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我們家小寶前幾天發燒,尿液檢查發現是尿道炎,超音波檢查後醫師說有『腎臟水腫』,現在正在住院中。」
「主治醫師建議我們做『膀胱輸尿管逆流攝影』來確定寶寶腎水腫的嚴重程度!」
「為什麼會腎水腫?接下來該怎麼辦?」
當小朋友發生泌尿道感染時,千萬不能輕忽。所有的男寶寶或是2歲以下的女孩第一次尿道炎、或是2歲以上的女孩2次以上的尿道炎,都必須在治療完後,進一步檢查。
這是為了要檢查泌尿道系統是不是有輸尿管腫大或是腎水腫,倘若尿液頻繁逆行到腎臟,可能造成反覆腎盂腎炎,影響腎功能。
為什麼會腎臟水腫?
泌尿道包含腎臟、將尿液從腎臟送到膀胱的輸尿管、貯藏尿液的膀胱、排出尿液的尿道。
尿液是會從腎臟經由輸尿管到達膀胱經由尿道排出體外,若是尿液排出體外的過程中出現問題,例如膀胱和輸尿管處開口處結構異常、尿液回流、或是泌尿道阻塞,導致尿液回流到腎臟積水,就是所謂的「腎臟水腫(水腎)」。
想要知道導致腎水腫的原因,就要到醫院接受膀胱輸尿管逆流攝影檢查。

腎臟水腫需要做哪些檢查?
若是腎臟超音波檢查後發現腎水腫,得安排住院檢查腎水腫的嚴重程度、或是輸尿管有沒有腫脹異常。這時候可能會先安排膀胱輸尿管逆流攝影(voiding cystiureterography, VCUG)檢查,這是利用在排尿時利用即時的X光連續攝影照射尿道與膀胱,來確定輸尿管或是腎水腫的嚴重程度。
另外也可能會安排腎臟核子掃描(99mTC-dimercaptosiccinic acid, DMSA),用來檢查腎臟感染的嚴重程度或是缺損。
無論是膀胱輸尿管逆流攝影或是腎臟核子掃描,都必須讓小朋友喝鎮靜藥水睡著,並放置導尿管才能進行檢查。
尿液回流會導致腎臟水腫
會造成腎水腫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位於膀胱和輸尿管處開口處結構異常,尿液回流到腎臟。通常尿液由輸尿管進入膀胱,排尿時輸尿管的括瓣膜會緊閉,使得尿液不會回流到輸尿管。
但是若輸尿管的瓣膜收縮功能異常,尿液就會回流到輸尿管、再跑到腎臟造成腎水腫。
泌尿道阻塞也會引起腎水腫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泌尿道裡面的某一段狹小引起阻塞,導致腎臟製造出來的尿液不易排出,壓力增大引起尿液逆流產生水腎。
無論是尿液回流或是泌尿道阻塞導致尿液排不出引起的水腎,兒童都容易因為尿道發炎而發燒,因此若有反覆性泌尿道感染,就會建議做個超音波檢查看看是否有腎水腫。
腎水腫該怎麼治療?
若是腎水腫是因為泌尿道系統局部阻塞造成,就要依據檢查出阻塞位置、嚴重程度,來擬定治療計畫。
嚴重的泌尿道阻塞造成腎臟水腫、輸尿管扭曲變形,可能要請外科醫師進行手術以減輕對傷害腎臟。
若是腎水腫是因為輸尿管到膀胱之間的瓣膜還沒有緊閉,就要定期的檢查尿液、腎臟超音波追蹤,或是做膀胱輸尿管逆流攝影評估是否有變化,直到兒童成長後膀胱瓣膜成熟,沒有尿液逆流情況。
輕微的泌尿道阻塞、或是輸尿管膀胱間的瓣膜還沒有緊閉造成的腎水腫,有些會隨著時間自行恢復正常,所以平時要注意兒童體溫是否正常,若是發燒則必須留尿檢查,看看是否為泌尿道感染。
當逆流的尿液被細菌感染時,容易引起腎盂腎炎,破壞正常的腎臟組織,漸漸導致腎功能不良。必要時,可能得長期服用抗生,減少泌尿道感染及腎臟受損的機會。倘若服用抗生素期間,仍持續出現尿道感染,就要考慮接受手術治療。
即使沒有尿道感染,這些兒童也需要定期追蹤超音波、尿液檢查,看看腎水腫是否有變嚴重,通常是第一年每三個月追蹤一次、之後每一年追蹤一次。若是腎水腫變嚴重了,也要住院安排VCUG或是DMSA檢查,評估是否要進一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