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氟真的可以預防蛀牙嗎?

by | 6 月 5, 2017

塗氟真的可以預防蛀牙嗎?-照護線上



「你好,請問你是小朋友的…媽媽跟爸爸齁,今天來主要是什麼問題?」


「我小孩沒有看過牙齒,要來塗那個…」


「塗氟齁?好,等下會先檢查他的牙齒,有什麼狀況會先跟你們說,沒問題的話就會幫他塗氟了。」


每個小朋友第一次帶來檢查的時間不一樣,一般會建議長牙後、1 歲前就可以去看第一次牙醫。只是很多家長有疑問的是,塗氟到底是在塗什麼?有效嗎?有必要嗎?這是我們要來討論的問題。




塗氟是簡單又有效的防蛀牙手段


氟化物大概在 1970 年代就開始被應用來預防蛀牙,常見的使用方法有用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氟錠、牙醫師專業塗氟、飲水加氟,甚至牛奶、食鹽以及其他飲品加氟也是近年來討論的話題。


台灣自 2004 年開始,健保有提供 5 歲以下孩童半年給牙醫塗一次氟,2013 年(至今)更是延長塗氟年限到 6 歲以下。


氟化物是簡單又有效的防蛀牙手段,這個幾乎是兒童牙醫師的共識了,到現在有不同的研究都一直在做氟化物防蛀牙的回顧研究,可以看 2017年Šket 等人的、2016 年 Kanduti 等人的、2014 年 Carey 的研究。


他們的結論都是氟對於預防蛀牙是很有幫助的,其中一篇回顧到 2006 年在巴西對約 380 個小學生的隨機對照試驗中,幫其一半的小學生塗氟漆,一年追蹤的預防蛀牙效果大概是 40%,是很有效的一個方法。




預防蛀牙當然也要不傷身體


確定塗氟的確對預防蛀牙有效之後,就要考慮它的安全性了。而一個東西,安不安全,其實不是看「有沒有使用它」,而是要看「用了多少」,用得好,叫做藥,用不好,連水喝太多都會中毒。


氟的可能有毒劑量(probably toxic dose, PTD),就研究來說大概是 5 mg / kg,也就是每公斤攝取了 5毫克的量以上就有可能中毒。以塗氟的年紀大概從 1 歲開始來看,這時小孩體重大概是 8.5 ~ 11 kg,要有中毒的可能的話,一次大概要攝取 40 mg的氟。


以氟漆為例,牙醫師專業塗氟是使用高濃度氟漆,濃度大概在 22,000 ppm左右,也就是 22 mg / g,要讓小孩中毒大概要 2 g的氟漆,而正常使用下,小孩塗氟每次用量大概在 0.5 g 以下,是可能有毒劑量的 1/4,更別提 1 歲沒幾顆牙用量會更少,所以牙醫師專業塗氟其實是很安全的。




部分孩子可能在塗氟後嘔吐


只是,雖然幾乎不太會有長期、嚴重的影響,但塗氟倒是可能會有一些急性的不好影響,如噁心、嘔吐,比較小的( 1 歲以下)小孩或是口腔比較敏感、易吐的小朋友在塗氟前最好跟醫生討論一下,或是可能塗氟之前一兩個小時不要吃東西,比較不容易塗完後嘔吐。


而的確,國外和台灣都還是有人對氟的安全性有疑慮,他們認為氟還是有可能會產生一些副作用,如骨頭病變、甲狀腺病變,其中在台灣比較可能會遇到的是會讓牙齒結構變弱的氟斑齒(dental fluorosis)。


其他的副作用,除非你真的是整天把牙膏當零食吃,或把漱口水當飲料喝,不然真的很難也很少發生。




什麼是氟斑齒呢?


氟斑齒是一個塗氟可能會發生的風險沒錯,就是氟化物攝取過多時,反而會讓牙齒表面結構弱化,輕微時會讓牙齒表面白白的不美觀,嚴重時可能會造成牙齒脆弱容易被破壞。


目前台灣的資料,我只找到 1989 年在神岡鄉的研究,還有以前 1971 ~ 1984 年台大郭敏光教授等人在中興興村飲水加氟計畫,有帶到一點,沒有找到近十年來的研究資料。


而我自己的實際看診經驗是相當少見,半年可能看不到一個,反而台灣小孩的蛀牙情形很嚴重,而根據衛福部的資料,2011 年,台灣 6 歲以下孩童的蛀牙率是 79.3%。


我個人還是覺得,以蛀牙和氟斑齒來選的話,蛀牙比較是台灣人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塗氟是一個很好的預防蛀牙手段,氟過量造成氟斑齒的風險是有的,但相對蛀牙來說低太多太多了。




塗氟安全有效,氟斑齒少見


讓我們總結一下:


• 塗氟有助於預防蛀牙。


• 牙醫師專業塗氟就算對一歲小孩也是安全的。


• 塗氟最有可能的風險是造成氟斑齒,但很少見。


塗氟不是非塗不可的東西,但是可以幫助你的小孩預防蛀牙。有疑問的話,可以在小孩一歲後定期去檢查牙齒時,和兒童牙醫師好好討論看看有沒有必要塗氟吧!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肺癌免疫治療利器再進化:PD-L1免疫抑制劑皮下注射新劑型給藥10分鐘完成!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肺癌免疫治療利器再進化:PD-L1免疫抑制劑皮下注射新劑型給藥10分鐘完成!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60多歲的肺癌患者,需要長期接受免疫治療PD-L1抑制劑。」葉育雯醫師表示,「雖然治療成效很不錯,但因為患者的血管條件不佳,所以每次打針和抽血都成為了挑戰,接受靜脈注射後也常出現瘀血的情況。」

PD-L1免疫抑制劑是肺癌治療的重要武器,能夠降低死亡風險、提升存活率;現在劑型進化出現皮下注射給藥,在相同的療效下,能大幅將注射時間縮短至僅約10分鐘,不須留置針頭或人工血管,降低疼痛感,因此能減輕患者的治療負擔,提升生活品質。

反覆腹瀉、腹痛,竟是直腸腫瘤惹的禍!後腸神經內分泌瘤診斷、治療重點提醒,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反覆腹瀉、腹痛,竟是直腸腫瘤惹的禍!後腸神經內分泌瘤診斷、治療重點提醒,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五十多歲的患者反覆出現腹瀉與腹痛,曾經在多家醫院接受治療。後來又因為發現直腸腫瘤合併肝轉移,而接受切片檢查。」王照元教授表示,「病理報告顯示,患者的腫瘤是神經內分泌瘤,大家才曉得原來導致反覆腹瀉與腹痛的主因是後腸神經內分泌瘤。」

經過討論後,患者接受了手術治療,後續也使用體抑素類似物(somatostatin analogs, SSA)治療,減少腫瘤分泌相關荷爾蒙,幫助緩解症狀並抑制腫瘤生長。由此可知神經內分泌瘤的診斷、治療都相當具有挑戰性,往往需要多專科的配合,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成效。

胃鏡縮胃適合哪些人?術後需要多久恢復?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胃鏡縮胃適合哪些人?術後需要多久恢復?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一位50歲女性,身高162公分,原本體重約50公斤。因為更年期的關係,她在一年半內體重增加至75公斤。」鄭以勤醫師表示,「患者表示自己容易感到飢餓,即便吃飽後,很快又想進食。」

經過檢查,確認沒有其他代謝性疾病後,患者選擇接受無痕胃拉提手術(內視鏡袖狀胃縫合術, ESG)。無痕胃拉提手術是利用胃鏡在胃內進行縫合,大幅縮減胃容量。術後,患者的食量明顯減少,食慾也降低。在飲食及運動的配合下,她的體重已降至60公斤以下,生活品質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