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驚、夢遊、鬼壓床,擾人清夢的異睡症

by | 8 月 1, 2017


「醫師,我太太都說我半夜會說夢話,會開冰箱偷吃東西,她甚至因此吵著要和我分房睡,可是我自己並沒有印象,她自己還不是半夜都會滾來滾去,把我的棉被搶走!」診間一位愁雲滿面的男子如是說,「她還說我喝了酒睡著之後,這個狀況更明顯,現在她已經不准我再碰她了,醫師,求求你救救我,這樣下去我的婚姻會有危機呀!」


異睡症(parasomnia)是什麼?

「異睡症」泛指所有睡眠期間出現的異常行為或睡眠障礙。異睡症的核心問題目前被認為是人類睡眠周期內各期之間的轉換出現問題,尤其是醒覺期和睡眠各週期交替出現、甚至是融合進這些睡眠周期中!

基本上要診斷異睡症需要詳細的病情詢問(除了患者本身之外,也需要床伴的資訊)與適合的睡眠檢查。


異睡症可能在不同的睡眠階段出現

睡眠分成幾個階段:醒覺期(wakefulness),睡眠非快速動眼期(Non-REM sleep),與睡眠快速動眼期(REM sleep)。其中,睡眠非快速動眼期又可分為淺睡期(包含睡眠第一期與第二期,N1 stage + N2 stage),與熟睡期(包含睡眠第三期與第四期,N3 stage + N4 stage)。


一般而言,正常人的睡眠經過上述四期稱之為一個完整的睡眠周期(sleep cycle),大約需要90分鐘,而人每晚的睡眠約需經過四至五個睡眠周期。

而在各個週期會有各自特異的異睡症,初步可以根據異睡症發生的時間分成「睡眠非快速動眼期時的異睡症(Non-REM parasomnia)」,「睡眠快速動眼期時的異睡症(REM parasomnia)」。


睡眠快速動眼期的異睡症(REM parasomnia)

在這個時期的異睡症包括睡眠動作障礙、睡眠麻痺、與夢魘幾種類。


睡眠動作障礙(sleep behavior disorder)

患者對自己或對床伴造成傷害,從撞牆、跌倒、拳腳,甚至到掐人脖子都有可能。受傷程度可從簡單擦傷,瘀青,扭傷,到骨折或顱內出血。


睡眠麻痺(Sleep Paralysis)

睡眠麻痺最大的特徵就是患者在睡眠期間會出現無法隨意活動身體或四肢的現象,時間可持續數秒至數分之久(也就是民間俗稱的「鬼壓床」),大多數是出現在剛入睡或準備醒來的時間,有部分的患者在這個時期會伴隨著焦慮與充滿驚恐內容的幻覺現象。

睡眠麻痺通常最初發生的年齡是青少年時期,大約有6至7%的人會有此現象出現。此外,睡眠麻痺也常常和其他睡眠障礙相關聯,尤其是猝睡症,以及日夜生活周期不規則者(輪班、夜貓族等),睡眠被剝奪者(時常熬夜)都容易出現此現象。


夢魘疾患 (Nightmare Disorder)

夢魘疾患並不只是單純做惡夢而已,夢魘疾患被定義為「時常反覆出現令人痛苦的夢境,甚至因此而醒來,且醒來後仍然能夠清楚回憶夢中內容」,這和其他睡眠障礙不同,因為大多數睡眠障礙醒來時,無法清楚記憶夢中內容,因此僅僅是作惡夢,還不夠被稱為夢魘疾患。

夢魘疾患發生在約5%至8%的成年人身上,尤其是患有偏頭痛、氣喘、與心臟疾病的人更容易有這種現象。另外,若患者服用某些藥物(如beta阻斷劑、抗憂鬱劑、多巴胺促進劑、抗膽鹼劑、與酒精等)都有可能促發此症狀出現。


睡眠非快速動眼期異睡症(Non-REM parasomnia)

「老婆,我跟你發誓,你冰箱裏面的布丁真的不是我吃的,是兒子吃的,別瞪我,是真的!」患有異睡症的先生驚恐地表示,「我什麼都不知道,我只是吃了安眠藥又喝了酒,早早去睡,怎麼會知道兒子跑去吃布丁~」

醫師常常衛教大家,吃安眠藥絕對不可以喝酒,大家知道為什麼嗎?

這類型的異睡症主要發生在睡眠非快速動眼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熟睡期(slow wave sleep),而熟睡期主要集中在前三分之一的夜晚。

目前研究認為這些異睡症主要來自於睡眠期間「不完全的醒覺(incomplete arousal)」,這段期間的異睡症通常會合併肢體或言語的活動行為,之後患者又會再回到睡眠狀態,而且特別的是,患者在出現這些夜間異常行為時大多對外界環境刺激是沒有反應的,接著,患者醒來後通常對夜間的這些異常行為沒有印象也不會記得。

另外,因為這類型的異睡症主要是在睡眠非快速動眼期發生,所以通常並不會像睡眠快速動眼期一樣有鮮明的夢境。

這類型的異睡症可能和酒精使用、鎮靜安眠藥物、或其他睡眠障礙(如原發性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寧腿症,睡眠剝奪等)有關。


混亂醒覺(Confusional Arousal)

患者出現混亂醒覺時,會出現類似睡夢中坐起並環顧四周的舉動,但是患者事實上正處於意識混亂的情形。其中有不少患者會隨著時間演變,漸漸地變成夢遊行為(sleepwalking)。上述混亂醒覺的現象會出現在約4.2%至15.2%的一般成人中 (其實比例不少)。



夢遊(Sleepwalking)

夢遊的表現就比較變化多端,可以從單純的在床上坐起到下床四處活動,甚至還有案例報告說夢遊患者還會開車或吃東西等。

夢遊現象在兒童時期比例比成人高,兒童時期約有30%的兒童有類似現象,但是成人時期則只有3%成人有夢遊現象。

此外,也有人認為夢遊可能和某些抗憂鬱劑有關係,或是和某些特定的鎮靜安眠藥物有關,例如醫學界所稱的Z-drug (包括史蒂諾斯等)。


夜驚(Sleep Terror)

夜驚現象則和前述幾個睡眠非快速動眼期時的異睡症有很明顯的不同,因為夜驚除了會有不正常的醒覺現象之外,還會有明顯的自律神經異常,患者會出現夜間驚叫,與幾近恐慌的現象 (當然,都是在睡眠期間發生),出現心律不整 (或心搏過速),呼吸速率變快,盜汗等自律神經異常的症狀。而夜驚現象的發生率又比前述幾種疾病低,只有約1-2%的人會出現。



睡眠相關的進食疾患(Sleep-Related Eating Disorder)

這個疾病特指患者在睡眠期間出現的「無意識且不自主的進食行為」,而且患者自己並不知道自己有這些行為,當行為發生時對外界環境的刺激也不會有反應。

進食的內容也會很奇特,例如冷凍後的食物,或將平時不會混在一起的食物混雜在一起,甚至還會將不能吃的東西吃下去。

目前研究發現這類特殊行為每年約有1%至5%的人會出現。此外某些特殊藥物也容易誘發此行為出現,包括前述的Z-drugs (例如史蒂諾斯),三環抗憂鬱劑,或抗膽鹼藥物等。

另外,睡眠相關的進食疾患需要與夜間進食症候群 (night eating syndrome)做區分,其中夜間進食症候群患者在進食時是「全程清醒且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不同身心疾病常遭遇的睡眠異常

大多數身心科患者都有睡眠障礙的困擾,有些人是難以入睡,有些人是容易早醒,當然也有些人是容易做惡夢,這時候我們就會有個疑問,不同類型的身心疾病是否也會有不同的睡眠障礙呢?


壓力與焦慮疾患(Stress and Anxiety Disorder)

壓力與焦慮時常造成患者容易對外界刺激而產生醒覺反應 (arousal),造成患者困難入睡與容易早醒。而常見的壓力與焦慮疾患包括:恐慌症、廣泛性焦慮症、以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恐慌症(panic disorder)

調查發現,大約有40%至70%的恐慌症患者會在夜間睡眠時出現夜驚(sleep terror)的現象,患者常常在夜眠中突然感到驚恐而醒來,並且出現心跳加速,盜汗,顫抖,甚至因此引發真正的恐慌發作,當然也會有人提出質疑:這兩個疾病(夜驚與恐慌)的症狀如此相像,臨床上常常沒辦法區分的。但是細看之下會發現,恐慌症患者發作後,患者常常仍心有餘悸,往往難以入睡;另一方面,夜驚患者雖然也是很驚恐,但大多數患者經過稍微休息後,往往可以再度入睡。因此兩者的臨床表現之間還是有本質上的差異。

另一方面,恐慌症和睡眠麻痺(sleep paralysis) 也被發現有明顯相關聯,恐慌症患者約有12.8%會有睡眠麻痺的症狀,比正常人的6.2%來得高。


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 anxiety disorder)

另一方面,在廣泛性焦慮症患者身上,夢魘疾患(nightmare disorder)約占15.6%而睡眠麻痺(sleep paralysis)則佔15.8%至22.2%,這些數據都顯著比一般正常人來得高上3至4倍,一般正常人僅約5%至8%會有夢魘疾患而6.2%出現睡眠麻痺現象。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特色就是會不斷出現與創傷相關的夢境,因此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會時常出現睡眠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甚至有報告指出,一般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有約50%至90%會出現夢魘現象,雖然如前述,夢魘主要是出現在睡眠快速動眼期,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的夢魘也時常會兩個時期都出現(睡眠非快速動眼期與睡眠快速動眼期)。更甚者,研究也發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還容易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與夜驚現象。


憂鬱疾患(Depressive disorder)

重度憂鬱症(major depression)患者約有24.2%至37.3%常常出現夢魘疾患(甚至每周可出現三次以上),研究發現這類患者的夢魘現象主要和憂鬱症患者的焦慮程度有關,而較少與患者的抗憂鬱劑有關。此外,研究也發現夢魘現象和患者的自殺風險也有高度相關,在部分的研究中,夢魘的存在甚至還會增加五倍的自殺風險。

另一方面,憂鬱症可能也會增加夢遊(sleepwalking)、睡眠相關的進食疾患(Sleep-Related Eating Disorder)、睡眠動作障礙(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的風險,然而這個發現僅存在某些少數報告中,仍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


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舊稱:精神分裂症)

長期以來臨床醫師觀察到思覺失調症患者往往都會合併睡眠障礙,包括失眠、過度睡眠、生理時鐘異常、睡眠呼吸中止症等,整體而言,思覺失調症患者約有15%會合併異睡症(parasomnia)。然而,長期以來,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睡眠麻痺(sleep paralysis)等現象往往會被臨床醫師給忽略。此外夢魘現象也常常出現在9%至55%的思覺失調症患者身上,而與患者的精神症狀,失眠,自殺風險有高度相關聯。

原文連結


參考資料:

Waters F, Moretto U, Dang-Vu TT. Psychiatric Illness and Parasomnias: a Systematic Review. Curr Psychiatry Rep. 2017 Jul;19(7):37.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什麼是有機磷?中毒會怎樣?緊急處置不能等(圖文懶人包)

什麼是有機磷?中毒會怎樣?緊急處置不能等(圖文懶人包)

電梯抵達地下二樓後門一打開,徹清踏出步伐準備取車,卻突然吸到一股怪味,瞬間變得很不舒服,像是被鎖喉般難以呼吸,瞬間整個顏面部都好不舒服,似乎充滿了眼淚、鼻涕、和口水。徹清用最快的速度跑到車上關上車門,忍不住大咳了好幾下,快喘不過氣來,拚著將車子開出地下室,停在路邊,才趕緊放下車窗,大口大口的呼氣著正常空氣。 傍晚回家時,徹清走到管理室抱怨:「下午我去地下室開車時,聞到一股味道後就喘不過氣又眼淚鼻涕直流。究竟是發生什麼事?」 「抱歉抱歉,烏先生,」管理員解釋:「下午有人來噴藥,是減少蚊蟲的殺蟲劑,我們忘了貼公告了。」...

肺炎鏈球菌感染數創三年新高,疫苗接種增加保護力!疫苗接種該注意什麼,感染科醫師告訴你

肺炎鏈球菌感染數創三年新高,疫苗接種增加保護力!疫苗接種該注意什麼,感染科醫師告訴你

「千萬不可小看肺炎鏈球菌!歷史及醫學文獻上告訴我們,即使青壯年感染流行性感冒,合併肺炎鏈球菌感染,可能病程進展快速,短短48小時就過世,相當可怕!」陳宜君醫師指出,「如果肺炎鏈球菌由上呼吸道黏膜進入血液,可能侵襲各個器官,演變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患者的狀況可能兵敗如山倒,而住進加護病房;可能因而器官衰竭,如肝腎功能受損,嚴重甚至導致洗腎。這些情況都讓家屬很難過、無法接受。」

九大心理防衛機制,你是否也用這些方式傷人傷己?!(圖文懶人包)

九大心理防衛機制,你是否也用這些方式傷人傷己?!(圖文懶人包)

我們都知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地球不是為了我們而公轉自轉,但每天有這麼多不開心的事情,我們要怎麼保護自己的心不受傷呢?每次當你得知各種不如己意的消息,又該怎麼辦呢? 其實,我們在潛意識中,會出現一些防衛機轉來保護自己。這樣說好了,當你看一齣連續劇時,會不會有時覺得這個角色怎麼這麼奇怪,為什麼做錯事被拆穿時,他要暴怒成這副德性?或是他明明很想要有人陪,卻因為怕告白失利,而選擇讓兩人感情永遠都在原地徘徊?或者,明明一句道歉就能結束誤會,為什麼要扯東扯西毫不坦白呢?...

從毛巾開始消除腿部僵硬,活化緊繃髖部

從毛巾開始消除腿部僵硬,活化緊繃髖部

拿一條毛巾就能優化整個伸展的流程,如果你有彈力帶的話,也可以利用彈力帶輔助。這次來跑一段腿部的伸展拉筋吧。大腿後側伸展大腿內側伸展大腿外側伸展臀部伸展髖部伸展大腿前側伸展大腿後側伸展大腿內側伸展大腿外側伸展臀部伸展髖部伸展大腿前側伸展...

提高警覺!不只手腳無力,這些症狀都可能是中風!(圖文懶人包)

提高警覺!不只手腳無力,這些症狀都可能是中風!(圖文懶人包)

當我們口語說到「中風」,通常是指腦部血管出了事情。較常見的是血管栓塞,血液流不過去,稱為「缺血性中風」,導致某個區塊的腦部就失去了功能。另外一種可能是血管破裂出血,稱為「出血性中風」,同樣會造成腦部失能。於是,我們會看到中風患者無法順暢說話,嘴巴歪一邊,某一手某一腳無法出力活動,與過去的樣貌完全不同。 你可能也曾覺得奇怪:「為什麼有的人臉看起來好好的,卻說他被診斷中風呢?」「為什麼有的人中風後看起來很嚴重,一下子就過世。有的人卻好像很輕微呢?」又或者:「為什麼有的人中風後,只是動的不好,有些人卻還會又麻又痛呢?」...

心房顫動常無感,易中風!微創胸腔鏡左心耳關閉術降低中風風險,心臟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心房顫動常無感,易中風!微創胸腔鏡左心耳關閉術降低中風風險,心臟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個70歲的男性患者,罹患慢性肺病,且被診斷出二尖瓣逆流與心房顫動,需要手術治療,但是患者、家屬都擔心開胸手術傷口過大,而猶豫不決。」陳紹緯教授表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不停跳二尖瓣人工鍵索植入術及微創胸腔鏡左心耳關閉術來治療。微創胸腔鏡左心耳關閉術是透過3個小傷口,在胸腔鏡的輔助下,從左心耳外安裝左心耳夾。除了解決二尖瓣逆流的問題,一併處理了左心耳來降低未來中風風險,術後患者順利恢復,目前狀況穩定,在門診持續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