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乳癌

by | 1 月 19, 2017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好發的癌症,近三十多年來乳癌的發生率持續上升,如今每年大約增加10,000名乳癌患者。


在治療乳癌時,一定要多管齊下。當患者接受手術、放射治療後。


醫師會依據乳癌分期、以及癌細胞的動情激素受體、黃體激素受體與上皮細胞生長因子受體,來搭配使用化學治療、賀爾蒙治療、以及標靶治療。


只要按部就班接受治療,早期乳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可以超過九成。


不過,有部分乳癌屬於高惡性乳癌。


這些患者對治療反應差、容易擴散轉移、病情惡化快速且存活時間較短。


高惡性乳癌通常具有以下幾項特徵。


癌細胞的三種受體皆為陰性,對治療的反應較差。三陰性乳癌約佔所有乳癌的一至兩成。


癌細胞轉移超過兩個器官,像是肝臟、肺臟、腦部、骨骼。


癌細胞已讓器官失去功能,例如肝臟被破壞而造成黃疸,肺臟被破壞而導致呼吸衰竭。


或是癌細胞在術後兩年內復發。


高惡性乳癌的患者要積極地與醫師討論治療策略,才有機會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根據研究,規律運動、維持適當體重、年輕生育、避免抽菸及飲酒過量皆可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


台灣乳癌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四十五歲以下的患者接近兩成。


大家一定記得自我檢查,並定期追蹤乳房超音波及乳房攝影,


早期發現永遠是戰勝乳癌的最佳策略!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產後減重遇到瓶頸?節食、運動還是好難瘦!張若偉中醫師:瘦身計畫這樣做

產後減重遇到瓶頸?節食、運動還是好難瘦!張若偉中醫師:瘦身計畫這樣做

「曾經遇過一位媽媽,懷孕過程中增加了15公斤,產後一直瘦不下來,使體態改變,膚質也變差,顯得很沒有活力。」張若偉中醫師表示,「經過詳細的評估,我們針對她的生活習慣、飲食、睡眠、運動進行調整,並搭配婦科調養,讓體重、體態都逐漸恢復,連家庭關係都明顯改善。讓我深刻體會到,產後不僅是身體的恢復期,也是心理與家庭關係重要的適應期。」

羅氏診斷女性健檢週活動開跑 HPV疫苗空窗世代別大意!定期子宮頸癌篩檢,守住健康防線

羅氏診斷女性健檢週活動開跑 HPV疫苗空窗世代別大意!定期子宮頸癌篩檢,守住健康防線

「即使完全沒症狀,也一定要接受子宮頸癌篩檢!」張廷彰醫師表示。子宮頸癌長期位居女性癌症死因前十名,約20%至30%的患者在確診時已屬中晚期(二期以上)。近年政府積極推動HPV疫苗,但許多30歲以上女性仍屬「疫苗空窗世代」,未能在黃金施打年齡接種疫苗,此類族群更應建立定期檢查習慣。

晚期胃癌治療新曙光,免疫合併療法讓存活率增加,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晚期胃癌治療新曙光,免疫合併療法讓存活率增加,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60多歲的男士,因為持續嘔吐、胃酸逆流來就醫。」義大癌治療醫院內科副院長饒坤銘醫師表示,「檢查發現胃部有個很大的腫瘤,而且已經造成阻塞,食物幾乎完全無法通過,附近的淋巴結也都有轉移,確定診斷為晚期胃癌。」 經過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免疫合併化學治療。饒坤銘醫師說,完成一個療程後,胃部腫瘤明顯縮小,患者也可恢復進食。再繼續治療一段時間後,電腦斷層檢查顯示腫瘤近乎消失,原本因胃部腫瘤成膽道阻塞而導致的黃疸也消退了。從發現晚期胃癌至今大約兩年,患者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

白內障術後眩光怕開車?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純折射式科技降低術後光暈、眩光,夜間駕車更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白內障術後眩光怕開車?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純折射式科技降低術後光暈、眩光,夜間駕車更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60多歲的男士,左眼在幾年前接受白內障手術,使用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陳怡豪醫師表示,「術後患者覺得白天的視力很好,但是晚上駕車時,對向車燈會造成明顯的光暈、眩光,讓他相當困擾,甚至不敢在夜間開車,因此遲遲沒有接受右眼的白內障手術。」

隨著右眼的白內障惡化,視力明顯下降,影響日常生活,患者才決定接受白內障手術。當時正好有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問世,採用純折射式設計,光學面上沒有任何圈圈,能夠大幅降低光學干擾,提供更高品質視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選擇使用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術後,患者覺得白天視力相當穩定,夜間的光暈、眩光也比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減少許多。終於又能在夜間開車上路,讓患者非常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