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近視,精華一百點

by | 6 月 16, 2017


以下為眼科醫師集大量臨床經驗及醫學實證所成,保證句句屬實。如果怕看一百句太累的話,一次看十點,分十次看,眼睛才不會鬧丟。




00 近視是長期、過度、近距離、連續用眼造成的眼球異常生長病變。


01 用眼距離過近(尤其是30公分內)是造成近視的最關鍵原因。


02 看電視通常距離在一兩公尺以上屬中距離用眼並不會造成近視。


03 看書、寫字、畫圖等近距用眼活動是造成學童近視最重要的原因。


04 愈早得到近視愈容易演變為高度近視,而且預期度數愈高。


05 高度近視的危害不止度數本身,更在於眼軸異常增加提早老化。


06 高度近視可能併發視網膜剝離、黃班部病變、青光眼、白內障等疾患。


07 高度近視是眼科萬病之母是最糟糕、最嚴重、千萬不能得的壞疾病。


08 照明燈光只要舒適清楚不閃爍即可,不必太亮也不能太暗。


09 吃葉黃素、魚油、維他命營養補品對於近視控制並無實證上的效果。




10 即便以中醫自然療法輔助仍不能偏廢眼科醫學治療近視的主軸。


11 用眼中斷休息非常重要,建議每用眼25分鐘就休息5分鐘。


12 休息時間不必太久,重點在於休息頻率要高,避免連續用眼。


13 醫學研究證實戶外運動可有效降低近視發生率及近視惡化速度。


14 運動不一定要在陽光下進行,室內或夜間運動亦有助對抗近視。


15 眼球運動並無法直接對抗近視,身體運動才真正可以對抗近視。


16 打桌球可對抗近視,但其實所有的身體運動同樣都可以對抗近視。


17 幼兒驗光檢查愈早愈好,目前新科技可於最小半歲即驗出度數。


18 幼童約三至四歲才能配合比視力,在此之前應先接受驗度檢查。


19 近視診斷以散瞳後度數為準,並不能直接用視力推估真實度數。




20 幼童宜定期回診檢查視力,並散瞳驗光確認遠視餘額是否足夠。


21 若遠視快速消失則近視風險增加,應及早因應處理預防性治療。


22 幼兒書寫畫圖須於符合身形的書桌椅上進行,並調整好適當高度。


23 書架以及姿勢矯正器材亦可輔助幼兒拉長用眼距離對抗近視。


24 六至八歲學童近視成長速度最猛烈,家長應於入學前開始提防。


25 小學一年級幼童開始大量書寫國字,因此易造成近視成長效應。


26 幼兒近視常見階段主因:幼稚園畫圖,小一寫國字,小二大量閱讀。


27 下課一定要走出教室活動勿坐在位置,不宜剝奪學生下課權利。


28 近視會遺傳,父母加總度數愈高,孩子的近視風險就隨之增高。


29 家長原本就應該定期帶孩子到眼科檢查眼睛而非依賴學校篩檢。




30 學校每學期視力檢查屬篩檢性質並無法取代眼科醫學驗光檢驗。


31 若等到學校發出視力異常通知常常已錯失預防治療的黃金時機。


32 閱讀雖然是好事,但若無止盡大量連續閱讀則易導致高度近視。


33 善用定時器提醒控制連續用眼時間,可有效中斷用眼對抗近視。


34 安親班若連續書寫作業評量未中斷休息可能成為學童近視溫床。


35 藍光並非造成近視元凶甚至可抑制近視,近視眼鏡不需抗藍光。


36 幼童使用手機平板易造成近視,建議避免使用或以十分鐘為限。


37 兒童若有娛樂需求可轉至電視電腦上較遠距離可減少近視效應。


38 兒童眼鏡以安全舒適合用為準,最大的重點是度數要正確。


39 兒童近視及散光配鏡以散瞳後度數完全矯正為基準由醫師處方。




40 醫學研究證實刻意降度矯正不但無益反而造成近視加速惡化。


41 近視眼鏡的配戴以全時配戴為標準,尤其近距離用眼更要戴著。


42 一旦發現顯著真性近視則應儘早配鏡矯正,刻意拖延並無好處。


43 全時足度配戴近視眼鏡若合併使用阿托品則以低濃度為宜。


44 若用高濃度阿托品則近距用眼時可能需改配降度或多焦眼鏡。


45 醫學研究證實單獨使用多焦或雙焦眼鏡並無法對抗近視惡化。


46 近視兒童多焦或雙焦眼鏡必須搭配高濃度阿托品才能對治近視。


47 醫學研究證明低濃度阿托品有效對抗近視且大幅降低副作用。


48 阿托品濃度愈高對抗近視的效果愈好但副作用也會隨之增加。


49 近視兒童的年齡愈小調節力愈強對阿托品的濃度需求就愈大。




50 使用低濃度阿托品兒童配鏡可考慮變色鏡片減少畏光副作用。


51 低濃度阿托品並非短效散瞳劑,兩者是完全不同的藥物勿混淆。


52 短效散瞳劑在醫學研究上並無控制近視的效果,屬無效治療。


53 幼童散瞳後平均遠視低於100度者定義為近視前期屬近視高風險。


54 幼童近視前期就可以開始使用低濃度阿托品預防近視保留遠視。


55 醫學研究證實長期使用阿托品並不會造成兒童高眼壓或青光眼。


56 尚無正式醫學研究證實兒童長期使用阿托品會造成眼球後遺症。


57 阿托品眼藥水數十年來經世界各國研究安全性無虞可安心使用。


58 除了台灣,港澳星日美歐洲等各國都有使用阿托品治療近視。


59 阿托品是列於眼科教科書的正規近視療法且仍不斷發展推廣中。




60 施點阿托品以晚上睡前一次為準,可依醫囑改變劑量時間頻率。


61 阿托品適用於幼齡青少年近視,成人調節力太弱故不適合使用。


62 阿托品濃度愈高則停藥反彈效應愈強,若停藥應以其它療法替代。


63 若治療得宜,阿托品劑量可望逐年調降並不一定會出現反彈效應。


64 較大兒童有機會以純光學矯正方式控制近視不一定要點阿托品。


65 使用阿托品並不代表註定得點到十八歲,後續仍可切換治療方式。


66 近年醫學研究證實角膜塑型術可安全有效對抗成長型近視。


67 角膜塑型利用夜戴硬式隱形眼鏡技術改變角膜弧度矯正近視。


68 美國FDA未限定角膜塑型適用年齡,世界各國亦多無相關限定。


69 新近世界各國醫學研究多以6歲開始配戴角膜塑型控制近視。




70 台灣目前角膜塑型最低適應年齡為9歲,更低年齡以適應症外使用。


71 接受角膜塑型不保證能完全控制近視,仍需定期追蹤評估效果。


72 新型軟式隱形眼鏡全時足度矯正近視亦已用於對抗成長型近視。


73 若近視快速惡化無法以傳統方法控制則可考慮及早切換到角膜塑型。


74 幼齡或高風險近視患者,角膜塑型後仍可加點低濃度阿托品輔助。


75 角膜塑型患者施點阿托品宜於傍晚時段與夜戴鏡片間隔至少一小時


76 角膜塑型屬高透氧夜戴型硬式隱形眼鏡技術,使用上需細心照顧。


77 角膜塑型若未正確清潔使用,仍有機會造成角膜發炎或感染。


78 青春期以後眼瞼腺體分泌旺盛是感染高峰期,應特別注意清潔。


79 角膜塑型後可定期接受眼軸量測,評估生長進度確認近視控制效果。




80 角膜塑型後若效果不佳則需檢討用眼習慣,必要時再做調整處置。


81 角膜塑型鏡片有使用壽命,兒童角膜會成長變化,宜定期更換鏡片。


82 過度延期使用角膜塑型鏡片非但容易感染且會降低控度效果得不償失。


83 角膜塑型符合足度全時矯正的要求,是積極強效的近視光學矯正療法。


84 光學矯正,阿托品,用眼習慣改良是有效治療近視的三大方向。


85 對治頑固近視案例要從光學、藥物、習慣三個軸向組合出有效策略。


86 光學矯正做得愈足愈能降低對於阿托品劑量的需求及副作用。


87 近視並非只增不退,醫學上真性度數仍可能在治療之後緩慢回退。


88 預防勝於治療,對治近視最好的方法就是設法不要得到近視。


89 點阿托品最佳時機是孩子尚存有輕度遠視時,不必等到近視才點。




90 遠視短少的高風險幼兒首重調整用眼習慣,做好距離及時間控管。


91 預防性阿托品並非人人適合必要,需經過醫師診斷評估後施行。


92 隨著年齡成長,學童身高漸長,調節力變弱近視控制應當相對容易。


93 中學生雖課業繁重但只要保持距離、積極治療,近視不一定要惡化。


94 近視度數到18歲以後通常就會相對穩定,到23歲以後就不易變化。


95 高度近視患者成年後仍可能不斷增加度數,依然要做好視力保健。


96 近視雷射手術只能改變度數表現,卻無法扭轉治癒近視眼球病變。


97 近視學童應立即積極治療,凍結度數,切不可寄望於未來雷射手術。


98 只要及早介入方法正確,幾乎每個孩子都可以做到終身不必近視。


99 治療近視的目標要放在凍結度數、近視零容忍,才有理想控制效果。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復發難治型濾泡性淋巴瘤治療進展,國際指引列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入後線治療,血液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復發難治型濾泡性淋巴瘤治療進展,國際指引列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入後線治療,血液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濾泡性淋巴瘤多好發於50至60歲中年患者,常常沒有明顯症狀,很多是在做檢查時意外發現;或在頸部、鼠蹊、腋下等處摸到腫大的淋巴結,部分患者可能出現疲勞、咳嗽、發燒、夜間盜汗、體重減輕等症狀,確定診斷時大多已是第二、第三期。」張明志醫師指出,濾泡性淋巴瘤為淋巴結濾泡生發中心中的淋巴球不受控制地生長,導致增生的細胞大於正常比例而形成,如果濾泡內的淋巴球數量過多,甚至溢出到淋巴結外,就有機會進一步發展成瀰漫性淋巴瘤。

長不高,好煩惱!提前佈局長高黃金期,最大化增值兒童成長的生長激素治療解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長不高,好煩惱!提前佈局長高黃金期,最大化增值兒童成長的生長激素治療解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幾年前有位12歲的男生,來就醫時身高只有135公分。」高銓宏醫師指出,「追蹤發現,他一年長高不到4公分。進一步檢查後,確定診斷為生長激素缺乏症。」

雖然診斷生長激素缺乏症,也準備向健保申請生長激素治療,但是患者卻沒有回診。幾年後,患者再度回到門診,身高只有150公分,當時X光檢查顯示骨齡已經超過15歲。當男生的骨齡達16歲後,幾乎無法再長高,所以150公分大致就是他的成人身高了,錯過治療期,真的非常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