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的酸,是擦心酸的嗎?一次了解外用酸類藥品

by | 2 月 27, 2019


臉上的保養品,只要冠上一個"酸"字,就好像有魔法一樣,可以多效合一,同時美白、保濕、抗痘、抗老,真的是這樣嗎?

到底我們常常聽到用在皮膚上的酸,功用是什麼?分類是什麼?什麼膚質的人適合?什麼膚質的人最好不要用,讓我們來一一解答,揭開這些酸的神秘面紗。

用在皮膚上的酸,大致上可分為藥品跟保養品兩種等級,需要醫師開處方才拿的到的酸,屬於藥品;走進店裡、網路上動動手指就可以買到的酸 ,屬於保養品,不過,這其中還是有些例外,底下的個別討論中會分別提到。

首先看一下,皮膚常用的酸,藥品等級的有外用A酸、杜鵑花酸、水楊酸;保養品等級的酸,種類、名稱都非常多,這裡介紹最常用三種酸:玻尿酸、果酸、傳明酸。

如果把藥品等級的酸,比喻成王室成員,約略可以分成皇上、王爺、跟太子;其中外用A酸像皇上,杜鵑花酸像王爺,水楊酸則是太子,很好奇嗎?讓我解釋給你聽。


酸中之皇–A酸

在青春痘治療的外用藥品之中,可以一次解決痘痘發生的成因:粉刺、出油、發炎,只有A酸辦的到;甚至有些研究指出,外用A酸有預防光老化、甚至預防皮膚癌的功用,因此,說外用A酸是外用酸中的皇上,一點也不為過。

外用A酸其實是一大類藥品的統稱,細分之下可以分成第一代、第二代、以及第三代外用A酸;目前廣泛使用在青春痘的是第一代以及第三代A酸;A酸可以代謝角質、溶解粉刺、加速粉刺排除,也可以抑制油脂分泌。除了青春痘以外,乾癬、毛孔角化或是其他角化嚴重的疾病,醫師也會使用外用A酸來控制。

雖然A酸的效果明確,但是普遍來說,外用A酸需要至少連續擦藥一個月以上,才能看到粉刺鬆動、出油減少的現象,然而外用A酸的刺激性偏強,剛開始使用時,可能會產生脫皮,或是皮膚乾燥;此外,外用A酸也有光敏感的特性,大部分的使用者在用了一到兩週後,會發現皮膚好像沒有以前那麼強壯,吹一下風、曬到太陽,就容易發紅,因此使用A酸期間,會建議使用溫和的洗面乳、早上搭配防曬乳,晚上適度保濕,讓治療能夠順利進行。

有些保養品,會添加含有A酸衍生物像是A醛、A酯等等成分,雖然效用沒有外用A酸那麼好,但是刺激性會下降,這些A酸衍生物,不需要醫師處方,一般保養品都可以添加,但是,衍生物就不是皇上本尊,效果當然就大打折扣了。


酸中王爺– 杜鵑花酸

杜鵑花酸聽起來好浪漫,其實它跟杜鵑花一點關係也沒有,正確的化學名稱,叫做壬二酸;雖然它的中文名字是個美麗的錯誤,可是我還是很喜歡這樣稱呼它,患者也很容易就記起來藥品名稱,讓後續的溝通簡單許多。

皮膚病中可以用杜鵑花酸治療的還真不少,青春痘、肝斑、色素不均、酒糟,都可以使用杜鵑花酸;杜鵑花酸的功用,主要是抗痘,它可以抗發炎、殺菌、溶解粉刺;然而,它更迷人的一個功效是:淡化色素,因此具有美白的功用。

看到這裡,會發現杜鵑花酸功用很多,好像一點也不遜於A酸,其實,杜鵑花酸雖然功用多,但是臨床上用杜鵑花酸,多半是搭配其他外用藥一起偕同治療,單獨使用下不論是治療痘痘,或是控制酒糟、肝斑,單用杜鵑花酸的治療效果都只是差強人意。

杜鵑花酸看似擁有十八般武藝,但是輔助治療的角色,多過於獨挑大樑,有時候是想要轉換治療方式,讓患者平安度過這段過渡時期的權宜之計。因此,我把它當成是外用酸中的王爺,就是這個原因,王爺總是要等到皇上掛了,才有出線的機會啊!

杜鵑花酸使用起來有刺激性,因此第一次使用時,我都會建議患者,從少量、局部開始塗抹,剛擦完會有灼熱、刺激的感覺,這個刺激感,通常幾分鐘就過去了,持續使用下,刺激感會慢慢越來越輕微;然而如果每次使用,刺激的時間都超過一個小時,或是一定要洗掉才不會刺激,通常我就會建議患者停止使用。


酸中太子–水楊酸

水楊酸有個別名,叫做BHA,早期會稱它為B柔膚酸,低濃度(小於2%)的水楊酸屬於保養品,因此很多保養品都聲稱含有水楊酸,在台灣確實可以在保養品中添加;超過2%的水楊酸,分類上就屬於藥品,需要醫師處方才能使用。

水楊酸具有去角質、抗發炎、殺菌的效用,因此添加水楊酸的保養品中,可以宣稱抗痘的功效;較高濃度的水楊酸,常用在皮膚病治療,像是角化嚴重的香港腳、慢性濕疹,水楊酸藥膏可以軟化角質,輔助其他外用藥物治療,讓藥物吸收更好;更高濃度的水楊酸,可以用在治療腳底、手掌的病毒疣,也是利用它強力去角質的功用,讓被病毒感染的皮膚逐漸剝落。

值得注意的是,門診常常見到有青春痘的患者,平常使用含抗痘成分的洗面乳、保養品,這些往往都會添加水楊酸,而當患者開始接受青春痘藥物治療時,會發生皮膚乾、刺激、發紅、脫皮等等的現象,讓治療必須中斷;因此在接受青春痘正規治療時,請務必跟醫師討論目前使用的洗面乳、保養品,避免使用刺激性高的保養品,才不會讓青春痘的治療藥效還沒出來,副作用卻先跑出來。

水楊酸低濃度時可以添加在保養品中每天使用,高濃度時可以治療病毒疣,因為它能屈能伸、潛力無窮,年幼時有潛力,長大後無可限量,因此我給它"酸中太子"的封號。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羅氏診斷女性健檢週活動開跑 HPV疫苗空窗世代別大意!定期子宮頸癌篩檢,守住健康防線

羅氏診斷女性健檢週活動開跑 HPV疫苗空窗世代別大意!定期子宮頸癌篩檢,守住健康防線

「即使完全沒症狀,也一定要接受子宮頸癌篩檢!」張廷彰醫師表示。子宮頸癌長期位居女性癌症死因前十名,約20%至30%的患者在確診時已屬中晚期(二期以上)。近年政府積極推動HPV疫苗,但許多30歲以上女性仍屬「疫苗空窗世代」,未能在黃金施打年齡接種疫苗,此類族群更應建立定期檢查習慣。

晚期胃癌治療新曙光,免疫合併療法讓存活率增加,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晚期胃癌治療新曙光,免疫合併療法讓存活率增加,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60多歲的男士,因為持續嘔吐、胃酸逆流來就醫。」義大癌治療醫院內科副院長饒坤銘醫師表示,「檢查發現胃部有個很大的腫瘤,而且已經造成阻塞,食物幾乎完全無法通過,附近的淋巴結也都有轉移,確定診斷為晚期胃癌。」 經過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免疫合併化學治療。饒坤銘醫師說,完成一個療程後,胃部腫瘤明顯縮小,患者也可恢復進食。再繼續治療一段時間後,電腦斷層檢查顯示腫瘤近乎消失,原本因胃部腫瘤成膽道阻塞而導致的黃疸也消退了。從發現晚期胃癌至今大約兩年,患者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

白內障術後眩光怕開車?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純折射式科技降低術後光暈、眩光,夜間駕車更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白內障術後眩光怕開車?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純折射式科技降低術後光暈、眩光,夜間駕車更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60多歲的男士,左眼在幾年前接受白內障手術,使用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陳怡豪醫師表示,「術後患者覺得白天的視力很好,但是晚上駕車時,對向車燈會造成明顯的光暈、眩光,讓他相當困擾,甚至不敢在夜間開車,因此遲遲沒有接受右眼的白內障手術。」

隨著右眼的白內障惡化,視力明顯下降,影響日常生活,患者才決定接受白內障手術。當時正好有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問世,採用純折射式設計,光學面上沒有任何圈圈,能夠大幅降低光學干擾,提供更高品質視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選擇使用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術後,患者覺得白天視力相當穩定,夜間的光暈、眩光也比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減少許多。終於又能在夜間開車上路,讓患者非常開心。

【世界氣喘日專訪】不可依賴急救藥物!規律使用維持性藥物,才能降低氣喘發作風險,胸腔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世界氣喘日專訪】不可依賴急救藥物!規律使用維持性藥物,才能降低氣喘發作風險,胸腔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50歲男性,在工作時因為嚴重氣喘發作而被送到急診室,到院時已無法自行呼吸。由於狀況非常嚴重,最後甚至需要動用葉克膜(ECMO)來搶救。」劉景隆醫師表示,「經過詢問才曉得,患者平時都是依賴短效支氣管擴張劑。由於長期缺乏有效控制,氣喘才會持續惡化,甚至危及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