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產後請小心酒精,食補含酒也不能大意!

by | 7 月 12, 2017



親朋好友難得聚會,除了享受美食之外,不免小酌幾杯讓氣氛更加熱絡。婦產科醫師總說:只要食物均衡攝取,來源乾淨衛生,孕婦飲食就百無禁忌。而面對杯中的瓊漿玉液,孕媽咪該不該淺嚐即止呢?




很抱歉!一口都不行!


孕期酗酒已被證實是導致造成孩童先天缺陷,發展遲緩及神經發育障礙的頭號兇手。其中,孕期酗酒最廣為人知的後遺症就是「胎兒酒精症候群」,症狀包含了顱顏異常、身材矮小、體重過輕、智力不足,以及聽視覺受損等等


據統計,相較於滴酒不沾的孕婦,孕期酗酒的孕婦所產下的寶寶罹患「胎兒酒精症候群」的風險高達 65倍;而就算孕婦在第一孕期後戒酒,也仍有 12倍的風險。因此,美國兒科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也在 2015年 10月再次發表聲明:為了避免酒精對非預期懷孕的傷害,建議所有預備懷孕以及懷孕中的婦女都應該避免酒類的飲用。




只喝一口真的有關係嗎?


國人勸酒文化盛行,孕媽咪面對勸酒時難免會猶豫該不該一口回絕。那麼到底酒類飲用有沒有安全劑量呢?


根據澳洲學者艾芙琳·瑪格麗(Evelyne Muggli)2017年6月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兒科」(JAMA Pediatrics)的論文。


研究團隊利用 3D成像軟體,將 415名 1歲寶寶的面貌分成 7萬個部份仔細分析,並參考母親孕期的飲酒記錄。結果發現:如果孕媽咪在懷孕期間喝酒,即使只是小酌幾口,嬰兒面貌和滴酒不沾的母親相比,嬰兒的五官也會產生影響:例如人中變平、上脣變薄、眼瞼裂隙變小、鼻子可能較短或鼻尖上翹。雖然這些變化可能非常細微,肉眼幾乎察覺不到,但是也讓研究團隊為酒精對於孩童未來的智能與神經發育的衝擊感到擔憂。因此,為了胎兒健康,滴酒不沾是孕媽咪的最佳選擇。




產後就能開始喝酒嗎?


歷經懷胎十月,在孩子平安生下的那一刻後,能不能開始喝酒呢?那得看您是不是一位母乳媽媽。


透過母親的哺育,新生兒可以從母乳中開啟對各種食物的探索。不同的食物,會帶給母乳不同的風味。同樣的,母親飲用酒精飲品也會增加母乳中的酒精濃度。由於新生兒的肝臟功能尚未成熟,代謝酒精的能力也遠遠比不上成人。因此母乳中的酒精可能會造成寶寶極大的負擔,輕則造成寶寶嗜睡及食慾減低,若是母親長期酗酒,飲用母乳的寶寶在一歲時也容易有粗動作(大肌肉動作)的發展障礙。因此,母乳媽媽對酒精的飲用務必要特別當心。




不只喝酒,連含酒料理都要小心!


可是,如果只是偶而小酌或是想重拾品酒的樂趣。該留意哪些事情呢?


首先,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酒精的來源可不只有酒精飲品。國人習慣以酒入菜,特別是經常被拿來當作產後補身的佳餚,像是燒酒雞及麻油雞都會加入酒精。雖然經過滾煮,會有部分酒精揮發,但是殘留的酒精量仍然不可輕忽。據統計,酒精經過不同的烹調方式,最後殘留的比例最高可達 75%,例如食材加酒點燃(Flambe);即便是經過持續燉煮 2小時,殘留比例仍可達 5%。因此母乳媽媽在產後飲食要特別當心。當您享受完大量以酒入菜的佳餚後,建議您應休息二到三個鐘頭後再行哺乳,以盡量降低母乳中的酒精濃度,減少對寶寶可能的影響。


另外,如果有朋友聚會或商務聚餐,小酌幾口勢在必行的話該如何兼顧母乳哺餵呢?首先,飲用酒精飲品或是食用以酒入菜的佳餚時,母乳中的酒精濃度會在食用 30到 90分鐘後達到高峰。因此母乳媽媽可以在出發前先排空乳汁,讓飲酒時間與下次哺乳至少間隔兩個小時,以降低下次哺育時母乳中的酒精濃度。


至於飲用量也需要好好拿捏。以一位 55公斤的女性來說,如果在一個小時內喝下 3罐啤酒或是 450毫升的紅酒,她需要 7.5個小時才能完全代謝血中的酒精。因此建議母乳媽媽還是淺嘗輒止為佳。要是真的放不下心,也可以搭配配方奶的輔助,避免酒精對寶寶的傷害。



適時適量飲用,母嬰才能健康平安


為了心肝寶貝的健康,建議每位媽咪不論是準備懷孕、正在懷孕、以及正在哺乳時,務必要嚴格把關酒類的飲用及食用,並且遵守適時適量的原則,以確保賓主盡歡又能兼顧母嬰的健康平安。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不痛就沒事嗎?這四種生殖器潰瘍,最好要認識

不痛就沒事嗎?這四種生殖器潰瘍,最好要認識

「你這邊是怎麼了?」女友指著洛華的下體,問:「那算是個潰瘍嗎?」 「喔,真的嗎?」洛華表現出一副不知情的模樣,說:「我現在才注意到。嗯,可能是我前幾天不小心撞到受傷的吧,沒事沒事,現在一點都不會痛。」 「你有背著我做什麼事情嗎?」女友繼續追問:「這看起來就像是性病。」 「哪有,冤枉啊!」洛華連忙說:「我就說不會痛了,你看這裡也乾乾淨淨,沒有流膿流湯,這哪會是性病啊!」 乾淨的潰瘍,就不是性病引起的嗎?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各種生殖器潰瘍的表現。 感染性生殖器潰瘍...

十七分鐘在家踏步有氧,全站姿不間斷練心肺

十七分鐘在家踏步有氧,全站姿不間斷練心肺

踏步有氧這些動作可以讓人練到腿部、上半身、與核心肌力,且對關節是友善的,每天都做一些,可以幫助心血管健康並增肌減脂,還能練到平衡和協調性。練習過程中若覺得強度太高,請調慢影片速度。想要強度高一點,可以加快動作的速度。 高抬手踏步 左右點地 後勾下擺手 後勾下擺手 後勾上擺手 後勾上擺手 舉手平移 後勾前勾 後勾前勾 開臂側點地 開臂側點地 手部腳踏車 反向手部腳踏車 野獸後V字走 野獸前V字走 打鼓平移 前抬後點 前抬後點 平移轉體 快腳變距 舉臂側點地 舉臂側點地 畫圈平移 交替肘後勾 手轉圈緩和 勾腳緩和...

簡易牆壁運動,全站姿練全身,長者也適合

簡易牆壁運動,全站姿練全身,長者也適合

要活就要動,但長者常常會覺得:「做運動會不會不安全?萬一受傷怎麼辦?」沒錯,運動之前一定要考量安全性的問題。今天我們提供一些簡易牆壁運動的方式,在靠著牆壁做這些運動訓練的時候,可以額外提供支持性和穩定性,對較難維持平衡、活動度不高的長者們是很有幫助的。請跟著影片和圖說練練看吧。 扶牆臀後推 面對牆壁,手伸直在約與肩膀同高度的地方扶著牆壁,接著臀部向後推,直到手臂、身體、臀部呈一直線,感覺整個背部到臀部、後腿的伸展。 直角臂開肩...

糖尿病足潰瘍新利器 2024治療指引推薦使用新式乳膏治療 早日癒合就能遠離截肢命運,整形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糖尿病足潰瘍新利器 2024治療指引推薦使用新式乳膏治療 早日癒合就能遠離截肢命運,整形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50多歲的糖尿病患者,走進診間一跛一跛地,相當吃力。」劉明偉醫師表示,「根據患者的描述,一開始是大腳趾頭上出現小傷口,但遲遲沒有癒合。由於缺乏良好的傷口照護,患者的腳便逐漸紅腫,傷口流出滲液,連走路都不方便。」

後續由於感染很嚴重,患者只好接受手術清創,並截掉兩根腳趾。劉明偉醫師表示:「其實,如果患者在發現傷口時便立刻就醫,好好接受治療,應該有機會讓傷口早點癒合,不用面臨截肢的狀況。」

抗高血壓藥物需要吃一輩子嗎?這樣做可以停藥!

抗高血壓藥物需要吃一輩子嗎?這樣做可以停藥!

「先生,請問您有什麼慢性病嗎?」唯男到住家附近新開的皮膚科門診填初診資料時,護理人員詢問著。 唯男回答:「我是有在吃高血壓的藥物,不過,目前我在家量,血壓都正常,不會高。這樣我算有高血壓嗎?」 「你是吃藥控制後才正常的嘛對不對,」護理人員回答:「這樣當然是有高血壓啊,只是你吃藥之後控制的不錯。萬一不吃藥,血壓一定又高起來了。」 「你怎麼知道我不吃藥的話血壓就一定會高?」唯男不開心地說:「說不定我真的不吃藥也沒關係啊,說不定我早就沒病了。」 「不然你就問問你的醫生,千萬不要自己亂停藥喔。」護理人員回答。...

對付去勢抗性攝護腺癌,PARP抑制劑標靶治療解析,泌尿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對付去勢抗性攝護腺癌,PARP抑制劑標靶治療解析,泌尿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早期的攝護腺癌沒有症狀!」裘坤元醫師指出,「在台灣,有一半的患者在診斷攝護腺癌的時候就已經是比較晚期的狀況,甚至有三成以上已經轉移到骨頭。」

攝護腺癌可能造成頻尿、夜尿、解尿困難等症狀,患者會誤以為是良性攝護腺肥大,而延誤就醫。裘坤元醫師說,攝護腺癌容易轉移至骨骼、淋巴結,可能造成骨骼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