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低估,卻可能致死的 – 高山症(懶人包)

by | 12 月 3, 2017

聽到高山症,有些人或許會嗤之以鼻:「不會吧!台灣天天有人攀登百岳,不就三千公尺以上的山而已怎麼會出事呢?」


有些人可能會對新聞裡的「威而鋼救了女登山客的命」有印象,而以為登高山記得帶威而鋼就對了!

其實,這些觀念都是錯的,目前還沒有辦法預測誰會有高山症,這病沒有男女偏好,沒有哪個性別較容易得到,也絕不是說哪個人向來身體好,爬山就鐵定沒事。

究竟什麼是高山症呢?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前往高海拔地區時,身體所處的環境條件改變了,因而帶來某些身體不適。

高山空氣稀薄,氣壓低,像於海拔3000公尺的高山時,氧氣含量僅有平地的7成左右;到了距離海平面5500公尺高的地方,我們每次呼吸所獲得的氧氣量只剩一半。

因此位在高海拔地區會容易讓血液中的氧氣不足,身體因而促使我們心臟及肺臟更努力工作,心跳及呼吸速度都會加快,希望能帶上足量的氧氣至其餘器官。爬山時若海拔爬升太快的話,身體獲取不到足夠的氧氣,就會引發症狀。另外,在高海拔地區也會造成水分容易從微血管散失,蓄積於肺臟和腦部。

根據研究,多數的登山者會低估自己罹患高山症的機率(多數人心想我應該OK吧!身強體壯的沒問題啦!)然而約有四分之一的人抵達高度超過三千五百公尺的山區後會受到高山症影響,高度超過六千公尺的話,超過一半的旅人都會有高山症。高山症是個有機會致命的急症!所以,在你要挑戰百嶽之前,最好先認真了解這個疾病。

有少數研究顯示高山症與基因遺傳有關,但高山症發作的主要原因是登山者爬升高度的速度太快,或是待在高海拔區太久。人體通常需要1-3天來適應新的高度,如果沒有漸進式地爬升高度,身體缺氧,液體堆積於肺臟及腦,就會產生症狀。

高山症症狀通常是發生在攀爬至超過兩千四百以上公尺的山區時發生,台灣眾多高山都超越此高度,國外不少滑雪區與度假勝地亦潛藏著讓人得到高山症的危機。

高山症的症狀:

● 以頭痛為主

● 不想進食,甚至噁心嘔吐

● 覺得虛弱、全身疲累

● 晚上睡不著、失眠,但又覺得很想睡

● 頭暈腦脹

登山者常誤以為這些症狀是起源於暈車、脫水、或感冒,並開始吞止暈藥或感冒藥想減輕症狀,有些人則以為是自己宿醉。但只要爬升高度超過2500公尺,有頭痛再加上以上其中之一個症狀,就可算是急性高山症了!診斷這個病是以臨床認定為主,不需輔助抽血或影像。另一個輔助檢查是給予患者氧氣補充,看他是否症狀會改善,會改善的話就能更肯定為高山症。

較嚴重的症狀會發生於超過三千六百公尺的高山,甚至還會影響到肺臟及腦部,引發高海拔肺水腫與高海拔腦水腫。

當高山症影響肺臟之後,患者會表現:

● 即使在休息時也感到喘不過氣

● 持續性乾咳,有時帶有粉紅泡泡

● 虛弱無力

● 呼吸聲改變

影響腦部,患者會表現:

● 頭持續發痛,就算吃了止痛藥也沒有比較好

● 走路步態不穩

● 嘔吐加劇

● 頭暈腦脹及麻木感增加

● 意識喪失

研究發現,高海拔腦水腫倖存者即使度過了這段急性期,幾年之後,腦部影像檢查仍能觀察到微量出血的現象。

不少山難其實與高山症脫不了關係,像腦水腫引發走路不穩而墜崖,或因呼吸困難難以行走而無法抵達避寒營地。因此,登山者務必注意這些症狀,尤其當知覺混亂、腳步不協調、走不了直線、唇色變得慘白、頭重腳輕等症狀出現後,若還沒有接受治療或降低高度,可能於24小時內致死。

若高山症症狀非常輕微,登山者可以待在原處等身體適應新高度,喝足量的水,但不可喝酒抽菸。但最好的治療方式就是離開高海拔處,往低海拔去。通常下降高度三百公尺並休息一天以後,會讓人感到好多了!

症狀嚴重,務必及早下降至少六百公尺的高度,若症狀還沒有改善,就要更往下並尋求醫療協助。

記得,雖然有藥物能治療高山症,但首先要先下降自己所在的高度。而且同行者也務必切記,不要讓患高山症的山友獨行下山,一定要有其他人陪伴在旁。


想避免高山症,請注意下列幾點:

 登山者在事前可看旅遊諮詢門診,了解該注意的事項及準備用藥。是的,雖然新聞很愛說登山客必備的是藍色小丸子威而鋼,但妳其實還有其他預防用藥的選擇,而且這些都是處方用藥,請先到門診請醫師評估。

 要爬上超過2500以上公尺的山區前,可考慮在略有高度的山區先住宿一晚,隔天再往上爬。攀登3,000公尺以上高山前,應先於海拔2,500公尺左右地區適應高度(約一晚)後再從事登山活動。在高海拔區吃可吃高熱量飲食,喝大量的水,但不要抽菸、不要喝酒。登高山前,事先了解路途會經過哪些山屋,營地有哪些設備,是否需要自備折疊式加壓袋及氧氣瓶也是必做的功課。

 如果一定必須要在24小時內由平地上升到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區域,就要考慮服用藥物預防。高山症預防藥物都是醫師處方用藥,包含止痛藥藥物、類固醇、鈣離子阻斷劑、及利尿劑,這裡就不多介紹,請有需要者到旅遊門診諮詢

 盡量不要直接坐飛機前往高海拔城市,像是西藏的拉薩與秘魯的庫斯科。萬一一定需要這樣,在飛機上不要吃大餐、飲酒,但一定要喝足量的水。假如跑出了高山症的症狀,就先不要再往高海拔地區前進,等休息到症狀消失再說。前往高海拔地區旅遊之前30天內,可以到海拔2750公尺以上的區域停留2天以上,讓身體適應高地環境。

 在高山活動時要選對睡覺地點,「爬得高,睡得低」是山友們的標準做法。因為同樣海拔高度時,晚上的氣壓會比白天還低,因此睡覺地點要選擇比白天活動區塊海拔更低的地方。例如白天爬上3000公尺以上的山,晚上紮營回到2500公尺處。如果繼續爬升,每天紮營的地點其垂直高度不要超過四百公尺的差距。

最後仍是要提醒大家,只要登山爬升一定高度後開始頭痛,並有如嘔吐、停止上升、早期嚴重症狀(如走路無法走一直線或休息時呼吸困難),就要準備下降。另外,若有心衰竭、睡眠呼吸中止、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等心肺疾病的患者,一般來說並不建議登高,若有疑慮可以先請醫師評估。

補充資料:Acute Mountain Sickness. JAMA. 2017;318(18):1840.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HER2基因突變肺癌治療新突破!抗癌標靶藥「魔術子彈」跨界出擊 有望提升腫瘤反應率和存活期

HER2基因突變肺癌治療新突破!抗癌標靶藥「魔術子彈」跨界出擊 有望提升腫瘤反應率和存活期

剛診斷為第四期肺癌的患者都相當沮喪,但現在對於晚期肺癌的治療已有長足的進展!林瑛珠醫師指出,以前第四期肺癌患者的存活期大約只有6個月,隨著標靶治療的進步,若能找到合適的藥物,便有機會讓病情得到長期穩定控制,患者的存活期便能有望延長。抗癌藥物的進展日新月異,如今抗體藥物複合體ADC 漸漸運用於具有HER2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像魔術子彈一般精準攻擊癌細胞,幫助提升治療成效,讓患者多一項選擇。

突破治療困境!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為邊緣區淋巴瘤MZL患者帶來治療新曙光,血液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突破治療困境!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為邊緣區淋巴瘤MZL患者帶來治療新曙光,血液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年近八十歲的陳老先生,某天因胃不適而去做胃鏡檢查,意外發現罹患胃部邊緣區淋巴瘤,且蔓延到淋巴結、脾臟,全身都受到影響。王銘崇醫師指出,「由於患者的腎功能與心肺功能較差,所以治療藥物的選擇較有限,使用傳統治療成效也較不理想,遺憾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離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