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血該怎麼辦?

by | 12 月 27, 2017


流好多鼻血,是不是血友病啊?


曾經有父母親帶著小朋友進入診間後就驚恐地告訴我:「剛流鼻血!整個被單都是血!是不是凝血功能異常的血友病啊?」一邊還拿出手機滑到沾滿血的被單畫面。


這時我會問幾個問題,「剛剛有沒有撞到鼻子?」、「有沒有可能剛剛把小玩具塞到鼻孔裡?」、「平時刷牙的時候會不會流血?」


若是父母仔細想完後都回答「沒有!」、「不會!」我會檢查寶寶身上,確定沒有一顆顆的出血點後,心中大概已經有了答案。


「他是不是有過敏體質?」我問。


父母親點點頭。


「這幾天有沒有感冒?」我又問。


父母親似乎覺得我很厲害,居然能直接說出孩子的身體情況。


「這是因為感冒,鼻子不舒服而伸手去搓揉,小朋友鼻黏膜比較脆弱,鼻子裡面的血管破裂導致流鼻血的!」


我繼續說:「這不是血液問題,若是血液問題,身上會有出血點,而且每天刷牙時稍稍用力牙齦就會流血!」


「下次再流鼻血時,只要伸出手在鼻梁上加壓就可以了。若是這幾天太頻繁流鼻血,就吃點抗組織胺的藥物,舒緩鼻子不舒服狀況、不要再去揉鼻子,就可以改善了。」




遊戲中碰撞、用力擤鼻涕、過敏搓鼻子都會流鼻血


鼻腔是空氣進入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分佈著許多微小的纖毛,能將廢物與入侵的細菌等排送到鼻腔後端,提供過濾空氣的功能。為維持鼻腔裡面溫度維持恆定,鼻腔裡的鼻黏膜會分泌粘液、血管會收縮變化來控制溫度與濕度。


鼻腔裡面有非常多豐富微細的微血管,嬰幼兒的鼻黏膜又比大人的要來的脆弱,若遊戲時不小心碰撞到鼻子、擤鼻涕太用力、或習慣性搓揉鼻子,都有可能造成流鼻血。




仔細觀察,一起找原因


父母看到孩子流鼻血,一片血淋淋的畫面,肯定會受到驚嚇,而匆匆忙忙地找醫生,通常我會一個個排除造成寶寶鼻血原因。


小朋友活力旺盛,常常跑跑跳跳,容易造成鼻子外傷而流鼻血。若是因為外傷流鼻血,通常鼻子外圍會有瘀青或是其它受傷。


嬰幼兒處於好奇時期,常常把身邊的小玩具塞到鼻腔,因為反覆破壞鼻黏膜,黏膜變得較為脆弱,而容易流鼻血。(小東西,大麻煩 – 當異物塞入耳鼻口!



父母親最擔心的就是全身性疾病,例如先天性血管異常、凝血功能異常的問題,這些少見原因也會反覆性嚴重流鼻血。但是這些患者除了反覆流鼻血外,通常身體也會出現一粒粒的出血點,或在刷牙時稍稍用力就會牙齦出血!




乾燥空氣也較容易流鼻血


假使夏天一直待在冷氣房裡,或是冬天氣候較冷且乾燥,鼻黏膜容易乾裂、結痂,血管可能破裂,只要伸手去搓揉,就有可能導致流鼻血。


過敏性鼻炎的嬰幼兒常因為天氣變化鼻子的搔癢與不適,而不自覺地去搓揉與摳鼻孔,若是摳到脆弱的微細血管,會造成出血。打噴嚏、擤鼻涕過於猛烈,也會造成黏膜出血,而常在鼻涕中會混有血絲。




預防流鼻血,可以這樣做


小朋友最常見的就是因為碰撞造成的流鼻血,所以在學會走路、跑步、遊戲時,要盡量在平坦、安全的環境,避免受傷。


若是因為天氣乾燥或是過敏性鼻炎造成流鼻血,可以在晚上睡覺前用棉棒沾凡士林,把棉棒在鼻子裡面抹一圈保濕,或是用生理食鹽水一到二滴低到每一個鼻孔內壁,維持鼻子的濕潤。




流鼻血時請不要這樣做!


流鼻血時,父母親習慣將孩子的頭向後仰,鼻孔朝上,認為這樣做可以有效止血,其實這樣反而會使血塊進入呼吸道和胃,可能阻礙呼吸或導致嘔吐。


把衛生紙塞進鼻孔裡止血的做法也不太正確,因為衛生紙塞住呼吸道會影響呼呼吸,衛生紙會和血塊黏在一起,取出衛生紙的時候會把血塊從傷口移除,好不容易止住的血又繼續流。




流鼻血的正確處理,一定要記起來


● 保持安靜,不要慌張,放鬆心情,適當安撫小孩。


● 頭部應持續保持正面直立或是稍微向前傾的姿勢、而不是後仰,才不會干擾到正常呼吸、鼻血倒流而嗆到。


● 用手指由鼻子外面壓迫出血側的鼻前部,也就是鼻子較為柔軟的地方,直接壓迫約5到10分鐘,直到鼻血停止。


● 可以使用冰塊或冰敷在鼻樑上,讓鼻腔內血管收縮、幫助止血。


● 如果壓迫超過十分鐘後仍未止血,就要送醫做進一步的處理檢查。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早期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幫助緩解症狀、提升預後,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早期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幫助緩解症狀、提升預後,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五十多歲的男性患者,因為數月持續腹瀉且在右頸部發現一顆淋巴結腫大而就診。」陳佳宏醫師表示,「患者並未意識到這些症狀與腫瘤有關,但在經過全身檢查發現,左側鼠蹊部亦有淋巴結腫大,而肝臟也有三顆腫瘤,切片檢查確定是神經內分泌腫瘤,而且腫瘤已經轉移。」

經過團隊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手術切除頸部淋巴結,並利用射頻燒灼術及放射性治療處理肝臟的腫瘤。後續患者持續接受長效型體抑素注射治療,幫助改善症狀並抑制腫瘤生長。患者已經接受體抑素治療約5年,目前狀況穩定,沒有發現新的腫瘤。陳佳宏醫師說,雖然在發現時已是轉移性第四期神經內分泌腫瘤,不過只要積極接受治療,患者的病情還是有機會獲得良好控制,生活品質也可以維持。

骨鬆性骨折增加死亡風險!極高骨折風險族群,建議遵照醫囑考慮優先提升骨質密度,骨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骨鬆性骨折增加死亡風險!極高骨折風險族群,建議遵照醫囑考慮優先提升骨質密度,骨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曾經有位50多歲的女士,在走路時和行人稍微碰撞跌倒,結果就痛到站不起來。送急診室後,發現是髖部骨折。」林聖傑醫師表示,「患者很懊惱,認為骨折是因為運氣不好,但是經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測才曉得自己有骨質疏鬆症,後續也開始接受治療。如果能夠早一點發現、早一點治療,應該有機會避免骨折發生。」

乳癌治療便利性大進化!HER2雙標靶藥物皮下注射新劑型–早期、晚期都受惠,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乳癌治療便利性大進化!HER2雙標靶藥物皮下注射新劑型–早期、晚期都受惠,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30多歲的王小姐因為健檢而確診早期乳癌,後續接受手術治療,根據病理報告的結果,醫師建議術後進行HER2雙標靶治療。 「醫師,如果做HER2雙標靶治療,是不是每次都需要兩、三個小時呀?」王小姐問,由於平時工作相當忙碌,讓她很擔心後續治療的安排。 「依照妳的狀況,HER2雙標靶治療能夠降低復發風險。」醫師說,「因傳統HER2雙標靶治療是透過靜脈輸注給藥,的確需要比較長的時間;現在已經有皮下注射新劑型,每次只要幾分鐘,可大幅縮短治療時間,方便很多!」...

後腸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多變、不易察覺,診斷、治療解析,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後腸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多變、不易察覺,診斷、治療解析,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曾經有位中年患者因為腹部劇痛被送到急診室,檢查發現是左大腸腫瘤導致腸套疊及腸道缺血,於是安排緊急手術切除腫瘤。」陳周誠醫師表示,「病理報告顯示腫瘤為神經內分泌腫瘤,且惡性度較高容易復發。」

因為腫瘤惡性度較高,患者術後開始接受體抑素類似物治療,至今已超過七年,目前狀況穩定,腫瘤沒有復發的狀況,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

腹瀉、血便、體重減輕是警訊!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腹瀉、血便、體重減輕是警訊!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 30 多歲的女性患者,平時工作相當忙碌,壓力很大,經常腹瀉。雖然發現排便帶血,但自認為是痔瘡,而沒有放在心上。」王彥博醫師指出,「因為持續解血便,患者經常感到頭暈,才終於就醫檢查。」

大腸鏡檢查發現患者的直腸、結腸有嚴重發炎、潰瘍。經過一系列檢查,確診 為潰瘍性結腸炎,接受傳統藥物治療後,患者的症狀緩解,但 是一段時間後又會復發,於是向健保申請使用生物製劑。至今持續使用生物製劑已經過了三年,患者的狀況穩定下來, 沒有復發的狀況,已回復正常的工作與生活。

期待健保放寬給付標準,生物製劑助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病友重拾希望

期待健保放寬給付標準,生物製劑助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病友重拾希望

NMOSD(泛視神經脊髓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自身的視神經與脊髓,造成失明、四肢無力,甚至癱瘓。患者中有7至9成為女性,發病年齡集中於40至50歲。由於許多患者依然肩負家庭主要照顧責任及經濟來源,一旦疾病復發,除了對患者本身的健康構成威脅,也對家庭造成極大的壓力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