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的內視鏡篩檢

by | 3 月 24, 2019


根據 105 年的國健署癌症登記報告,胃癌目前排在十大癌症的第九名;雖然發生率呈現下降的趨勢,但整體案例數還是高於去年成為話題的食道癌。另一方面,儘管台灣的胃癌並不像鄰居日本與韓國一樣在世界「名列前茅」,但這兩國在長期普遍的胃癌定期篩檢下,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新案例都是屬於早期癌,而台灣僅有不到兩成(癌登資料之病理診斷)。從這一點來看,確實在早期防治上仍然有努力的空間。

和大多數的癌症一樣,早期胃癌的預後相當好,不僅五年存活率可在九成以上,甚至可能不需要外科手術而靠內視鏡成功治癒。現在內視鏡治療早期癌的重要技術: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就是出於治療早期胃癌的需要而誕生茁壯的技術。

目前要早期偵測與診斷胃癌,最好的工具還是內視鏡(胃鏡檢查)。有人會問,為何在胃鏡普及的台灣,篩檢的成效卻與日韓有那麼大的落差?這背後主要的原因在於疾病發生率差別,導致投放的資源不同,比如日本大於 40 歲的民眾就享有健保給付的定期胃鏡檢查。但不可否認的是,日韓在胃鏡篩檢的功夫也下得相當深,才能找到許多隱而不顯的的早期病灶。

針對胃癌篩檢而做的胃鏡,相比一般的胃鏡,雖然設備相同,但性質有很大不同。前者必須耗費更多時間、做良好的準備、以及內視鏡的知識和技巧。要求所有的胃鏡都要做到胃癌篩檢的標準,既不切實際患者也可能受不了;但對於高風險的族群,高品質的篩檢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更多早期癌,在未來救上一命。今天我們就來介紹早期胃癌的內視鏡篩檢:誰該做?怎麼做?


哪些人應該接受定期的胃鏡檢查?

這篇文章的建議原則上出自 2019 年新發表的亞太上消化道診斷性內視鏡共識準則這篇文章,該會議主要由香港、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與澳洲的專家參加;雖然沒有台灣與韓國,但因為算是第一個相關領域的亞太共識準則,也有收集目前為止的重點研究證據,因此仍然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首先需要定期胃鏡檢查的族群,包括食道癌與胃癌的高風險群。食道癌的部分在我們先前的文章:早期食道癌定期檢查:誰該做,怎麼做?裡面已經有詳細的說明,而胃癌的部分主要的危險因子有:50 歲以上(特別是男性)、胃癌家族史、以及慢性的幽門桿菌感染,以上這些人如果在 50 歲前未曾做過胃鏡,最好能檢查一次。附帶一提,胃部切除本身也是胃癌的危險因子,尤其是因為胃癌而接受手術者,即使過去腫瘤已經痊癒,最好還是能定期追蹤。


長期的幽門桿菌感染,會自胃的遠端開始產生特殊的萎縮性變化。圖片引用自 Kono et al, World J Gastroenterol. Dec 14, 2015; 21(46): 13113-13123

以上的因素中影響最大的就是慢性幽門桿菌感染;我們過去的文章也提到,幽門桿菌長期的刺激會產生萎縮性胃炎,以及正常的胃黏膜被腸黏膜取代(腸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等變化。台灣的幽門桿菌患者非常多,並不是每個患者都會如此,但是加上時間的催化,產生長期、慢性的感染,確實會增加胃癌的機會。反過來說,患者如果接受幽門桿菌的殺菌治療,也有研究證實可以減少胃癌的發生。

此外,胃鏡檢查下發現有幽門桿菌感染,特別是已經產生較嚴重的萎縮性胃炎,與腸上皮化生病灶的患者,未來產生胃癌的風險也會隨時間顯著增加。台灣胃癌發生率雖不如日韓,但用全世界的標準看仍然算是較高的。因此所有執行胃鏡的醫師,最好能夠對幽門桿菌在內視鏡下的變化有一定了解,才能找出目標族群做好的篩檢與診斷。

前面雖然列舉了一些危險因子,但(舉例來說)並不是說所有年長的男性都是胃癌的高風險群;比起本身的族群年齡等,內視鏡下的發現更加重要。如果在胃鏡仔細觀察下,胃黏膜並沒有萎縮或腸上皮化生等痕跡,並且可以觀察到規則排列的微血管(RAC)或是胃基底腺息肉等暗示「沒有」幽門桿菌的特徵;這些人罹患胃癌的機會可說是微乎其微。而如果看到萎縮範圍較大、或是皺褶消失等高度變化就要特別小心。

總歸還是一句話,胃鏡下看到慢性幽門桿菌感染的變化,才是未來罹癌與建議定期追蹤的最重要指標!一旦觀察到或病理切片呈現高度的萎縮變化、或是腸上皮化生,建議每一到三年讓專門的醫師接受針對胃癌篩檢的內視鏡檢查(具體的檢查時間,可以參考您專門的檢查醫師依實際狀況建議。)


上圖為沒有幽門桿菌感染的正常胃黏膜,可見規則排列的樹枝狀微血管;下圖為白光與窄頻光譜下呈現的腸上皮化生;圖片引用自 Chiu et al, Gut. 2019 Feb;68(2):186-197


篩檢胃癌的做法與一般胃鏡有何差別?

消化道的三大癌症:食道癌、胃癌、大腸癌之中,就屬早期胃癌最難觀察。早期大腸癌一般會以息肉的形式表現;而早期食道癌雖然難以用白光觀察,但是在目前相當普及的窄頻光譜(NBI, narrow band image)以及針對高危險群的碘液染色下,越來越容易被早期偵測。而早期胃癌病灶可能只是些微的突起凹陷,合併顏色變化;加上胃部是巨大的器官,又有黏液泡沫等妨礙觀察,所以需要很多的準備、時間與耐心觀察。

如果是以篩檢為目標的胃鏡,首先時間會較長,同時可能會建議患者採用無痛(麻醉)。已經有好幾篇研究支持,如果把一般時間約三分鐘左右的胃鏡,拉到五至七分鐘或更久,能夠顯著的增加病灶偵測率;這跟我們以前講過大腸鏡要慢慢觀察才不會遺漏息肉是一樣的道理,沒有「又迅速又仔細」這回事。

不過在繁忙的檢查單位,要求所有胃鏡都做那麼久並不實際,重要的是患者可能也會受不了。所以在檢查前以及初次篩檢後找出高危險群,針對這些人做定期且高品質的追蹤才是可行的做法。筆者在日本進修的時候看到他們的篩檢胃鏡做到十分鐘算是常態,既然要做這麼久,適當的鎮靜麻醉就有必要;不只患者舒適,醫師也可以從容檢查,不至於充滿壓力只好匆匆趕忙結束。

其次是要盡量將胃部的黏液泡沫盡量沖洗乾淨,並且在胃部的每一個角落照相。台灣雖然沒有日本當地使用的黏液清除劑 Pronase,但仔細清潔還是有相當幫助。即使看似輕微的泡沫,清理後也可能發現原先看不到的病灶。

至於在胃部的每一個角落照相,目前筆者是遵照日本的早期胃癌診斷權威八尾建史(Kenshi Yao)所建議的 SSS 觀察法(Systematic Screening protocol for the Stomach),這個方法要求在胃的竇部、體部、以及底部在正面與反轉時,在四個象限照相;照這個方式至少會照出 22 張相片,藉此可以盡量減少觀測的死角,也會強迫拉長觀察的時間。

在中國大陸的一個研究顯示,採用 SSS 法,可以顯著的增加胃部早期癌偵測率(0.2% -> 2.3%);這個方法另一個重要的價值是便於後續的教學研究。參加學會活動時,日本專家往往能秀出一個病灶在數年間的漸進變化;這就是因為在拍照時要求精準一致,才可能做出深入的討論:重點不在「這次看到什麼」,而是「上次能否看到」,大家的診斷功力也就持續提升了。

最後是必須活用所謂的影像強化內視鏡,包括染色與放大等。


八尾建史醫師提倡,針對早期胃癌篩檢的 SSS 觀察法。圖片引用自 Kenshi Yao, Annals of Gastroenterology (2013) 26, 11-22


影像強化內視鏡(IEE):偵測、劃界與確診

所謂的影像強化內視鏡(IEE, image enhanced endoscopy),就是藉由染色、放大、光線的調整與影像處理等,提升內視鏡的診斷能力。具體來說,它最重要的三個目的是偵測(detection)、劃界(delineation)與確診(diagnosis)。所謂偵測就是看到一般難以發現的病灶,劃界則是確認病灶的邊緣與大小,方便下一步可以擬定治療計畫;而確診就是進一步把病灶驗明正身,辨別它屬於良性或惡性。

早期胃癌的病灶雖然隱而不顯,但還是有幾個原則:表面結構的改變(些微突起或凹陷)、顏色的改變(特別白或特別紅,尤其變白可能暗示分化不良癌)、自發性出血或異常的反光(暗示表面不平整),用這些原則找出異常後,就是使用 IEE 的時機。有人會問,只要看到病灶後進行切片檢查,不就可以清楚知道是好是壞嗎?實際上在早期癌的領域,切片固然重要,但它卻有三個明顯的限制。

首先,早期癌的病灶並非整個都是癌細胞,可能是從其中某一部分開始癌化,如果切片沒有抓到那處自然也無法得到正確結論;再來,切片即使說明是早期癌,也無法確認病灶的邊界,因為早期胃癌與食道癌在正常光(白光)下邊界有時非常模糊;最後,如果一次做太多口的切片,固然診斷率會提升,但可能會妨礙早期癌的內視鏡治療,這一點和一般進行性癌症切片組織越多越好的原則是不同的。

當我們理解了上述的概念,就能理解 IEE 的價值;在早期胃癌的偵測上,最重要的輔助工具是染劑(靛胭脂 indigo-carmine)、以及窄頻光譜(NBI)搭配放大內視鏡。靛胭脂本身是一種食用色素,但不會被腸胃道吸收;當噴灑在病灶周圍時由於水往低處流的特性,會積在凹陷處將病灶結構凸顯出來,就能把邊緣看得更清楚。


左圖:邊緣不清的早期癌病變,右圖:噴灑靛胭脂(indigo-carmine)之後病灶的邊緣變得清晰

而 NBI 和放大內視鏡,能夠幫助我們判斷病灶屬於良性或惡性。前面提到,幽門桿菌胃炎是早期癌的高風險群;但在這些病人的胃中,有很多「混淆視聽」的良性病灶,通常是腸上皮化生或局部發炎引起的變化。藉由 NBI 與放大內視鏡,我們可以準確地觀察表面與微血管的結構;在有經驗的醫師手上,放大 NBI 的準確度與病理切片幾乎不相上下,說是火眼金睛也不為過。在放大確認病灶之後,就可做針對性的切片確診。

由於放大內視鏡並非到處都普及,2012 年的 Endoscopy 期刊有一篇文章,提到單純使用 NBI 對於早期胃癌的診斷仍有不錯的效果。筆者有時在檢查中無法更換成放大內視鏡,就會使用單純的 NBI 觀察。但前提是一定要沖洗乾淨,並且盡量貼近病灶才能看到診斷早期癌病灶所謂的分界線(demarcation line);此外,使用放大內視鏡也能練習內視鏡治療所需的手感與穩定度,如果情況許可,盡量還是使用放大鏡觀察疑似的早期癌病灶更好。


早期胃癌使用放大內視鏡示意圖:A/B 可看到病灶放大後中間結構和周圍不同(分界線)但仍呈規則,故屬於良性;C/D 則在放大後可觀察到明顯分界線,且中心有明顯不規則微血管,故屬於早期癌。圖片引用自 Chiu et al, Gut. 2019 Feb;68(2):186-197


結語

做胃鏡是現代腸胃科醫師的基礎技能,但要進階到專門的早期癌篩檢,需要具備辨認癌前病變的知識,並且在高風險患者身上進行更細膩與專門的檢查;最後才能進入內視鏡的早期癌治療。筆者本身也還在不斷的學習,希望藉由這篇文章讓更多人明瞭早期胃癌篩檢的基本知識,也讓更多的專業同好投入這個領域。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讓腦路清晰的間歇訓練 – HIIT心肺有氧

讓腦路清晰的間歇訓練 – HIIT心肺有氧

以間歇運動的方式訓練心肺功能,不僅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還能讓腦路清晰,減緩腦部退化,是預防失智一定要下的功夫。原地小跑步站姿肘碰膝後點地側點地後點地側點地開合跳左右出拳左右鉤拳快速收腿快速收腿旋轉風車高抬腿跑步側墊步觸地高抬腿跳步原地小跑步...

有效治療心絞痛,降低死亡風險!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解析,心臟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效治療心絞痛,降低死亡風險!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解析,心臟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50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因為重度冠狀動脈狹窄接受過多次心導管支架治療,但是冠狀動脈都反覆阻塞,且出現心臟衰竭的狀況,才終於決定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陳紹緯教授指出,「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原理就是使用病人自體血管繞過狹窄的位置,幫助心肌獲得充足的血液循環。」

手臂舉不起來,睡覺不動肩膀也好痛!為何我會有「旋轉肌撕裂傷」?(圖文懶人包)

手臂舉不起來,睡覺不動肩膀也好痛!為何我會有「旋轉肌撕裂傷」?(圖文懶人包)

佳薇是運動愛好者,自從四十歲後更是立志要好好鍛鍊身體,每天往健身房跑,交替練著瑜珈、皮拉提斯、和舉重,甚至還學了鋼管舞,是朋友眼中的運動健將。到了五十歲後,佳薇開始發覺右邊肩膀愈來愈痛,先是放棄了鋼管舞,舉重也漸漸讓人感覺受不了了。最麻煩的是,佳薇睡覺時會為了肩膀疼痛而翻來覆去,找不到一個舒服的方式讓自己好睡一些。本來佳薇打算要靠瑜珈自我復健,但在經歷難以忍受的夜痛後,佳薇還是找上的醫院,經過核磁共振檢查後,醫師告訴佳薇:「你的旋轉肌出現撕裂傷,而且裂的還不小呢!棘上肌幾乎要斷掉了。我們需要好好來討論治療方式。」...

HER2陽性乳癌惡性度高、容易復發!新一代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強化輔助治療,顯著降低復發風險,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HER2陽性乳癌惡性度高、容易復發!新一代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強化輔助治療,顯著降低復發風險,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一位60多歲的HER2陽性乳癌患者,已接受過手術並完成術後輔助治療。經過幾年後,患者覺得有肢體無力的狀況,於是回診檢查。義大癌治療醫院院長洪朝明教授表示,進一步檢查發現,患者腦部出現轉移的腫瘤。 HER2陽性乳癌容易復發轉移,而腦部轉移對患者的影響很大,常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預後會比骨頭轉移、內臟轉移更差。洪朝明教授說,為了降低復發風險,針對HER2陽性乳癌的治療越來越積極,除了術後輔助治療外,高風險患者還可考慮使用新一代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進行強化輔助治療,幫助降低復發的機會。...

皮膚出現這些狀況,案情不單純!(圖文懶人包)

皮膚出現這些狀況,案情不單純!(圖文懶人包)

有些皮膚病灶本身不具有惡性,並不是皮膚癌。但這些皮膚問題的起源,可能與一些體內的變化有關,甚至就跟體內腸胃道的癌症是相關的。如果能及早發現事情並不單純,早點在生活習慣上做出改變,或早點檢查早點治療,或許能幫助患者的生活品質。

每日起床、睡前都該做的肌筋膜動態伸展

每日起床、睡前都該做的肌筋膜動態伸展

不想做太操勞的運動,就練習看看會讓自己身心舒暢的肌筋膜動態伸展,無論是晨起或睡前都可以做,改善整體健康。側伸展+扭轉側伸展+扭轉後推捲背側開胸後合掌開胸側伸展畫圓側伸展畫圓鴿式搖滾蜥蜴式低位弓步→臀後推鴿式搖滾蜥蜴式低位弓步→臀後推側拉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