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澎湖紅疹事件簿—兇手到底是誰? 成因推測與處理建議

by | 10 月 4, 2021


作者:皮膚科周宛儀醫師、皮膚科林怡慈醫師、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顏聖紘教授

澎湖奇癢紅疹爆發驚動CDC 


最近皮膚科醫師們的手機訊息都被這則「澎湖奇癢紅疹爆發驚動CDC」、「皮膚科醫師跨海緝凶」的新聞塞爆了。原來是澎湖連日來許多民眾發生皮膚出紅疹發癢狀況,造成衛生所和皮膚科診所大排長龍,讓大家不禁懷疑,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皮膚科林怡慈醫師支援IDS專科醫療照護計畫,有在將軍澳嶼跟望安衛生所兩處實地看診,詢問有這些症狀的患者,除了有戶外活動史,有部分病人提到有看到樹上(例如:無花果樹)有毛毛蟲,在採集完、或是在除草之後產生在手臂內側、頸部、軀幹出現大範圍很癢的紅色丘疹,甚至連有穿著衣物的地方都受到影響。



目前主要懷疑是靠空氣傳播的毛毛蟲毒毛造成,但有一個台灣本島與澎湖都有,疾病外觀很類似的皮膚病為禽蟎叮咬,其它如植物花粉或細毛或直接接觸有毒植物造成的過敏反應都需要列入鑑別診斷,需要匯集更多專家學者投入心力做田野調查與更多研究!


澎湖環境特性: 生物群聚結構易受季風與入侵種影響


澎湖陸域生態環境與物種多樣性變動大,並有大量外來入侵種 (如銀合歡)。澎湖有別於台灣本島,地勢低平缺乏山脈屏障,因此物域生態環境與物種組成易受季風(每年的 10 月至隔年的 1 月,風速平均可達>6 公尺/秒)影響,此外為數眾多的外來入侵種(如銀合歡)所構成的環境,因降低原生物種的多樣性,也會造就有利於不明過敏原的溫床。


皮膚紅疹鑑別診斷


在皮膚紅疹鑑別診斷上,因為有澎湖大範圍區域(馬公/許多離島)的分佈,目前以空氣傳播的毛蟲皮膚炎較符合多數民眾的表現,可能性較大。但也有部分病人只有小範圍輕微的紅疹,並且有在暴露部位出現三個連一串的表現,比較偏向蚊蟲叮咬或是禽蟎的表現。而若是草類或銀膠菊產生的過敏形態一般比較偏濕疹的變化,與這次多數民眾身上疹子並不相同。

或許這次爆發的疾病並不那麼單一,不過共通的點應該是澎湖強勁的風助長了廣泛的傳播。


兇手可能不只一個–不一定全部都是毛毛蟲惹的禍


風可以捲走很多東西,不一定只有毒毛,可能也有其他物質會造成空氣傳播的接觸性皮膚炎,產生不同形態的皮膚疹子。也因此需要做更多的調查才能確定整起事件的前因後果。


毛毛蟲皮膚炎與禽蟎


1. 毛毛蟲皮膚炎: 多數是由毒蛾的幼蟲造成。

毒蛾的物種眾多,有些全年可見。毒蛾的部份剛毛內具有管腔,內有毒液。某些剛毛的表面微細結構也能引發過敏反應。當毒毛扎到皮膚時,會讓人感到刺癢或刺痛,有的人則毫無所覺,接著皮膚長出變化多端的疹子。毒蛾幼蟲易出現於作物、果樹、花卉上,身上的毒毛極易折斷掉下來,四處飛舞,危害人類。一旦毒蛾幼蟲掉到身上,應輕輕將其移除,切勿打死在皮膚上,以免引發皮膚潰爛。

2. 禽蟎: 鳥類身上的寄生蟲

鳥類築巢或棲息於房屋的屋頂、屋簷下,或是窗台、陽台、窗型冷氣以及分離式冷氣機的室外機等地方,禽螨即能經由牆壁、門窗與冷氣機的縫隙,或是空調的通氣孔等地方侵入室內。這些誤闖入人類家中的禽螨找不到鳥類吸血,只好將就點,吸人血暫時活命。


毛毛蟲皮膚炎會產生簇集成群,大小不一的紅疹:只有毒毛掉到病人皮膚上,可見病人皮膚冒出一大群像是蟲子叮咬的疹子。


「我穿著衣服,怎麼身上會長出毛蟲皮膚炎?」毛蟲皮膚炎常見於人體脖子、四肢等衣服沒有蓋到的部位,但疹子也可能出現於衣服覆蓋的地方,難道衣服不能保護皮膚嗎?這是很多病人心中的疑點。此問題的解答為,毛蟲的毒毛可以穿透薄的布料,所以夏天的衣服並不能保護人們免於毛蟲毒毛的侵襲。


禽蟎叮咬的疹子大都見於腋下和衣褲邊緣,特別是胸罩與內衣褲旁邊,災情慘重的病人身上甚至能被叮咬出上百個包。


發現禽蟎該怎麼辦?


1. 驅離鳥類並清理鳥巢,可洽鳥害公司
2. 窗戶要氣密,封住房子任何禽蟎得以侵入屋內的縫隙。
3. 屋內的禽蟎可用水蒸式殺蟲劑解決之,但除去蟲子來源才是根本。如果效果不佳可以考慮找專業的除蟲公司協助。
4. 不要在有鳥類出沒的地方曬棉被與晾衣服。
5. 若居家環境有養鳥,應該要留意禽鳥健康與寄生蟲,以免造成人禽共通寄生蟲的感染。


如何避免紅疹找上門?


1. 出門穿著長袖衣物,包含頸部也要一起保護。回家馬上洗澡換衣服。
2. 在室內洗烘衣物:避免毛毛蟲的毒毛或禽蟎沾染衣物。
3. 在相對較濕的天氣除草或進行農務,避免毒毛滿天飛。


長紅疹該怎麼辦?


1. 不能抓:越抓會越癢,需要時可以適度冰敷止癢。
2. 趕快來看皮膚科:適度的用藥可以有效緩和皮膚不適。


還有什麼需要做?


1. 由政府提供經費,儘快組織跨團隊專家(昆蟲學家、植物學家、皮膚科醫師以及鳥類學家)進行田野調查與相關研究,建立當地生態資料庫。
2. 民眾可以協助拍照錄影與蒐集標本,標本可以寄給科博館詹美鈴博士協助鑑定,身上有異物感不可以亂拍打,只能輕吹或請別人幫忙看,並輕輕以物品撥走。有皮膚狀況儘快就醫,並與醫師討論住家狀況、活動足跡與接觸史。
3. 在釐清原因之前,避免亂噴藥以免殺不到病原反而產生抗藥性。蟲體死亡之後會崩解,幼蟲體表的毛可能會飛散得更廣,造成另一波問題。如果確定是蟲的問題後,建議噴完藥後,蟲子一死就將蟲屍掃起來,將蟲體集中泡進肥皂水中,確保不造成二次為害。反觀焚燒蟲體並不是好方法,因為也會有部份毒毛飛散。
4. 須對銀合歡等外來入侵種提出具體對策,降低過敏原與其它病原滋生風險。

這次的事件讓我們看到,其實台灣各地的田野調查與建立生態資料庫很重要,萬一有突發事件也比較能夠及時應變處理。民眾也能夠一起幫忙盡一份心力,找到線索歡迎及時提供的專家鑑定。希望政府能夠重視問題,提供經費整合資源,想辦法處理外來入侵植物所造就的公衛與生態問題,盡速讓神秘澎湖紅疹事件簿破案成功!

本文感謝林仲醫師提供資料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糖尿病患慎防心臟衰竭,檢測、預防可以這樣做

糖尿病患慎防心臟衰竭,檢測、預防可以這樣做

劉育志醫師:請問糖尿病患者需要留意哪些併發症? 李洮俊醫師:糖尿病患者不管是一型還是二型,如果長期血糖控制不好,會產生因為高血糖狀態引起的一些併發症,併發症分為急性跟慢性,急性的話可能就是酮酸中毒或者是高血糖昏迷,慢性的話就是因為長期高血糖,我們的器官譬如說眼睛、心臟、腎臟泡在糖水裡面,就會引起的一些眼睛病變、神經病變、腎臟病變或者是大血管病變,所以糖尿病患者為了要避免這些造成健康危害的問題,平常血糖、血壓、血脂控制好的話,就可以避免這些合併症或是慢性併發症的發生。 劉育志醫師:請問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為何?...

幫助擬定轉移性腎細胞癌治療計畫,IMDC腎細胞癌風險指數解析,泌尿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幫助擬定轉移性腎細胞癌治療計畫,IMDC腎細胞癌風險指數解析,泌尿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那是一位60歲男士,確診腎細胞癌時,癌細胞已擴散至骨骼及腎臟血管周圍的淋巴結。IMDC腎細胞癌風險指數為4分,屬於重度風險。」闕士傑醫師表示,「由於腫瘤範圍廣泛,醫療團隊決定先採取標靶治療合併免疫治療,以控制病情並爭取未來手術的可能性。」

經過幾個月的治療,患者的腫瘤明顯縮小,淋巴結腫大減少,轉移的病灶也維持穩定。隨著血尿減少,貧血的狀況逐漸改善。因為治療反應良好,醫療團隊評估後決定進行腎臟腫瘤切除手術,幫患者爭取較佳的預後。

低鈉飲食真的有效?研究揭示:七天內見效,快速降血壓!

低鈉飲食真的有效?研究揭示:七天內見效,快速降血壓!

你可能休假時出國個五到七天,想要好好犒賞自己、放縱一下,旅程中不斷吃吃喝喝,尤其喜歡口味重、特別鹹的拉麵、燒肉,一方面你會告訴自己「這是我努力工作後應得的」,「畢竟是休假嘛!只有幾天吃得放縱一點,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吧。」或者:「出門在外流汗運動比較多,當然應該要吃的鹹一點吧。」

晚期肝癌治療契機,釔 90微球放射治療

晚期肝癌治療契機,釔 90微球放射治療

釔-90治療是由肝動脈將釔-90注入肝臟腫瘤,肝臟腫瘤會吸收大部分的釔-90微球,之後它會從裡面慢慢釋放出放射線把腫瘤殺死。釔-90治療能夠幫助腫瘤降期,達到較佳的預後。請余俊彥醫師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