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牙周病 增加早產風險!

by | 4 月 18, 2017



準媽媽,妳漏掉了什麼檢查?


懷胎期間,準媽媽總會接受例行性的產檢。為了寶寶的健康,有時候還會加做一些額外項目,像是4D超音波檢查、羊膜穿刺、基因晶片等等。但是準媽媽們卻常常忽略口腔的健康檢查。




生孩子為何要檢查口腔?


您知道嗎?在《婦產科醫學期刊》曾刊出一個駭人的案例,一位35歲的準媽媽罹患孕期常見的牙齦炎,很不幸的是,她在懷孕第39周的時候產下死胎。後續追查死因,發現胎兒的血液、肺部和胃部,都發現來自母體口腔的細菌[1]




天啊!好可怕,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懷孕本身並不會造成牙齦炎。但若是本來就有牙齦或牙周問題,很可能會讓原有狀況,更加惡化。懷孕期間,女性體內荷爾蒙變化,若口腔衛生沒有維持好,口中厭氧菌增生,就會產生毒素剌激牙齦發炎,嚴重一些,牙齦會腫脹而且變成暗紅色,只要輕輕一碰就出血、甚至產生口臭等症狀[2]


造成牙齦發炎的細菌及毒素,的確可能跟著血液循環進入胎兒體內,導致早產或是低體重嬰兒(體重小於2500克) [3]。原有牙周問題的產婦發生風險會比牙周健康產婦高出4.5-7.1倍[4]


此外,孕婦年齡越大,罹患牙周病的機率越高,牙周病孕婦比牙齒健康孕婦早產機率增加3倍,低體重嬰兒機率也增2倍,所以高齡孕婦比年輕孕婦更需注意口腔健康。




早產或是低體重嬰兒會怎麼樣?

根據研究顯示,早產或是低體重嬰兒在新生兒時期死亡率是一般嬰兒的40倍。即使存活下來,也有很高的風險會有神經發育紊亂、先天性異常或是其他健康問題:如哮喘,上呼吸道感染和耳部感染等[3]




那我該怎麼辦?


其實準媽媽們也不用過度擔心,這邊提供三個方法給準媽媽們。


1. 計畫懷孕前,先將口內潛在問題,例如蛀牙,牙周病等問題先治療完成。避免懷孕期間需要如拔牙或根管治療等侵犯性治療,還可降低34%早產或低體重嬰兒的風險喔!


2. 懷孕期間,除每半年健保給付一次的口腔照護之外,間隔3個月可再多一次洗牙服務,共同守護媽媽、寶寶的身體及牙齒健康。


3. 產後,也要記得定期檢查及洗牙。除非徹底落實公筷母匙,並且避免親吻幼兒,不然家長口內的細菌很可能會進到幼兒口內喔。


參考資料:
1. Term Stillbirth Caused by Oral Fusobacterium nucleatum . Obstetrics & Gynecology: February 2010 – Volume 115 – Issue 2, Part 2 – pp 442-445
2. Effect of pregnancy on periodontal and dental health. Acta Odontol Scand 2002;60:257– 264. Oslo. ISSN 0001-6357
3. Periodontitis: A risk for delivery of premature labor and low-birth-weight infantsJ Nat Sci Biol Med. 2010 Jul-Dec; 1(1): 40–42.
4. Periodontal infection and preterm birth.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study J Am Dent Assoc 2001;132:875– 80.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近視、散光、白內障退散!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適應多種眼睛條件,提升方便與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近視、散光、白內障退散!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適應多種眼睛條件,提升方便與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他是位60歲的男性,高度近視達1300度,且有白內障及黃斑部退化的狀況。」垂楊大學眼科謝旻蒼醫師表示,「由於患者常在夜間駕車,工作上也有較高的中距離用眼需求,所以患者選擇使用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

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能同時幫患者矯正近視、散光,並提升中距離的視覺品質,在日常生活中幾乎都不需要配戴眼鏡。高度近視、散光患者在術後能夠擺脫配戴多年的厚重眼鏡,生活品質與滿意度也大幅提升!

濕疹癢癢怎麼辦?維生素D、益生菌、Omega-3脂肪酸是否有幫助?實證飲食指南(圖文懶人包)

濕疹癢癢怎麼辦?維生素D、益生菌、Omega-3脂肪酸是否有幫助?實證飲食指南(圖文懶人包)

「醫師,我的皮膚常常癢癢的,甚至會起一塊一塊的紅疹,之前都是被說是濕疹,有的時候就會出現,究竟怎樣才能”斷根”,跟我吃的東西有關係嗎?」

濕疹患者常有這些疑問,每當生活壓力變大,或是免疫系統對一些過敏原過度反應,或是環境中充斥太多刺激物,就會從皮膚看出狀況不好。

下肢麻癢痠痛,不動不舒服,面對不寧腿的6大非藥物策略

下肢麻癢痠痛,不動不舒服,面對不寧腿的6大非藥物策略

「不寧腿症候群(Restless legs syndrome,簡稱RLS)」代表著患者休息時很想動動腿,停止不動反而很不舒服,要活動一下才能緩解,一星期發生個兩、三次以上,尤其傍晚或深夜更常見,腿部不時出現不自主收縮感,沒法好好躺著睡覺,一定要起來再動個幾下才舒服點。不寧腿的發生率其實並不低,研究上顯示大約10到20人之間就有一個人患有不寧腿,尤其本身有缺鐵性貧血、腎臟功能不佳、或懷孕的患者,更容易出現不寧腿症狀。

耳朵又痛又癢,變得臉歪嘴斜,小心「惡性外耳炎」

耳朵又痛又癢,變得臉歪嘴斜,小心「惡性外耳炎」

聽到「惡性」外耳炎,你可能會以為這是什麼「壞東西」。不過,我們目前所指的「惡性外耳炎」,是指相當嚴重的耳道感染,且不僅影響了外耳道,感染範圍延伸至顱底、顳骨、甚至腦組織和腦神經。也就是說,這裡的「惡性」,並不是說這是癌症、是惡性腫瘤,而是代表若患者沒有接受適當的治療,死亡率很高,甚至比癌症還致命,因此才被稱為惡性外耳炎。

然而,由於惡性外耳炎常常會被人誤以為是指惡性腫瘤,現在此病比較新興的名稱是「壞死性外耳炎(necrotizing external otitis)」,讓人比較好理解其主軸在於感染,並讓我們了解此病的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