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刺和粉瘤到底差在哪裡?又該怎麼辦?醫師來解答

by | 6 月 22, 2017


粉刺與粉瘤,就像台北和台中,差一個字可是差很多。它們發生的原因不同,治療也不相同。且讓我們細說從頭,讓大家了解這兩者的差異。


粉刺有兩種,黑頭粉刺與白頭粉刺

我們皮膚的毛囊,會不斷地製造角質,並混雜著皮脂腺分泌的皮脂。當毛細孔堆積大量角質和皮脂的混合物,皮膚就會形成粉刺。

粉刺,依照其外觀顏色可分為以下兩種型態

 黑頭粉刺(開放型粉刺):粉刺呈現棕黑色,這是因為一部分的角質接觸到空氣並出現氧化作用所致。

 白頭粉刺(閉鎖型粉刺):當角質尚未被空氣氧化時,粉刺的外觀則是呈現白色的突起。

粉刺如果發炎了或是感染了細菌,就會變成紅色的丘疹、出現白色的膿皰,甚至變成大顆的爛瘡,這個發炎階段就是大伙朗朗上口的「長痘痘」,正式一點的說法是「發炎性痤瘡」或是「毛囊炎」。

白頭粉刺、黑頭粉刺、粉瘤-照護線上



粉瘤,多了一個囊袋

粉瘤,正式的名稱是「表皮囊腫」,雖然與粉刺只有一字之差,不過粉瘤的結構比粉刺多了一層包膜並形成囊袋。

當這層包膜分泌越來越多的乳白色角質和皮脂進入到這個囊袋裡,粉瘤就會像灌了水的氣球越長越大,外觀體積會比粉刺大上好幾倍。

當粉瘤持續地變大,就有機會出現發炎,皮膚會出現紅腫並帶來疼痛不適;一旦粉瘤的發炎持續惡化,輕輕一擠甚至會冒出惡臭的膿液。


除了將手機開啟美肌模式,還有什麼好方法可以去除粉刺呢?

治療粉刺的方法與治療痘痘的方法不盡相同,今天我們就先聚焦在治療粉刺這個主題。

「讓角質層恢復正常的新陳代謝並減少角質堆積」與「減少皮膚分泌皮脂」,是醫師透過藥物來減少粉刺的兩大策略。代表性的藥物有:

○ 皮膚外用藥(A酸、杜鵑花酸、水楊酸)以及口服藥 A酸,可以減少皮膚毛細孔堆積角質。

 口服藥 A酸以及賀爾蒙治療,可以減少皮膚產生皮脂。

以上的藥物都有各自不同的使用時機、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如果您想要讓藥物的治療效果極大化,並且讓藥物的副作用極小化,建議您進一步與您的醫師面對面討論。


透過果酸換膚,也可以有效去除粉刺

許多酸性化學物質可以加速角質的新陳代謝,藉此可以達到去角質和消除粉刺的目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果酸」。果酸除了可以去除粉刺,還有增加皮膚保溼度、改善皮膚細紋以及皮膚暗沉的好處。

果酸是一系列酸類的統稱,常見的果酸有:甘醇酸、杏仁酸、蘋果酸、酒石酸、檸檬酸、乳酸等等。換句話說,不管是傳統的甘醇酸換膚,還是目前流行的杏仁酸換膚,其實都是果酸換膚。

一般民眾不管是在家裡自行使用的果酸製品,或是在醫院診所享受換膚療程,當事者都要留意高酸度、高濃度產品可能產生的皮膚過敏現象。


打雷射可以治療粉刺嗎?

不管是雷射,還是紅光、藍光、脈衝光,這些治療大多數是用來治療發炎性痘痘、改善色素沉澱、縮小毛孔、或是用來矯正痘疤。除了特殊情況,醫師一般不會為了去除粉刺這個單一目的來使用這些光電儀器。


自己動手擠粉刺,這樣到底好不好?

再一次幫大家複習治療粉刺的兩大重點:(1)讓皮膚角質恢復正常的新陳代謝(2)減少皮膚分泌皮脂。

不管是徒手擠粉刺、使用器械擠粉刺、或是用黏貼式產品來拔粉刺,既不能矯正角質的代謝,也無法減少皮脂的產生。因此擠、黏、拔這些方法,到頭來只是治標不治本的一時快感。粉刺擠不盡,春風吹又生,更糟糕的是,皮膚會因為擠粉刺而更容易發炎和感染,進一步冒出更多的痘痘。

如果上面的文字還是不能說服你放下雙手,阻擋不了你要擠爆頑劣粉刺的衝動,那就建議您找專業的醫護人員以適當的器械來幫忙你吧。


粉瘤,是不是跟粉刺一樣擦藥吃藥就會好?有辦法擠乾淨嗎?

治療粉瘤的方法與治療粉刺的方式不同,擦藥或吃藥並沒有辦法徹底根治粉瘤。如果您的皮膚冒出了粉瘤,以下提供三個建議給您參考。

1. 如果粉瘤的體積小、沒有發炎、也沒有造成身體不適或是外觀上的困擾,可以先觀察,暫時不予處理。粉瘤是皮膚的良性腫瘤,並不會嚴重傷害您的健康。

2. 如果粉瘤出現紅腫發炎,建議先以藥物控制發炎。如果發炎現象惡化了,必要時可以透過「切開排膿」處置把膿液引流出來。

3. 粉瘤永遠擠不乾淨,過一陣子之後還是會在同樣的位置復發。如果您身受反覆發作之苦,想要徹底治療粉瘤,那麼透過麻醉手術將粉瘤切除會是您最佳的選擇。



幾個重點記起來!

1. 當皮脂分泌旺盛,或者是角質的新陳代謝出現異常,皮膚就會出現粉刺。當粉刺進一步發炎或感染,就會變成所謂的痘痘。

2. 透過專業醫師的評估,不管是開立處方藥物治療,或者是使用果酸產品,都可以協助您揮別粉刺。

3. 粉瘤(表皮囊腫)比粉刺多了一個囊袋。如果粉瘤沒有造成身體的不適或是外觀的困擾,您可以選擇不做進一步的治療;反之,如果您想要徹底根治粉瘤,採取手術治療幾乎會是您唯一的選擇。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突破晚期肝癌治療困境,雙免疫合併療法延長存活期至將近兩年!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突破晚期肝癌治療困境,雙免疫合併療法延長存活期至將近兩年!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位50多歲男性,診斷肝癌時腫瘤已經接近10公分,且有脊椎骨的轉移,屬於晚期肝癌。」許偉帆醫師指出,「當時患者恰好有機會參加臨床試驗,利用雙免疫合併療法作為治療。」

接受雙免疫合併治療的成效顯著,腫瘤逐漸縮小,讓病情得相當好的控制。從發現至今已有兩年時間,目前胎兒蛋白、PIVKA-II等指數正常,而且不管是電腦斷層掃描、骨頭掃描都沒有找到腫瘤存活的跡象,患者已回到工作崗位,也持續在門診追蹤。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60歲HER2乳癌患者,在接受HER2雙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吳世重醫師表示,「但由於患者體態較豐腴、脂肪層較厚,每次打針都是挑戰;加上靜脈輸注兩種HER2標靶藥物,每次都需要2、3個小時,容易讓患者感到不便與不適。」

後來,患者的家屬聽說HER2雙標靶藥物有新的皮下注射劑型,主動提出詢問。改採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劑型後,每次給藥時間大幅縮短,僅5至8分鐘即可完成,終於讓患者如釋重負。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在台灣,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已是男性癌症的第三名,死亡率也有上升的趨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張議徽醫師指出,由於攝護腺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在確診時已為第四期,常出現轉移的部位包括骨骼、淋巴結、肺臟、肝臟等。 因為雄性激素會刺激攝護腺癌生長,所以荷爾蒙抑制療法扮演重要的角色。張議徽醫師說,傳統的荷爾蒙抑制療法可以降低體內的雄性激素濃度,發揮抑制腫瘤的效果,不過在經過一、兩年後,攝護腺癌可能發展出抗藥性,稱為「去勢抗性」,讓治療變得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