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通路有幾種?病人最後悔選這種

by | 1 月 31, 2019



沒時間作選擇解決問題


許媽媽是典型的糖尿病併慢性腎臟病的病人,剛轉介來透析的時候是插著臨時導管來的。 


儘管在慢性腎臟病後期,因腎臟功能越來越衰退,尿毒的症狀越來越明顯。醫院的醫師和腎臟病衞教師也不厭其煩的和許媽媽勸說,希望將洗腎管路先建立好。 


目前透析管道的建立,已有既定的流程,時間可以選擇,住院時間是 3 天,前一天傍晚住院,隔天開刀,第三天若無併發症一般即可出院。 


但每次門診時,許媽媽總是回答下次再說,這次是孫子沒人帶不行、下次是許爸爸人不舒服需要人照顧,她沒法休息,千挑萬挑也挑不出時間。




問題最後還是來找你


終於一次午後,許媽媽在家裏倒下了,因為尿毒過高而昏迷,緊急被送到醫院急救,因為沒有預先做好洗腎所需的管路,只好先在鼠蹊的部位插入臨時的導管以供急用。 


經幾次透析 ( 洗腎 ) 後,終於人比較清醒了,胃口也變得比較好,較吃得下,這時同時在住院中建立自體瘻管,但是因為無法馬上使用,需至少等一個月的成熟期,許媽媽還是得帶著鼠蹊的臨時導管出院,暫時用這個管路進行一週三次的療程。 


帶著這個管路,路途並不順遂,因為管路傷口較大,和導管週圍並不附貼,常常滲血,另外因為在鼠蹊的部位,行走、坐姿時偶爾會折到管路,洗了幾次後,血塊阻塞,血流不足,拔除時尖端孔泂已卡滿血栓。只好再轉回醫院重插臨時導管在右頸部。 


好不容易等到一個月期滿,嘗試使用做好的自體瘻管,沒想到血流不如預期,只好再轉介進行血管內氣球擴張術,增加血流量,前前後後等到自體瘻管可用,已是三個月超過的事了。 


期間許媽媽每天帶著臨時管路,忍受疼痛和不便,直到確定拔除臨時管路的那一刻,她才如釋重負的說 : 「繞了一大圈,結果還是要作手術,而且要等那麼久才可以用,早知道就先作起來放著就好了 ! 」 




透析 ( 洗腎 ) 需較大血流量


之前我們介紹過血液透析 ( 俗稱洗腎 ) ,實際上是洗血。過程中因為要較大的流量,且要方便每週三次的打針或接管進行療程,一般打點滴、打針的血管是不行的。 




常見的供透析 ( 洗腎 ) 使用的血管通路有: 自體瘻管 ( AV - fistula )、人工血管( A-V graft )、永久導管 ( Permcath )、臨時導管 ( 雙腔導管 double lumen catheter )。 




自體瘻管為優先選擇


自體瘻管為在自身血管狀況不錯的情形下,病人的第一選擇。手術方法為將病人自身動脈 ( 通常是橈動脈或肱動脈 ) 的血液引進靜脈,使血流充盈,表淺化,並讓它夠粗、夠大。 




因為完全使用自已的血管,無任何植入物,所以細菌不容易附著、有著感染率最低、使用年限長的優點,手術後皮膚平整,洗澡淋浴都沒問題。 




但因為病人自身血管的狀況佔很大的先決條件,並不是每個病人都有辦法作自體瘻管。在美國,可能體型較壯碩肥胖,進入透析的病人血管狀況一般都較差,自體瘻管的比率僅只有約 14 - 15 %。 




而台灣,以診所現今透析病人的資料來說,自體瘻管的比例可高達 81%,僅 17% 為人工血管、2 % 是永久導管。 




表淺血管狀況不佳病人可建立人工血管


若病人表淺血管狀況不佳,無法引流動脈血沖大,則可使用人工血管當動脈和深層靜脈的橋梁,而之後打針就打在人工血管上輪替。手術後一樣皮膚平整,洗澡淋浴都沒問題。 




但和自體瘻管不同點為,畢竟有人工植入物,所以身體有感染時,細菌有可能會伺機附著,會稍增感染率。另外,因僅只有一條通道,不像自體瘻管的靜脈其實尚有分支,所以一般嚴禁透析後綁止血帶 ( 束帶 ) 止血,因極易在兩端過緊的壓迫下,在中間產生血栓而阻塞。 








不得已的選擇-永久導管和臨時導管


當病人客觀條件不好,如血管條件真的太差,連深層血管都有問題,無法建立人工血管,或預期壽命較短、身體條件不堪麻醉作較長時間的手術時,只好選擇永久導管和臨時導管。 




永久導管 ( Permcath ),雖名為永久,但實際使用年限最長約 2-3 年,之後可能阻塞或零件壞掉的機會大增,和臨時導管的不同點為,導管不直接進入血管,而是在皮下潛行一段距離後再進入靜脈。 






這樣的好處在於, 為細菌由表面傷口的進入至少建立一道防火牆,比起臨時導管直接由表皮穿刺處進入血管,感染率會稍低些。 




而臨時導管則是上述病人許媽媽最後悔作的選擇,它是在病人危急時,局部麻醉即可施行的救命導管,有著馬上立即可用的優點,但伴隨的是一堆的困擾。 




諸如可能極易阻塞、從穿刺傷口旁滲血、傷口疼痛,在等待其他長期管路可用前可能不時就要換管。 


另外一個臨時、永久導管造成的惡夢就是中央靜脈的狹窄。 




什麼是中央靜脈狹窄 ?


中央靜脈狹窄即是進入心臟的大條靜脈通道,因各種原因造的狹窄,其中最大的危險因子即是長期的導管放置,慢性刺激發炎。 




因為靜脈回流會因此受影響,所以可能造成上肢腫脹 ( 為何手會腫 ? – 瘻管中央靜脈狹窄 ) 血液循環不良,之後亦無法再作自體瘻管或人工血管,最嚴重可能截肢。 




結論


所以慢性腎臟病人後期若預期在不久後即將進入透析,應先建立自體瘻管或人工血管為優先選擇,以免走一些病人走過的冤枉路、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心房顫動常無感,易中風!微創胸腔鏡左心耳關閉術降低中風風險,心臟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心房顫動常無感,易中風!微創胸腔鏡左心耳關閉術降低中風風險,心臟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個70歲的男性患者,罹患慢性肺病,且被診斷出二尖瓣逆流與心房顫動,需要手術治療,但是患者、家屬都擔心開胸手術傷口過大,而猶豫不決。」陳紹緯教授表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不停跳二尖瓣人工鍵索植入術及微創胸腔鏡左心耳關閉術來治療。微創胸腔鏡左心耳關閉術是透過3個小傷口,在胸腔鏡的輔助下,從左心耳外安裝左心耳夾。除了解決二尖瓣逆流的問題,一併處理了左心耳來降低未來中風風險,術後患者順利恢復,目前狀況穩定,在門診持續追蹤。」

白內障手術一併處理近視、老花、散光,全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眼科醫師解說(圖文懶人包)

白內障手術一併處理近視、老花、散光,全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眼科醫師解說(圖文懶人包)

「那是一位50多歲的女士,原本近視將近一千度,而在出現白內障後,近視的狀況又急速惡化,於是決定接受白內障手術。」何明山醫師表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選擇使用全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希望解決白內障並同時矯正近視、散光、老花眼。」

手術完成後,患者順利恢復。全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能夠提供遠、中、近連續視力同時矯正散光,讓患者不用再戴近視眼鏡,也不需要戴老花眼鏡,生活與工作都方便許多。

不痛就沒事嗎?這四種生殖器潰瘍,最好要認識

不痛就沒事嗎?這四種生殖器潰瘍,最好要認識

「你這邊是怎麼了?」女友指著洛華的下體,問:「那算是個潰瘍嗎?」 「喔,真的嗎?」洛華表現出一副不知情的模樣,說:「我現在才注意到。嗯,可能是我前幾天不小心撞到受傷的吧,沒事沒事,現在一點都不會痛。」 「你有背著我做什麼事情嗎?」女友繼續追問:「這看起來就像是性病。」 「哪有,冤枉啊!」洛華連忙說:「我就說不會痛了,你看這裡也乾乾淨淨,沒有流膿流湯,這哪會是性病啊!」 乾淨的潰瘍,就不是性病引起的嗎?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各種生殖器潰瘍的表現。 感染性生殖器潰瘍...

十七分鐘在家踏步有氧,全站姿不間斷練心肺

十七分鐘在家踏步有氧,全站姿不間斷練心肺

踏步有氧這些動作可以讓人練到腿部、上半身、與核心肌力,且對關節是友善的,每天都做一些,可以幫助心血管健康並增肌減脂,還能練到平衡和協調性。練習過程中若覺得強度太高,請調慢影片速度。想要強度高一點,可以加快動作的速度。 高抬手踏步 左右點地 後勾下擺手 後勾下擺手 後勾上擺手 後勾上擺手 舉手平移 後勾前勾 後勾前勾 開臂側點地 開臂側點地 手部腳踏車 反向手部腳踏車 野獸後V字走 野獸前V字走 打鼓平移 前抬後點 前抬後點 平移轉體 快腳變距 舉臂側點地 舉臂側點地 畫圈平移 交替肘後勾 手轉圈緩和 勾腳緩和...

簡易牆壁運動,全站姿練全身,長者也適合

簡易牆壁運動,全站姿練全身,長者也適合

要活就要動,但長者常常會覺得:「做運動會不會不安全?萬一受傷怎麼辦?」沒錯,運動之前一定要考量安全性的問題。今天我們提供一些簡易牆壁運動的方式,在靠著牆壁做這些運動訓練的時候,可以額外提供支持性和穩定性,對較難維持平衡、活動度不高的長者們是很有幫助的。請跟著影片和圖說練練看吧。 扶牆臀後推 面對牆壁,手伸直在約與肩膀同高度的地方扶著牆壁,接著臀部向後推,直到手臂、身體、臀部呈一直線,感覺整個背部到臀部、後腿的伸展。 直角臂開肩...

糖尿病足潰瘍新利器 2024治療指引推薦使用新式乳膏治療 早日癒合就能遠離截肢命運,整形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糖尿病足潰瘍新利器 2024治療指引推薦使用新式乳膏治療 早日癒合就能遠離截肢命運,整形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50多歲的糖尿病患者,走進診間一跛一跛地,相當吃力。」劉明偉醫師表示,「根據患者的描述,一開始是大腳趾頭上出現小傷口,但遲遲沒有癒合。由於缺乏良好的傷口照護,患者的腳便逐漸紅腫,傷口流出滲液,連走路都不方便。」

後續由於感染很嚴重,患者只好接受手術清創,並截掉兩根腳趾。劉明偉醫師表示:「其實,如果患者在發現傷口時便立刻就醫,好好接受治療,應該有機會讓傷口早點癒合,不用面臨截肢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