接受根管重新再治療後,才會開始接下來幾個步驟:

1. 移除牙冠

非手術性的根管治療或重新治療,都必須從牙冠的開進入。移除牙冠後,可以確實清除牙冠部位的感染源,像是蛀牙,也可以檢視整個牙冠部位的齒質結構,是不是適合未來牙套、贋復重建。


2. 移除柱心

部分牙齒,因當初疾病的原因,而移除感染源後,本身結構較差的關係,必須使用柱心來協助後續的牙套重建。而這柱心是建立在牙髓腔以及根管中。

移除柱心後,醫師會再次評估剩餘的牙齒本質,是否足夠未來的重建、以及檢視是否有牙根裂、或其它情況。

在這個時候,醫師也許會使用放大的工具、根管超音波、以及其它特殊器械來協助處置;例如,放大眼鏡、牙科顯微鏡、柱心移除系統…等。


3. 移除根管系統內的充填物

像是之前我們提到的根管充填使用的材料、MTA、或是其它阻塞物…等。當然,醫師也許會使用特殊器械、放大工具、以及超音波器械協助。



4. 清潔根管系統

與初次(第一次)非手術性根管治療原則一樣,在特殊器械、放大工具、以及超音波器械協助下,或許能夠解決前一次遭遇的困難。例如,彎曲、狹窄、鈣化、額外側根管、複雜根管系統、異物阻塞…等。

當然,不是使用特殊工具就一定能夠百分百解決前一次的困難,但這些能夠提高可能性,以及發揮最大的醫療極限。



5. 療程告一段落

在清潔完畢後,再一次的根管封填,並後續觀察,以及牙套、贋復物的製作。



接受根管治療後,記得要留意以下幾點

1. 良好修復

根管治療完的牙齒,無論是初次或是重新治療後,「密封」是避免感染源、細菌再度侵入已經處理過的神經管。

而密封的品質對於這一顆牙齒的預後、使用年限,扮演絕對重要的角色;其中,又以良好的修復、優質的牙套、贋復物,才能確保牙冠部位達到優質的密封。


2. 勤奮清潔

口腔清潔已經是老生常談的事了,不管牙齒有沒有做任何治療,病友對自我的牙齒最大的負責任就是,用對潔牙方法、勤奮清潔,不要等到牙齒生病才知道牙齒健康的可貴。

合適且恰當的口腔清潔,永遠都是最重要的預防方法。這可以避免二次蛀牙,以及因為蛀牙而破壞牙冠部分的密封。


3. 適當使用

請記得,牙齒需要到接受初次根管治療時,表示本身這顆牙齒就已經是生病或有問題的牙齒;更何況接受重新根管治療。也就是說,在重新根管治療之前的先天條件就已經沒那麼好,而處置的牙齒,要非常小心使用。

吃東西,是牙齒最主要的功能。所以較硬的、脆的食物要特別留意;尤其是軟中帶硬的食物要特別小心(百香果、芭樂心…等)。


4. 定期回診

醫師會依照臨床口內狀況、X 光影像、病人的主訴、病史來追蹤您曾經做過根管治療處置的牙齒。

因為有定期檢查的好處,當有些微變化的時候,醫師會與您商量後續的治療計畫;例如非手術性的重新治療,手術性的介入,拔牙…等。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突破晚期肝癌治療困境,雙免疫合併療法延長存活期至將近兩年!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突破晚期肝癌治療困境,雙免疫合併療法延長存活期至將近兩年!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位50多歲男性,診斷肝癌時腫瘤已經接近10公分,且有脊椎骨的轉移,屬於晚期肝癌。」許偉帆醫師指出,「當時患者恰好有機會參加臨床試驗,利用雙免疫合併療法作為治療。」

接受雙免疫合併治療的成效顯著,腫瘤逐漸縮小,讓病情得相當好的控制。從發現至今已有兩年時間,目前胎兒蛋白、PIVKA-II等指數正常,而且不管是電腦斷層掃描、骨頭掃描都沒有找到腫瘤存活的跡象,患者已回到工作崗位,也持續在門診追蹤。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60歲HER2乳癌患者,在接受HER2雙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吳世重醫師表示,「但由於患者體態較豐腴、脂肪層較厚,每次打針都是挑戰;加上靜脈輸注兩種HER2標靶藥物,每次都需要2、3個小時,容易讓患者感到不便與不適。」

後來,患者的家屬聽說HER2雙標靶藥物有新的皮下注射劑型,主動提出詢問。改採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劑型後,每次給藥時間大幅縮短,僅5至8分鐘即可完成,終於讓患者如釋重負。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在台灣,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已是男性癌症的第三名,死亡率也有上升的趨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張議徽醫師指出,由於攝護腺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在確診時已為第四期,常出現轉移的部位包括骨骼、淋巴結、肺臟、肝臟等。 因為雄性激素會刺激攝護腺癌生長,所以荷爾蒙抑制療法扮演重要的角色。張議徽醫師說,傳統的荷爾蒙抑制療法可以降低體內的雄性激素濃度,發揮抑制腫瘤的效果,不過在經過一、兩年後,攝護腺癌可能發展出抗藥性,稱為「去勢抗性」,讓治療變得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