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退化性關節炎?

by | 2 月 8, 2017

退化性關節炎



退化性關節炎,是指關節軟骨磨損,軟骨下硬骨增厚,關節變形,而發生關節發炎的情形。疼痛會造成活動受限,影響日常生活。在求診的患者中,就屬「退化性膝關節炎」最常見。


無論什麼年齡都有可能發生「退化性膝關節炎」,且年紀越大,發生率就越高,五十歲後的發生率約20~30%,到了七、八十歲時,可高達七成左右。女性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比男性又多了一倍。 


初期的退化性膝關節炎典型的症狀是關節僵硬,尤其是在氣溫較低的早晨。隨著退化越來越嚴重,會有膝關節疼痛、關節變形、變大、變粗、甚至紅腫,而有時關節活動會產生雜音、關節活動受到限制等等。病患活動或站立太久,會感覺疼痛痠軟,最終症狀會日益明顯以至無法行走。


坊間流傳很多的關節保養及治療的方式,但卻不是每一種都有效。現在我們就把實證醫學的研究結果,整理如下:


控制體重


體重過重的人容易關節退化。控制體重是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第一步。我們在活動時,膝關節所承受的力量,是體重的數倍之多。美國骨科醫學會建議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25以上的人應該要減重以避免傷害膝關節。




低衝擊性有氧運動


快走、跑步、太極拳、韻律舞都屬於這一類運動。大腿肌力訓練亦有助於保護膝關節。運動前須熱身,運動後須收操,才能避免受傷。




葡萄糖胺與軟骨素


目前市面上的關節保健食品大多含有這兩種成分。已經有許多研究顯示葡萄糖胺與軟骨素並沒有任何治療效果。有鑒於此,美國骨科醫學會經過專家討論後在最新的退化性膝關節炎治療指引第二版中,明確建議不要使用含葡萄糖胺及軟骨素去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




玻尿酸注射


雖然玻尿酸是關節滑液的組成成分之一,許多研究亦證實膝關節內注射玻尿酸亦無治療效果。好消息是玻尿酸注射除了打針會痛之外,很少造成其他負面影響。




血小板生長因子


這是近幾年較新的治療方式。抽取病患自己的血液後,加以離心萃取富含血小板的精華,再打進膝關節中。血小板中富含生長因子,理論上可以幫助組織修復。目前研究文獻大多認為血小板生長因子的效果大多比玻尿酸好。缺點是比較貴,有品牌的產品注射一次約要$15000 – $51000左右。




消炎止痛藥


消炎止痛藥可以有效緩解膝蓋疼痛的症狀。傳統的消炎藥容易引起胃部不適甚至是胃潰瘍。新一代的關節消炎藥(Cox-2 inhibitor)不但可以有效減緩關節疼痛,也大大降低胃部副作用的機率。在專業骨科醫師的指示下用藥,才是安全的作法。




麼時候應該要考慮手術呢?


根據健保局規定,X光影像只要有軟骨嚴重磨損就可以申請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健保給付。但是手術的目的畢竟不是治療「X光片」,而是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如果自覺症狀不嚴重,疼痛僵硬還不至於太困擾,還能外出工作或旅遊,只要偶爾吃吃消炎止痛藥就可以將症狀控制得很好,那根本不需要考慮手術。但是如果必須長期使用藥物,痛到無法好好工作或是去旅行,甚至吃了藥還是很不舒服,需要額外加重止痛藥劑量或打針止痛,那可就真的要好好考慮接受手術了。以現在的醫療水準,手術的風險可是比長期使用消炎止痛藥低很多。




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可以說是近二十年來骨科發展最成熟的手術。患者滿意度高達95%以上。手術後不但能改善疼痛、矯正變形的膝蓋,最重要是生活品質可以大大提升。改善疼痛後,患者就可以嘗試更多的運動,過更健康的生活。更多的旅遊機會和社交生活,可以讓銀髮族活得更精采、更快樂。


隨著微創技術的進步,人工關節手術的傷口從原本的15-20公分縮短至6-10公分。這種手術並不是將整個膝關節「剁掉」再換一組新的,其實僅是將關節表面磨平後,套上薄薄的(5 -7 mm)合金人工關節及塑膠墊片。手術僅需30~40分鐘。手術後從麻醉中恢復後即可下床活動。一般住院天數約為三天。


人工膝關節的設計及材料近二十年來不斷改良進步。超耐磨塑膠墊片及陶瓷材料的發明,大大推進了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有些患者的膝關節僅有部分磨損,現在也有「局部」關節置換術,也就是不需要「整組換」,僅處理受損的地方,恢復更快,手術後行走更自然。


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和一般手術一樣都有風險,手術前一定要與專業的醫師充分討論溝通。裝置人工關節後,終其一生約有1%的人可能發生感染,須注意個人衛生習慣。手術後雖然馬上可以下床行走,但仍需在醫師及物理治療師指導下訓練大腿肌力以及膝蓋彎曲,讓行走更自然。


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治療方式有許多,須視疾病的進展及嚴重程度來選擇最佳的治療方式。歡迎與您信任的骨科醫師討論後,訂定最適合您的治療計畫。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不是只靠高科技!詳盡術前計畫提高成功率、減少併發症,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不是只靠高科技!詳盡術前計畫提高成功率、減少併發症,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針對嚴重主動脈瓣狹窄,傳統的做法是利用開心手術進行主動脈瓣置換。」謝炯昭醫師說,「傳統主動脈瓣置換手術,必須先要開胸,接上心肺機,並讓心臟暫時停止跳動,對於年紀較大或身體狀況較差的病人而言,手術風險較高。」受惠於科技的進步,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已成為解決主動脈瓣狹窄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