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我的孩子要打針!

by | 3 月 8, 2017



「打針抽血」是醫療行為中再常見不過的一件事情,但在小兒科的世界,它卻是一方雄偉的山頭,無論孩童、家長、抑或是醫生護士都想盡辦法去征服。實在是小朋友的血管細小難找,怕痛的小朋友一看到針頭又呼天搶地奮力掙扎,一回合打針抽血大戰下來,耗費時間事小,大家心頭都留下揮之不去的陰影才事大。


正因為小朋友生病已經夠可憐了,打針抽血十分困難,無論家長或者醫護人員都不希望無辜的孩子多捱一針,所以新進的兒科醫護人員無不努力精進針技,打針技術好的人更被大家當作「針神」膜拜!同事們爭相求救,家長們更直接指定服務。但是人間畢竟難得幾個針神,身為家長,當小朋友生病需要打針抽血時,有什麼事情是你可以做的呢?




給予孩子溫暖


我說的溫暖可不是口頭的安慰與鼓勵唷(當然這是一定要的!孩子發燒時,常常會身體發燙,手腳冰冷,此時四肢的血管都處於緊縮狀態。加上如果冬天天氣太冷,或醫院空調太強,原本就很小的血管就會變得細如髮絲。如果可以適時為四肢保暖,比如用衣物或者暖暖包,讓身體末梢溫暖,血液循環更加通暢,便能降低打針抽血的困難度。使用暖暖包時也要注意,溫度太燙時應該隔著衣物,不要直接接觸皮膚,且不應長時間使用,以免燙傷




知子女莫若父母


如果您的孩子之前有過打針經驗,不妨態度和氣地告訴醫護人員之前是在哪一隻手的哪個部位打上針的。雖然他們可能都身經百戰,知道如何找到血管,化腐朽為神奇。但如果有家長的經驗提點,他們可能就更快找到血管,或者知道哪一條血管之前曾經打過,應該讓它「休息」。




天使般的隊友強過魔王般的對手


就算幫孩子打針抽血是小兒科工作的常態,醫護人員在做這件事情時仍然會有壓力。如果您是勇敢的家長,請鼓勵你的孩子,並協助醫生固定孩子的姿勢,讓我們以最快的動作完成任務。有天使一般的家長在,就算血管比魔王還難打到,我們也會精神百倍。但如果您是心軟的家長,無法目睹小朋友打針受苦,不妨稍微迴避一下,或者幫忙帶著心疼孫子/ 孫女的祖父母一同迴避。畢竟當我們在打針時需要絕對專注,如果家長在一旁淚眼汪汪,甚至發出「嘖!嘖!看起來好痛喔~」「醫生打針,醫生壞壞」之類的聲音時,絕對會讓我們分心的。




不要拿打針恐嚇孩子


「再不乖我叫醫生北北幫你打針喔!」,其實醫生在打針抽血之前一定都跟家長解釋過為什麼要這麼做。無論是為了檢查或是治療,一定是為了孩子好才這麼做。既然是為了孩子好,打針就不是孩子不聽話時的懲罰,更不是威嚇孩子時的工具。當醫生護士被塑造成牛頭馬面,針頭被形容成酷刑的刑具,孩子常常一進診間就開始嚎啕大哭。醫生被小朋友誤認為是大惡人不打緊(反正哪個行業沒有委屈是吧?,重點是對於病情診斷極為重要的細節與蛛絲馬跡在小孩大哭時是觀察不到的喔!




不要失控發火


最後這點最難。小朋友打針抽血不順利時,我們遇過各種憤怒的家屬。這是人之常情,孩子捱一針已經夠受罪了,這一針居然沒有打上!然後還要再戳我的寶貝一針?還是這個技術不好的傢伙來做?@#$%^&*


孩子是爸媽的心頭肉,誰讓孩子受苦爸媽拚了命也要出這口氣。但請家長們有話好好說,拜託拜託千萬千萬不要失控發飆。請聽我娓娓道來:


1. 臭罵一頓,把這個技術不好的傢伙罵跑了,孩子該抽的血還是要抽,該打的針還是要打。接手的人就算技術再好,看到眼前的家長如此兇悍,針拿在手上都會抖一下!(如果教練跟林書豪說,你這球罰不進,就罵翻你xx十八代,你說林書豪的表現會正常還是失常呢?


2. 爸媽發起飆來,甚至拿起電話叫院長叫立委叫警察,勢必會影響到整個門診/ 急診/ 檢查室的作業。當大家忙著處理家長的憤怒情緒時,真正被耽誤到的就是孩子的醫療,沒有人樂見這個狀況。




其實打針抽血只是兒科醫療的一個小小部分,但卻又非常重要。說實在的,即使已經當了這些年醫生,為無數的小朋友打針,每當我乾脆俐落地一針幫小朋友打上點滴/ 抽到血時,心裡還是會很開心。簡單分享以上幾點小心得,希望以後我們都可以不要怕打針了。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早期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幫助緩解症狀、提升預後,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早期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幫助緩解症狀、提升預後,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五十多歲的男性患者,因為數月持續腹瀉且在右頸部發現一顆淋巴結腫大而就診。」陳佳宏醫師表示,「患者並未意識到這些症狀與腫瘤有關,但在經過全身檢查發現,左側鼠蹊部亦有淋巴結腫大,而肝臟也有三顆腫瘤,切片檢查確定是神經內分泌腫瘤,而且腫瘤已經轉移。」

經過團隊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手術切除頸部淋巴結,並利用射頻燒灼術及放射性治療處理肝臟的腫瘤。後續患者持續接受長效型體抑素注射治療,幫助改善症狀並抑制腫瘤生長。患者已經接受體抑素治療約5年,目前狀況穩定,沒有發現新的腫瘤。陳佳宏醫師說,雖然在發現時已是轉移性第四期神經內分泌腫瘤,不過只要積極接受治療,患者的病情還是有機會獲得良好控制,生活品質也可以維持。

骨鬆性骨折增加死亡風險!極高骨折風險族群,建議遵照醫囑考慮優先提升骨質密度,骨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骨鬆性骨折增加死亡風險!極高骨折風險族群,建議遵照醫囑考慮優先提升骨質密度,骨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曾經有位50多歲的女士,在走路時和行人稍微碰撞跌倒,結果就痛到站不起來。送急診室後,發現是髖部骨折。」林聖傑醫師表示,「患者很懊惱,認為骨折是因為運氣不好,但是經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測才曉得自己有骨質疏鬆症,後續也開始接受治療。如果能夠早一點發現、早一點治療,應該有機會避免骨折發生。」

乳癌治療便利性大進化!HER2雙標靶藥物皮下注射新劑型–早期、晚期都受惠,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乳癌治療便利性大進化!HER2雙標靶藥物皮下注射新劑型–早期、晚期都受惠,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30多歲的王小姐因為健檢而確診早期乳癌,後續接受手術治療,根據病理報告的結果,醫師建議術後進行HER2雙標靶治療。 「醫師,如果做HER2雙標靶治療,是不是每次都需要兩、三個小時呀?」王小姐問,由於平時工作相當忙碌,讓她很擔心後續治療的安排。 「依照妳的狀況,HER2雙標靶治療能夠降低復發風險。」醫師說,「因傳統HER2雙標靶治療是透過靜脈輸注給藥,的確需要比較長的時間;現在已經有皮下注射新劑型,每次只要幾分鐘,可大幅縮短治療時間,方便很多!」...

後腸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多變、不易察覺,診斷、治療解析,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後腸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多變、不易察覺,診斷、治療解析,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曾經有位中年患者因為腹部劇痛被送到急診室,檢查發現是左大腸腫瘤導致腸套疊及腸道缺血,於是安排緊急手術切除腫瘤。」陳周誠醫師表示,「病理報告顯示腫瘤為神經內分泌腫瘤,且惡性度較高容易復發。」

因為腫瘤惡性度較高,患者術後開始接受體抑素類似物治療,至今已超過七年,目前狀況穩定,腫瘤沒有復發的狀況,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

腹瀉、血便、體重減輕是警訊!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腹瀉、血便、體重減輕是警訊!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 30 多歲的女性患者,平時工作相當忙碌,壓力很大,經常腹瀉。雖然發現排便帶血,但自認為是痔瘡,而沒有放在心上。」王彥博醫師指出,「因為持續解血便,患者經常感到頭暈,才終於就醫檢查。」

大腸鏡檢查發現患者的直腸、結腸有嚴重發炎、潰瘍。經過一系列檢查,確診 為潰瘍性結腸炎,接受傳統藥物治療後,患者的症狀緩解,但 是一段時間後又會復發,於是向健保申請使用生物製劑。至今持續使用生物製劑已經過了三年,患者的狀況穩定下來, 沒有復發的狀況,已回復正常的工作與生活。

期待健保放寬給付標準,生物製劑助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病友重拾希望

期待健保放寬給付標準,生物製劑助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病友重拾希望

NMOSD(泛視神經脊髓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自身的視神經與脊髓,造成失明、四肢無力,甚至癱瘓。患者中有7至9成為女性,發病年齡集中於40至50歲。由於許多患者依然肩負家庭主要照顧責任及經濟來源,一旦疾病復發,除了對患者本身的健康構成威脅,也對家庭造成極大的壓力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