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對很重要!飽和脂肪與壞膽固醇

by | 1 月 24, 2019


先解釋「壞膽固醇」

人體內的膽固醇,由親水性的脂蛋白攜帶,才能溶於血漿,隨著血液循環各器官。其中低密度脂蛋白 (LDL) 所帶的膽固醇比例最多。

LDL 顆粒如果進入血管內皮,會引起發炎反應,形成動脈硬化,所以低密度脂蛋白上的膽固醇 (LDL ╴C) 稱為壞的膽固醇。

攝取飽和脂肪,會增加血中的 LDL ╴C。目前各國的心臟學會、糖尿病學會等,都建議飽和脂肪的攝取要限量。美國的 2015-2020 飲食指引,建議一般人的飽和脂肪攝取在每日總熱量 10% 以下。


LDL 顆粒分大和小

有些人不同意限制飽和脂肪。除了糖的攝取影響心血管疾病更大(目前各種飲食指引中已建議限量),有一些臨床試驗,發現飽和脂肪增加的是大顆的 LDL 顆粒。

由於檢驗方式較困難,平常大家抽血驗的是 LDL ╴C 濃度,不是 LDL 顆粒的數目或大小。

LDL 顆粒,可以分為大顆 (large-buoyant) 和小顆 (small-dense)。

會侵入血管壁造成發炎反應和動脈硬化的是小顆的 LDL。

但是飽和脂肪增加大顆 LDL 顆粒的理論,在臨床試驗的結果並不一致。今年發布的一篇研究結果就不是這樣。


比較 21% 和 9% 飽和脂肪

這是 PLOS ONE 的文章。研究團隊找了總共 54 個健康成人(女性要停經後),沒有吸菸、糖尿病等慢性病。而且血脂的分布,要屬於 LDL 顆粒較小的類型 (phenotype B)。

實驗對象先經過三週相同的飲食,再隨機分派成兩組。飲食中碳水化合物 (35%)、蛋白質 (25%)、脂肪 (40%) 的比例都一樣。高飽和脂肪組,飽和脂肪佔 21%。低飽和脂肪組,飽和脂肪佔 9%,以單元不飽和脂肪取代。

飽和脂肪的來源,以乳製品為主。多元不飽和脂肪,兩組分別是 7% 和 6%。


高飽和脂肪,增加 LDL-C

三週後,高飽和脂肪組的總膽固醇增加了 11%,LDL ╴C 增加了 16.7%。在低飽和脂肪組,分別減少了 5.7% 和 8.7%,都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 ╴C),也就是好的膽固醇,在兩組都增加了 2.8%,不過沒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LDL 顆粒,大跟小都增加


分析 LDL 顆粒的變化,雖然 very small 的 LDL 有減少,可是高飽和脂肪組的小顆 LDL 也增加了。

低飽和脂肪組,小顆 LDL 減少了 20.8%。

HDL 顆粒的變化,都沒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對飽和脂肪的反應可能不同

本來研究團隊的假設,是大顆 LDL 增加,小顆 LDL 不會增加,結果不如預期。

作者推測其中一個原因,是這些人本來都是 phenotype B 的人。有可能飽和脂肪對這種人的影響,跟 phenotype A (LDL 顆粒原本就較大)的人不一樣。

這是時間僅三週、人數不多的實驗,沒辦法直接推論飽和脂肪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


但是看之前數萬人的世代研究分析,以單元不飽和脂肪、多元不飽和脂肪、或全穀類碳水化合物,取代飽和脂肪,都可以減少冠狀動脈心臟病風險。因此建議大家,飽和脂肪的攝取還是要小心!



總膽固醇不是用算的,那壞膽固醇是怎麼算?

抽血報告的總膽固醇,不是計算出來的,是真的檢驗出來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才會用公式算

這個公式叫 Friedewald Formula,是 1972 年由 William Friedewald 提出的。

血中的膽固醇,最主要是由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 (LDL)、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VLDL) 所攜帶

其中 LDL 所帶的膽固醇比例最多。LDL 顆粒如果進入血管內皮,會引起發炎反應,形成動脈硬化,所以低密度脂蛋白上的膽固醇 (LDL╴C) 稱為壞的膽固醇。

因為檢驗 LDL╴C、VLDL╴C 要用超高速離心法,在當時比較昂貴、不普遍。Friedewald 醫師就以血中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VLDL╴C) 與三酸甘油酯 (TG) 比例約 1:5 的原理,把 VLDL╴C 用 TG 除以 5 來取代。

公式就變成:LDL╴C = 總膽固醇 - HDL╴C - TG/5

記得,其中三酸甘油酯要先除以 5。

這個公式因為簡單,成本較低,使用很普遍。現在有很多醫院,可以用超高速離心法,直接驗 LDL╴C 的濃度,但還是很多人用公式計算。
 

不適用 TG 高的人

血中 TG 很高 (> 400 mg/dl) 或很低的時候,VLDL╴C 和 TG 的比例就不會是 1:5,用這個公式算 LDL╴C 就會失準。

最好直接檢測 LDL╴C 濃度。


公式不能拿來算總膽固醇

檢驗總膽固醇、HDL╴C、TG 是比較簡單的事,甚至直接驗 LDL╴C 都很普遍了。怎麼會用粗估的 Friedewald 公式來算總膽固醇?

而且總膽固醇和 HDL╴C 的濃度,要用來計算 Non-HDL╴C。


Non-HDL-C 也很重要

Non╴HDL╴C 的算法,是總膽固醇的濃度減掉 HDL╴C 的濃度。就是所有 HDL╴C 以外的膽固醇的意思。這些都是血中跟動脈硬化相關的脂蛋白上的膽固醇

Non- HDL╴C是比總膽固醇更重要的血脂治療目標。


看 LDL-C、Non-HDL-C

所以總膽固醇偏高,的確不用太擔心。還要看 LDL-C 是多少,看 Non-HDL-C 是多少。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白內障術後眩光怕開車?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純折射式科技降低術後光暈、眩光,夜間駕車更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白內障術後眩光怕開車?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純折射式科技降低術後光暈、眩光,夜間駕車更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60多歲的男士,左眼在幾年前接受白內障手術,使用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陳怡豪醫師表示,「術後患者覺得白天的視力很好,但是晚上駕車時,對向車燈會造成明顯的光暈、眩光,讓他相當困擾,甚至不敢在夜間開車,因此遲遲沒有接受右眼的白內障手術。」

隨著右眼的白內障惡化,視力明顯下降,影響日常生活,患者才決定接受白內障手術。當時正好有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問世,採用純折射式設計,光學面上沒有任何圈圈,能夠大幅降低光學干擾,提供更高品質視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選擇使用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術後,患者覺得白天視力相當穩定,夜間的光暈、眩光也比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減少許多。終於又能在夜間開車上路,讓患者非常開心。

【世界氣喘日專訪】不可依賴急救藥物!規律使用維持性藥物,才能降低氣喘發作風險,胸腔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世界氣喘日專訪】不可依賴急救藥物!規律使用維持性藥物,才能降低氣喘發作風險,胸腔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50歲男性,在工作時因為嚴重氣喘發作而被送到急診室,到院時已無法自行呼吸。由於狀況非常嚴重,最後甚至需要動用葉克膜(ECMO)來搶救。」劉景隆醫師表示,「經過詢問才曉得,患者平時都是依賴短效支氣管擴張劑。由於長期缺乏有效控制,氣喘才會持續惡化,甚至危及性命。」

結締組織疾病易併發!世界肺動脈高壓日 邀您關心「心臟的癌症」 合併治療與多專科診治改善預後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結締組織疾病易併發!世界肺動脈高壓日 邀您關心「心臟的癌症」 合併治療與多專科診治改善預後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紅斑性狼瘡的女性患者,因為在夜裡感到胸痛而到急診室,進一步檢查後,發現有肺動脈高壓的問題」李克仁醫師表示,後來發現,患者容易感到喘其實已經有一段時間,但是都沒有放在心上,自己也不覺得跟紅斑性狼瘡有關,所以沒有就診。

部分自體免疫疾病會併發肺動脈高壓,例如紅斑性狼瘡、乾燥症與皮肌炎等患者病程中出現肺動脈高壓,病情進展快且複雜,需密切追蹤與早期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