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聊天室】當心!小朋友也可能睡眠呼吸中止!

by | 11 月 9, 2017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今天邀請到陳志金醫師,我們要討論小朋友的睡眠呼吸中止症。

陳志金醫師:小朋友也會打呼,打呼之後也有可能發生睡眠呼吸中止。小朋友怎麼去看呢?只要看小朋友睡覺的時候會打呼,姿勢不斷翻滾,不斷變換姿勢,他就是因為不斷缺氧而醒來。再來就是很不容易被叫起床,起來之後又很有起床氣,這個大概就要懷疑睡眠呼吸中止了。再來就是會影響學習,專注力比較差,有這樣的狀況就要懷疑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如果沒聽過睡眠呼吸中止的打呼聲,趕快聽聽陳醫師的示範

劉育志醫師:當症狀的關聯沒有那麼強烈時,大家很容易就忽略這件事,尤其大家會以為睡眠呼吸中止只有在大人會發生,甚至有些大人打呼他也不是很在意,就完全忽略睡眠呼吸中止這件事,錯過治療的機會就很可惜。

劉育志醫師:小朋友發生睡眠呼吸中止的主要原因大概是?

陳志金醫師:大部分的小朋友發生睡眠呼吸中止都是扁桃腺比較大顆的關係,造成呼吸通道狹窄,甚至是阻塞,還有一部分是體重過重的關係,大概是這兩個部分。

劉育志醫師:那麼小朋友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治療方式大概有哪些選擇?

陳志金醫師:小朋友如果有發現這樣的情況,可以帶他去看耳鼻喉科醫師,先看看扁桃腺是不是很大,如果很大可能需要手術處理,再來就是體重過重當然要減重。如果是比較瘦的,家長其實可以做個簡單的嘗試,讓小朋友側著睡覺,整個晚上都要側著睡覺,可以在背後用個枕頭擋住,讓他整個晚上都維持側睡的姿勢。如果發現側睡之後就沒有聽見他打呼的聲音,代表側睡可以有效的改善。

劉育志醫師:所以如果是比較輕微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就可以用「側睡」來改善。

劉育志醫師:小朋友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和遺傳有關嗎?

陳志金醫師:大部分不是因為很明確的遺傳啦。只是說小孩子大概都長得跟父母很像,所以臉型很像、結構很像,然後連飲食習慣都很像,所以體重過重的就跟著過重,下巴短的也一樣長的下巴短,這兩個因素是大宗。沒有很明確的遺傳模式。

劉育志醫師:這樣講就很好理解,就是長的類似,結構一樣,就很容易發生。

陳志金醫師:體重也差不多接近。

劉育志醫師:很多人的觀念還是覺得小朋友胖胖的比較好,可能這觀念我們還是真的要修正,因為小朋友體重過重還是會面臨很多健康問題。

陳志金醫師:是的。小朋友檢查之後如果發現扁桃腺過大,有的真的很大,就像兩顆草莓快要連在一起的感覺。扁桃腺非常大的,在手術開完之後會有相當明顯的效果,不會再發生睡眠呼吸中止。學習的效率、情緒的管控,與睡眠的品質這些都可以改善。

劉育志醫師:所以最簡單的就是仔細觀察小朋友的嘴巴,如果覺得扁桃腺實在太大的時候,應該可以給耳鼻喉科檢查一下,才有辦法早期發現這個問題

劉育志醫師:很高興請到陳志金醫師來跟我們探討小朋友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同場加映:


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特殊表現,請不要忽略!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不是只靠高科技!詳盡術前計畫提高成功率、減少併發症,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不是只靠高科技!詳盡術前計畫提高成功率、減少併發症,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針對嚴重主動脈瓣狹窄,傳統的做法是利用開心手術進行主動脈瓣置換。」謝炯昭醫師說,「傳統主動脈瓣置換手術,必須先要開胸,接上心肺機,並讓心臟暫時停止跳動,對於年紀較大或身體狀況較差的病人而言,手術風險較高。」受惠於科技的進步,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已成為解決主動脈瓣狹窄的利器。

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完全緩解率提高有望! 突破性機轉治療問世:雙特異性抗體藥物&抗體複合體藥物全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完全緩解率提高有望! 突破性機轉治療問世:雙特異性抗體藥物&抗體複合體藥物全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七十多歲的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患者,接受第一線治療後一年多又復發,二線治療的效果也不佳。淋巴結腫大到壓迫靜脈,導致血液無法回流,兩隻腳腫得非常嚴重,偏偏當時患者的身體狀況又已無法承受更高強度的化療,情況十分不樂觀。」蕭惠樺醫師回憶,「當時剛好有一款突破性機轉的新藥問世,與患者討論後決定試試,結果才打第一個療程,腫瘤就縮小一半,第二個療程後更是幾乎全消,很快速就將淋巴癌控制住!」

免疫治療接續標靶治療,提升肺鱗癌治療成效、優化生活品質,「醫病共享決策」創雙贏,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免疫治療接續標靶治療,提升肺鱗癌治療成效、優化生活品質,「醫病共享決策」創雙贏,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一名50多歲有多年抽菸史的王先生,在診斷為肺鱗癌後,陸續接受了手術治療、免疫合併化學治療,但病情仍持續惡化。經與主治醫師討論後,王先生改以二線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幸運的是,他對口服標靶藥物的反應很好,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也較化療輕微,目前已穩定控制七個月,持續在門診追蹤。口服藥物的便利性,不僅讓他維持正常的工作與生活,也提升了生活品質,對抗癌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