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血放到死

by | 12 月 14, 2019


大家肯定都聽過「華盛頓砍倒櫻桃樹」的故事,父母、師長總是希望以此為例告訴孩子要誠實正直,不過,這故事徹頭徹尾是捏造出來的。當年有位牧師為了提升書的銷售量,便虛構這麼一個橋段,萬萬沒想到,此後竟會成為家喻戶曉的故事。

現在,請暫時忘掉櫻桃樹,讓我們回到18世紀末,來看看華盛頓生命的最後一天。
卸任之後的華盛頓回到家中,享受人生中少有的清閒。1799年的12月14日凌晨兩點左右,華盛頓醒了過來,他發現自己呼吸困難。被吵醒的妻子見到華盛頓生病了,便打算下床找人幫忙,但華盛頓阻止了她,怕她會因此受寒。

直到清晨6點,華盛頓才請僕人去尋求協助,這時他已經開始發燒,也越來越喘,連要完整地說完一句話都有困難。

華盛頓的祕書連忙聯絡醫師,不過在醫師抵達之前,篤信「放血療法」的華盛頓已經請「放血師」替自己切開血管,放掉大約400毫升的血液。

上午9點醫師終於到了,不過在經過一番診視後仍舊決定祭出「放血大法」,替華盛頓放掉約莫500毫升的血液。放完血後,華盛頓的狀況似乎沒有好轉,於是醫師在上午11點又替華盛頓放了一次血,同樣也是500毫升。

除了放血之外,他們還調製了蜜、醋、及奶油混合而成的飲料,但是華盛頓的喉嚨痛得很厲害,根本無法吞嚥,非但喝不下這杯飲料,反而嗆到無法呼吸。

下午3點多,醫師決定再替華盛頓放血,而且這次一口氣放掉了950毫升。經過這麼一番折騰,華盛頓依舊呼吸困難,雖然精疲力竭卻無法躺平休息。最後倚靠枕頭的華盛頓喘著氣,用低沉緊繃的聲音說:「謝謝你們的照顧,不過從現在起就別再麻煩了,讓我平靜地死去吧。」

過去的醫師認為要治療疾病便須從「血液、黏液、黃膽汁、黑膽汁」這四種體液著手,於是「放血、嘔吐、發汗、腹瀉」就成了主要的治療手段,更像信仰一般延續了將近兩千年,無論是頭痛、胸痛、肚子痛,統統都是這幾招。暗紅色的靜脈血一向被視為「骯髒的壞血」,當壞血源源不絕地流掉時,患者心裡都能獲得「被治療」的感覺。

根據文獻來推斷,華盛頓應該是罹患嚴重的急性會厭炎,會厭是片位於氣管前端的軟骨,吞嚥時會蓋住氣管,防止食物進入,而當會厭發炎腫脹時,便會造成上呼吸道阻塞。氣管受阻已然喘不過氣來的華盛頓,又被放掉大量血液導致血壓過低且讓攜帶氧氣的紅血球大幅減少,缺氧的狀態自然會迅速惡化,終於斷送了性命。

這是個非常鮮明的例子,告訴我們許多未經驗證的治療方式,縱使流傳千年、擁有無數見證,仍舊只是該被淘汰的騙人把戲罷了。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50歲男士,有B型肝炎帶原。在發現肝癌後便接受手術切除,但是術後半年腫瘤便復發。」陳三奇醫師表示,「當時向健保申請使用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每三週回門診做一次治療。經過幾個月治療後,腫瘤顯著縮小,沒有明顯副作用,僅出現輕微的皮膚搔癢,讓患者能夠維持原本的工作與日常生活。」

目前,患者已接受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的組合式療法達一年以上,病況仍穩定控制。甚至在兩次治療之間,患者還可以安排休假出國旅遊,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中重度乾癬迎治療新曙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精準鎖定頭皮型病灶、改善生活品質,緩解搔癢、提升自信──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中重度乾癬迎治療新曙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精準鎖定頭皮型病灶、改善生活品質,緩解搔癢、提升自信──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乾癬會對患者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皮膚外觀的改變可能影響其工作表現、社交互動與自信心;而嚴重搔癢也常干擾睡眠,進一步影響生活品質。」邱足滿醫師指出,過去乾癬的治療以療效良好的生物製劑為主,近年則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問世,其治療機轉精準,治療成效佳,為中重度乾癬患者帶來生物製劑的針劑之外的口服藥物優異選擇。

產後減重遇到瓶頸?節食、運動還是好難瘦!張若偉中醫師:瘦身計畫這樣做

產後減重遇到瓶頸?節食、運動還是好難瘦!張若偉中醫師:瘦身計畫這樣做

「曾經遇過一位媽媽,懷孕過程中增加了15公斤,產後一直瘦不下來,使體態改變,膚質也變差,顯得很沒有活力。」張若偉中醫師表示,「經過詳細的評估,我們針對她的生活習慣、飲食、睡眠、運動進行調整,並搭配婦科調養,讓體重、體態都逐漸恢復,連家庭關係都明顯改善。讓我深刻體會到,產後不僅是身體的恢復期,也是心理與家庭關係重要的適應期。」

羅氏診斷女性健檢週活動開跑 HPV疫苗空窗世代別大意!定期子宮頸癌篩檢,守住健康防線

羅氏診斷女性健檢週活動開跑 HPV疫苗空窗世代別大意!定期子宮頸癌篩檢,守住健康防線

「即使完全沒症狀,也一定要接受子宮頸癌篩檢!」張廷彰醫師表示。子宮頸癌長期位居女性癌症死因前十名,約20%至30%的患者在確診時已屬中晚期(二期以上)。近年政府積極推動HPV疫苗,但許多30歲以上女性仍屬「疫苗空窗世代」,未能在黃金施打年齡接種疫苗,此類族群更應建立定期檢查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