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打鼾恐阻礙學習與生長發育!扁桃腺與腺樣體肥大

by | 9 月 18, 2018


「我兒子晚上睡覺都翻來覆去、常常尿床,而且嘴巴開開打鼾很大聲!是不是遺傳到他爸爸?」恩恩的媽媽問。

「遺傳?通常不是喔。」我心裡打了個問號,因為造成大人、小孩打鼾的原因可大不相同。

幫恩恩做完X光以及鼻咽內視鏡檢查後,我告訴恩恩的媽媽,他的扁桃腺與腺樣體肥大,幾乎已經完全阻塞呼吸道了。

我提到如果藥物治療無效,必須切除一部分肥大的扁桃腺與腺樣體。

「切除扁桃腺不會降低免疫力嗎?小孩子麻醉和手術很危險吧?切除以後會不會容易復發?」

面對愛子心切的家長一連串的問題,我已經習以為常,一一地向他們解釋這個疾病的來龍去脈。


扁桃腺跟腺樣體是什麼?

扁桃腺嘴巴張開就看的到,而腺樣體(增殖體)位於鼻腔的最深處,無法從外觀看出,因此常常被忽略。他們都是由一團淋巴組織所構成,反覆的細菌感染發炎會使扁桃腺與腺樣體變得腫大,阻塞鼻呼吸的通道,導致小朋友鼻塞、張口呼吸、吃飯慢吞吞,而晚上打鼾、夜驚或夜尿、尿床。

加上腺體的表面有許多凹窩,會成為細菌躲藏的溫床,引起鼻竇炎或中耳炎反覆發作。更重要的是,因扁桃腺及腺樣體肥大所以起的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對於生長發育以及學習表現有重大的影響,包括:

1. 專注力與學習能力下降、反應遲鈍,甚至被認為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2. 白天嗜睡或脾氣暴躁,嚴重時可能有侵略攻擊性的行為

3. 因缺氧無法進入深度睡眠,使生長激素分泌不足,發育遲緩

4. 顏面骨生長異常:嘴唇厚而上翹,暴牙,形成特有的外觀:「腺樣體面容」,俗稱阿呆臉。



切除扁桃腺不會降低免疫力嗎?

醫師會先採用藥物治療看是否消腫;然而,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對於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終止症的治療指引,第一線治療方式即是扁桃腺與腺樣體切除術。人體除了扁桃腺外,另有舌扁桃、耳咽管扁桃、咽部淋巴組織等,都有同等功能。

扁桃腺切除後,其他的腺體會很快地取代他的功能。已有非常充足而強烈的文獻證實,切除扁桃腺與腺樣體的三歲以上兒童,其免疫力和未曾手術的同齡健康兒童沒有任何差別。


小孩子麻醉和手術有什麼危險?

手術前會進行完整術前檢查,並由麻醉科醫師加以評估並給予諮詢,而手術本身因採取微創的方式,以微型吸絞器搭配內視鏡輔助,可精準地針對造成阻塞的部位進行去除,保留正常的腺體,因此傷口小、出血量少而疼痛輕微,術後即可經口進食。

而手術時間縮短至一小時內,降低麻醉的負擔與風險。可有效避免以往傳統手術採取全腺體切除,並因器械與視野受限,較容易傷及深部肌肉層所造成的劇烈疼痛與出血。



部分切除以後會不會容易復發?

反覆細菌感染與發炎使腺體腫大,是緩慢而累積的過程,通常要一年以上到數年才會造成阻塞。而3到7歲是扁桃腺與腺樣體肥大的高峰期,跟據統計,接受過扁桃腺與腺樣體切除的兒童,幾乎不會有復發的問題,因為從青春期開始,這些腺體就會慢慢退化縮小。

成人後即便有上呼吸道感染,也罕有此類問題發生。過度肥大而沒有處理的扁桃腺與腺樣體,除了阻塞呼吸道,引發打鼾與睡眠呼吸中止症,還往往演變成慢性腺樣體炎、慢性扁桃腺炎,造成反覆發燒、喉嚨痛的問題。


重點筆記

1. 兒童打鼾與睡眠呼吸中止症最主要的原因是扁桃腺與腺樣體肥大,第一線治療為扁桃腺與腺樣體切除術。

2. 妥善治療此疾病可改善睡眠品質與夜尿、尿床情形,回復原有學習、記憶與專注力,改善過動或其他行為問題,並避免生長遲緩及顏面骨的發育異常。

3. 利用微創手術進行扁桃腺與腺樣體切除,可減少出血、降低疼痛、縮短手術及麻醉時間,較快回到正常的生活。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曾經遇過一位三十多歲的產婦,由於前兩胎都是剖腹產,所以第三胎也是採用剖腹產。因為之前的剖腹產並未使用防沾黏醫材,因此在第三次剖腹產時,發現膀胱與子宮已經出現較嚴重的沾黏。」黃坤龍醫師表示,「由於膀胱和子宮的沾黏,手術過程變得更為複雜,醫療團隊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分離沾黏,且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膀胱受損。最終手術順利完成,並讓胎兒成功分娩,不過手術時間便拉長許多。」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點開新聞,禹旭看到「日本女星39歲罹癌身亡」的標題,不禁拍了拍身旁的同事:「你有沒有覺得,好像現代人都很早就得癌症啊?」

過去,我們認為癌症與年齡大有關係,通常是年紀大了的時候,器官才會一一出問題。然而,現在大家或許都會有些經驗,突然聽到身邊的同事、家人明明不到中年,竟然在30多歲,40多歲就被診斷癌症。

究竟,「癌症年輕化,現代人都很年輕就得癌症」這樣的說法,是都市傳說,而是有憑有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想在家做肌力訓練,可以利用自身體重,並採取間歇訓練30-10的方式,一個動作30秒,休息10秒,再換下一個動作,以此類推。今天的動作都是站姿,可以啟動核心腹部與臀部、腿部的肌群,在動作變換之間也可以練到維持平衡的方式。訓練過程對心肺耐力也有一定的幫助。

提供連續視力,強化視覺銳利度,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解析

提供連續視力,強化視覺銳利度,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解析

人工水晶體是術後視力的重要關鍵,傳統單焦點人工水晶體只能提供遠距離清晰視力,焦段型人工水晶體能夠延長視覺景深,達到連續視力,增加生活便利性。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可提供遠、中、功能性近距離(約50cm)的視力,滿足多數人的日常用眼需求,減少配戴眼鏡的機會,提升術後滿意度。

不是虛驚一場!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其實是中風前兆!五個指標告訴你風險

不是虛驚一場!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其實是中風前兆!五個指標告訴你風險

我們常說的「中風」代表送往腦部的血液供給被阻斷了,導致腦部沒有氧氣而失能。而一般口語所說的「小中風」,代表著短暫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簡稱為TIA),其實原理也是像中風一樣,送往腦部的血液供給被阻斷了,只是症狀沒有持續很久,在24小時內,腦部的血液循環自行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