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聊天室】無痛性血尿,當心膀胱癌!

by | 11 月 17, 2017


白映俞醫師:大家好,我們今天很高興邀請到泌尿科的蘇士銘蘇醫師來到我們現場,我們今天想要來跟蘇醫師聊一下,聽說膀胱癌也是發生率很高的一個癌症。

蘇士銘醫師:是的,就最新流行病學的統計,台灣的十大癌症死因,在泌尿系統方面,膀胱癌是第二名,在男生的部分,第一名是攝護腺癌。

白映俞醫師:所以攝護腺癌和膀胱癌都是需要非常注意。到底有哪一些人,或者是說我們生活中有哪些事項會讓我們比較容易得到膀胱癌呢?

蘇士銘醫師:一般相信,有一些特別的致癌物質會讓人比較容易得到膀胱癌。在台灣的南部,像是嘉義、台南,有些是烏腳病的地區地下水含有重金屬「砷」,那一區是膀胱癌盛行率比較高的地區。除此之外,有一些化學染料或是染髮劑相信也是與膀胱癌的致癌因子有關。

白映俞醫師:那家族史呢?

蘇士銘醫師:膀胱癌與家族史的關係比較沒有這麼明顯。有一些病人,不是在台灣,就是在世界其他地方,他們有血吸蟲,有血吸蟲的病人比較容易得到膀胱癌,那種膀胱癌跟我們常見的不大一樣。

白映俞醫師:我們萬一注意到有膀胱癌的時候,通常病人會有症狀嗎?

蘇士銘醫師:膀胱癌臨床上唯一讓病人比較警覺的症狀其實就是血尿而已,面對無痛性血尿的病人,醫師就會警覺,有膀胱癌的可能。(血尿原因很多種,小心檢查莫輕忽

白映俞醫師:蘇醫師一直強調這是無痛性的血尿,這是大家比較要注意的部分,因為很多病人都會認為「不會痛的沒事」,但是反而大家要去注意,如果你看到尿裡面有血色,有血絲,卻不會痛,就要提高警覺。假如我們已經被診斷為膀胱癌了,有哪些治療選項?手術是首選嗎?

蘇士銘醫師:面對所有的癌症,外科醫師的出發點是把原始病灶全部切除就是達到最重要的目的。膀胱癌初期如果侵犯的範圍還是到黏膜,還沒到肌肉層的話,我們會透過膀胱鏡去做刮除手術,然後術後再輔助膀胱灌藥,其實治癒率是蠻高的。如果已經侵犯的肌肉層或是外面一些脂肪細胞的話,標準治療方式就要把膀胱整個摘除,然後再做一個人工的膀胱,或用腸子做一個集尿的地方,讓小便從其他地方出來。

白映俞醫師:我們有沒有什麼辦法能早一點知道是否得到膀胱癌呢?有沒有什麼篩檢的方法?

蘇士銘醫師:相較於其他腫瘤指數,比如類似像攝護腺癌的PSA,膀胱癌並沒有一個很好的腫瘤指數可以去偵測一個人可能有膀胱癌。臨床上我們醫師還是建議病人,如果你有無痛性的血尿,當然就是要盡早就醫。有些病人他血尿時會痛,可能是有合併其他泌尿道感染,這時我們當然得先治療泌尿道感染,但是泌尿道感染治療好了還是一直在血尿,那我們就不能把他當作單純的泌尿道感染,後來可能需要膀胱鏡檢查。

白映俞醫師:目前沒有抽血辦法能讓我們早期知道膀胱癌,還是要靠大家對自己身體狀況有所警覺。希望這段小影片對大家有更多幫助,我們謝謝泌尿科的蘇士銘蘇醫師,掰掰!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今天動了嗎?」只要這麼做,就能守護你的大腦!

「今天動了嗎?」只要這麼做,就能守護你的大腦!

運動有許多好處,就曾有研究說,運動能幫助降低200種以上的疾病風險。無論為了你的心臟、血壓、腰圍、脂肪肝,運動都是必要的。甚至對於維持大腦運作與思考清晰,運動也扮演重要角色。尤其當我們進入高齡社會後,沒人希望自己是在中老年時被慢性病纏身,運動的重要性也就不可言喻。...

每天十五分鐘舒活筋骨,有氧伸展活絡大關節

每天十五分鐘舒活筋骨,有氧伸展活絡大關節

當外面空氣品質不佳,不適合室外運動時,你可以在家做做舒活筋骨的有氧伸展,確保大關節都有適當的活動度。每天練習也非常適合,無論你用此作為一天的開始或結束,都能讓身體感覺更棒!

主動脈瓣狹窄恐導致猝死!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解析,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主動脈瓣狹窄恐導致猝死!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解析,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70多歲女士,因為在家裡昏厥而被送到急診室,檢查發現有嚴重的主動脈瓣膜狹窄,建議動手術治療。」陳紹緯教授表示,「因為患者有多種慢性病,身體狀況較差,家屬相當擔心手術伴隨的風險。」

經過討論後,患者選擇接受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利用導管置放生物組織人工瓣膜取代硬化狹窄的主動脈瓣。陳紹緯教授說,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的傷口較小、手術時間較短、失血量較少、術後疼痛較少,幫助患者較快恢復,並順利出院,目前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