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澎湖紅疹事件簿—兇手到底是誰? 成因推測與處理建議

by | 10 月 4, 2021


作者:皮膚科周宛儀醫師、皮膚科林怡慈醫師、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顏聖紘教授

澎湖奇癢紅疹爆發驚動CDC 


最近皮膚科醫師們的手機訊息都被這則「澎湖奇癢紅疹爆發驚動CDC」、「皮膚科醫師跨海緝凶」的新聞塞爆了。原來是澎湖連日來許多民眾發生皮膚出紅疹發癢狀況,造成衛生所和皮膚科診所大排長龍,讓大家不禁懷疑,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皮膚科林怡慈醫師支援IDS專科醫療照護計畫,有在將軍澳嶼跟望安衛生所兩處實地看診,詢問有這些症狀的患者,除了有戶外活動史,有部分病人提到有看到樹上(例如:無花果樹)有毛毛蟲,在採集完、或是在除草之後產生在手臂內側、頸部、軀幹出現大範圍很癢的紅色丘疹,甚至連有穿著衣物的地方都受到影響。



目前主要懷疑是靠空氣傳播的毛毛蟲毒毛造成,但有一個台灣本島與澎湖都有,疾病外觀很類似的皮膚病為禽蟎叮咬,其它如植物花粉或細毛或直接接觸有毒植物造成的過敏反應都需要列入鑑別診斷,需要匯集更多專家學者投入心力做田野調查與更多研究!


澎湖環境特性: 生物群聚結構易受季風與入侵種影響


澎湖陸域生態環境與物種多樣性變動大,並有大量外來入侵種 (如銀合歡)。澎湖有別於台灣本島,地勢低平缺乏山脈屏障,因此物域生態環境與物種組成易受季風(每年的 10 月至隔年的 1 月,風速平均可達>6 公尺/秒)影響,此外為數眾多的外來入侵種(如銀合歡)所構成的環境,因降低原生物種的多樣性,也會造就有利於不明過敏原的溫床。


皮膚紅疹鑑別診斷


在皮膚紅疹鑑別診斷上,因為有澎湖大範圍區域(馬公/許多離島)的分佈,目前以空氣傳播的毛蟲皮膚炎較符合多數民眾的表現,可能性較大。但也有部分病人只有小範圍輕微的紅疹,並且有在暴露部位出現三個連一串的表現,比較偏向蚊蟲叮咬或是禽蟎的表現。而若是草類或銀膠菊產生的過敏形態一般比較偏濕疹的變化,與這次多數民眾身上疹子並不相同。

或許這次爆發的疾病並不那麼單一,不過共通的點應該是澎湖強勁的風助長了廣泛的傳播。


兇手可能不只一個–不一定全部都是毛毛蟲惹的禍


風可以捲走很多東西,不一定只有毒毛,可能也有其他物質會造成空氣傳播的接觸性皮膚炎,產生不同形態的皮膚疹子。也因此需要做更多的調查才能確定整起事件的前因後果。


毛毛蟲皮膚炎與禽蟎


1. 毛毛蟲皮膚炎: 多數是由毒蛾的幼蟲造成。

毒蛾的物種眾多,有些全年可見。毒蛾的部份剛毛內具有管腔,內有毒液。某些剛毛的表面微細結構也能引發過敏反應。當毒毛扎到皮膚時,會讓人感到刺癢或刺痛,有的人則毫無所覺,接著皮膚長出變化多端的疹子。毒蛾幼蟲易出現於作物、果樹、花卉上,身上的毒毛極易折斷掉下來,四處飛舞,危害人類。一旦毒蛾幼蟲掉到身上,應輕輕將其移除,切勿打死在皮膚上,以免引發皮膚潰爛。

2. 禽蟎: 鳥類身上的寄生蟲

鳥類築巢或棲息於房屋的屋頂、屋簷下,或是窗台、陽台、窗型冷氣以及分離式冷氣機的室外機等地方,禽螨即能經由牆壁、門窗與冷氣機的縫隙,或是空調的通氣孔等地方侵入室內。這些誤闖入人類家中的禽螨找不到鳥類吸血,只好將就點,吸人血暫時活命。


毛毛蟲皮膚炎會產生簇集成群,大小不一的紅疹:只有毒毛掉到病人皮膚上,可見病人皮膚冒出一大群像是蟲子叮咬的疹子。


「我穿著衣服,怎麼身上會長出毛蟲皮膚炎?」毛蟲皮膚炎常見於人體脖子、四肢等衣服沒有蓋到的部位,但疹子也可能出現於衣服覆蓋的地方,難道衣服不能保護皮膚嗎?這是很多病人心中的疑點。此問題的解答為,毛蟲的毒毛可以穿透薄的布料,所以夏天的衣服並不能保護人們免於毛蟲毒毛的侵襲。


禽蟎叮咬的疹子大都見於腋下和衣褲邊緣,特別是胸罩與內衣褲旁邊,災情慘重的病人身上甚至能被叮咬出上百個包。


發現禽蟎該怎麼辦?


1. 驅離鳥類並清理鳥巢,可洽鳥害公司
2. 窗戶要氣密,封住房子任何禽蟎得以侵入屋內的縫隙。
3. 屋內的禽蟎可用水蒸式殺蟲劑解決之,但除去蟲子來源才是根本。如果效果不佳可以考慮找專業的除蟲公司協助。
4. 不要在有鳥類出沒的地方曬棉被與晾衣服。
5. 若居家環境有養鳥,應該要留意禽鳥健康與寄生蟲,以免造成人禽共通寄生蟲的感染。


如何避免紅疹找上門?


1. 出門穿著長袖衣物,包含頸部也要一起保護。回家馬上洗澡換衣服。
2. 在室內洗烘衣物:避免毛毛蟲的毒毛或禽蟎沾染衣物。
3. 在相對較濕的天氣除草或進行農務,避免毒毛滿天飛。


長紅疹該怎麼辦?


1. 不能抓:越抓會越癢,需要時可以適度冰敷止癢。
2. 趕快來看皮膚科:適度的用藥可以有效緩和皮膚不適。


還有什麼需要做?


1. 由政府提供經費,儘快組織跨團隊專家(昆蟲學家、植物學家、皮膚科醫師以及鳥類學家)進行田野調查與相關研究,建立當地生態資料庫。
2. 民眾可以協助拍照錄影與蒐集標本,標本可以寄給科博館詹美鈴博士協助鑑定,身上有異物感不可以亂拍打,只能輕吹或請別人幫忙看,並輕輕以物品撥走。有皮膚狀況儘快就醫,並與醫師討論住家狀況、活動足跡與接觸史。
3. 在釐清原因之前,避免亂噴藥以免殺不到病原反而產生抗藥性。蟲體死亡之後會崩解,幼蟲體表的毛可能會飛散得更廣,造成另一波問題。如果確定是蟲的問題後,建議噴完藥後,蟲子一死就將蟲屍掃起來,將蟲體集中泡進肥皂水中,確保不造成二次為害。反觀焚燒蟲體並不是好方法,因為也會有部份毒毛飛散。
4. 須對銀合歡等外來入侵種提出具體對策,降低過敏原與其它病原滋生風險。

這次的事件讓我們看到,其實台灣各地的田野調查與建立生態資料庫很重要,萬一有突發事件也比較能夠及時應變處理。民眾也能夠一起幫忙盡一份心力,找到線索歡迎及時提供的專家鑑定。希望政府能夠重視問題,提供經費整合資源,想辦法處理外來入侵植物所造就的公衛與生態問題,盡速讓神秘澎湖紅疹事件簿破案成功!

本文感謝林仲醫師提供資料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50歲男士,有B型肝炎帶原。在發現肝癌後便接受手術切除,但是術後半年腫瘤便復發。」陳三奇醫師表示,「當時向健保申請使用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每三週回門診做一次治療。經過幾個月治療後,腫瘤顯著縮小,沒有明顯副作用,僅出現輕微的皮膚搔癢,讓患者能夠維持原本的工作與日常生活。」

目前,患者已接受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的組合式療法達一年以上,病況仍穩定控制。甚至在兩次治療之間,患者還可以安排休假出國旅遊,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中重度乾癬迎治療新曙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精準鎖定頭皮型病灶、改善生活品質,緩解搔癢、提升自信──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中重度乾癬迎治療新曙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精準鎖定頭皮型病灶、改善生活品質,緩解搔癢、提升自信──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乾癬會對患者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皮膚外觀的改變可能影響其工作表現、社交互動與自信心;而嚴重搔癢也常干擾睡眠,進一步影響生活品質。」邱足滿醫師指出,過去乾癬的治療以療效良好的生物製劑為主,近年則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問世,其治療機轉精準,治療成效佳,為中重度乾癬患者帶來生物製劑的針劑之外的口服藥物優異選擇。

產後減重遇到瓶頸?節食、運動還是好難瘦!張若偉中醫師:瘦身計畫這樣做

產後減重遇到瓶頸?節食、運動還是好難瘦!張若偉中醫師:瘦身計畫這樣做

「曾經遇過一位媽媽,懷孕過程中增加了15公斤,產後一直瘦不下來,使體態改變,膚質也變差,顯得很沒有活力。」張若偉中醫師表示,「經過詳細的評估,我們針對她的生活習慣、飲食、睡眠、運動進行調整,並搭配婦科調養,讓體重、體態都逐漸恢復,連家庭關係都明顯改善。讓我深刻體會到,產後不僅是身體的恢復期,也是心理與家庭關係重要的適應期。」

羅氏診斷女性健檢週活動開跑 HPV疫苗空窗世代別大意!定期子宮頸癌篩檢,守住健康防線

羅氏診斷女性健檢週活動開跑 HPV疫苗空窗世代別大意!定期子宮頸癌篩檢,守住健康防線

「即使完全沒症狀,也一定要接受子宮頸癌篩檢!」張廷彰醫師表示。子宮頸癌長期位居女性癌症死因前十名,約20%至30%的患者在確診時已屬中晚期(二期以上)。近年政府積極推動HPV疫苗,但許多30歲以上女性仍屬「疫苗空窗世代」,未能在黃金施打年齡接種疫苗,此類族群更應建立定期檢查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