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皮膚門診中,可見各式各樣的疹子,常常遇到爸媽神色緊張前來求診:「醫師,我的寶寶今早起床,全身都是紅疹,到底是怎麼了?」
扒開四五層的衣服後,發現前胸後壁佈滿顆粒狀紅疹,正是典型汗疹的表現,只好無奈的問爸媽,「寶寶衣服怎會穿這麼多層?」
爸媽說:「阿嬤很怕金孫著涼,最近比較冷,就多穿了幾件,請問這是?」
我不禁莞爾:「這種疹子,就是阿嬤覺得冷!」
汗疹 汗管阻塞所致
汗疹(Miliaria),俗稱痱子,主要是因為汗管開口受到阻塞,汗水淤積所造成的。
新生兒的汗腺開口不成熟,又再加上阿嬤覺得冷,時常穿過多的衣物,或者是因為待在濕熱的環境,就會導致產生。
有時寶寶被爸媽被在肩帶上,不一會兒胸前背部也會產生。
病灶可以在身體任何部位,但比較常在背部和縐折處等。
汗腺 有大小汗腺之分
汗腺有兩種:小汗腺和大汗腺。
小汗腺分布很廣,幾乎全身遍布,正常皮膚總共有200萬-400萬條汗腺。
小汗腺的開口直接連接表皮,分泌的汗液不具黏性,主要是用來調節體溫,排除體熱。
大汗腺,主要分佈在腋下,乳頭,肛門,會陰等少數部位,主要在青春期後才會有作用。
大汗腺受到荷爾蒙調節,分泌黏稠液體,主要開口在毛囊中,分泌的液體本來沒有味道,受到細菌分解後,就會產生體臭味(狐臭)。
汗疹是因為小汗腺的開口受到阻塞所致。
汗疹的表現相當多樣性,主要可因汗管受到阻塞的位置而分為四種型態:晶狀汗疹,紅色汗疹,膿疱型汗疹和深層汗疹。
晶狀汗疹
晶狀汗疹(Miliaria crystalline),汗管阻塞的部位非常接近皮膚表面,位在角質層。
因此,臨床上可以看到1-3公釐相當淺層的水泡,用手稍微擦拭就能輕易將水泡弄破,因為沒有引起發炎,所以水泡是透亮的,患者通常也無任何症狀。
紅色汗疹
紅色汗疹(Miliaria rubra)是最常見的汗疹,汗管阻塞的位置比晶狀汗疹深一些,但還是位在表皮。
汗管受到阻塞後,汗液跑到表皮中引起局部發炎反應,就會產生紅色丘疹,有時中間還能併發水泡。
紅色汗疹,臨床上患者也常無任何症狀,偶爾才會有養和刺痛感。。
膿疱型汗疹
膿疱型汗疹,其實和紅色汗疹相似,只是因為發炎更厲害,所以紅色丘疹中併發膿疱。
膿疱型汗疹並非汗疹繼發細菌感染所致,所以不需要用外用抗生素治療。
然而,當看到膿疱時,還是需要就診,讓有經驗的皮膚科醫師判定是不是感染性皮膚病,而非只是汗疹。
膿疱型汗疹常常發於皮膚縐折處,但嚴重時,其實身體任一部位皆可能產生。
患者通常也無任何症狀。
深層汗疹
深層汗疹(Miliaria profunda)則是紅色汗疹反覆發作後所導致。
汗管阻塞的位置較深,於表皮真皮交界處,汗液會外漏到真皮層,引起深層發炎。
由於發炎位置較深,臨床上為膚色的小丘疹。
深層汗疹比較少見,臨床上通常也無任何症狀。
治療方式
汗疹治療方式其實並不難,基本上只要去除引起的原因就能迅速緩解。
避開高溫潮濕的環境,流汗時,尤其是在夏季,建議可以每2-3小時用濕毛巾擦拭身體後,再用乾毛巾擦拭。
避免穿不吸汗材質的衣服,也儘量不要穿太多件的衣服。
寶寶通常不會表達,而汗疹正是其沈默的抗議,表示悶熱過度。
如果汗疹嚴重,還是儘速就醫,讓醫師判斷是否需要外用藥物治療。
尤其是異膚寶寶,爸媽常常弄不清楚到底是異膚發作還是汗疹,這時候需要專業皮膚科醫師確診,才不會過度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