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失去自己的病 — 阿茲海默症

by | 3 月 2, 2017

什麼是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症是種病因未明的退化性腦病變疾病,會漸進式破壞心智功能,患者罹病後逐步失去記憶,且有明顯的人格改變,為目前最常見的失智原因


罹患阿茲海默症與基因、生活型態、和環境因素均相關,導致腦內會破壞神經元的異常蛋白質堆積,神經纖維纏結,腦內健康神經元愈來愈少,彼此的鍵結也會變少,患者因而喪失心智功能。當神經細胞逐漸退化死亡,患者的腦部會明顯萎縮。


除了少數由於基因異常而罹病的患者會在三十幾歲發病以外,多數阿茲海默症患者是在六十五歲以後發病,目前無法治癒,已知的危險因子包括年紀大、女性、頭部外傷、肥胖、抽菸、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




阿茲海默症會有什麼症狀?


阿茲海默症患者最初的症狀為健忘,或說有點搞不清楚狀況,忘記剛發生的事情,或在原本熟悉的地方迷路。在疾病進展的過程中,患者會出現動作不協調,易怒,言語錯亂,不認識家人或原本親近的人等問題。漸漸地患者完全無法自理生活,並喪失說話及行動能力。疾病進展的速度因人而異。


以下將阿茲海默症的症狀分成幾個面向討論:


記憶:每個人都可能突然想不起某些事情,但阿茲海默症引起的記憶缺失是持續且漸進式的,會一直重複同樣的問句,將東西放在不該放的地方,記不起每日使用的物品名稱,詞彙變少且找不到適當的語句表達自己。


思考:無法管控注意力,無法思考抽象的事物,對數字認知愈來愈差,因此愈來愈無法處理財務問題。


做決定:無法有效率地作出決定,難以面對交通或生活裡的突發狀況


動作:先是忘記如何做原本熟練的繪畫、運動、烹飪等技巧性動作,接著連吃飯、洗澡、穿衣等基本技能都無法完成。由於動作不協調,常會跌倒或受傷。


人格改變:變得憂鬱、冷漠,不想與人社交,容易被激怒,出現東西被竊等被害妄想,具有攻擊性,脫離與家庭和社會的關係。


身體機能變差:當患者無法表達自身不適,無法按時服藥,營養不良,或難以維持衛生習慣時會增加身體其他器官受損的機會。



如何治療阿茲海默症?


醫師會先從病史、行為評估、認知測試結果確定患者是否失智,再以抽血、影像檢查等方式排除其他可能造成失智的原因後,才成診斷為阿茲海默症。


診斷過程可能耗時數年。


確診之後可用藥暫時減緩退化過程,但目前沒有藥物能夠治癒或逆轉阿茲海默症病程,因此,替患者補充適當營養、打造安全生活環境、鼓勵運動是很重要的。確診後患者的平均餘命約三到九年。




有辦法預防阿茲海默症嗎?


很可惜的是,目前仍未找到能預防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確切方法。但根據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看來,多數科學家仍支持健康的生活型態應該有助於減少阿茲海默症的發生。因此,維持健康飲食、多活動筋骨、控制體重、不抽菸等,仍是維持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腰部曲線改善對策解析,肋雕芭比腰手術步驟與特點,整形外科陳彥州醫師圖文解說

腰部曲線改善對策解析,肋雕芭比腰手術步驟與特點,整形外科陳彥州醫師圖文解說

外科陳彥州醫師表示,「其實腰部曲線不是只跟體重有關呦。」 影響腰部曲線的主要因素包括腹部皮下脂肪、內臟脂肪、腹部肌肉、骨骼結構。陳彥州醫師解釋,腹部皮下脂肪過多會影響腰線,使腰部曲線不明顯,有人會透過減重或抽脂手術來改善。內臟脂肪過多會使腹部膨脹,必須透過飲食調整與運動來減少內臟脂肪,改善腰線。腹部肌肉的部分,有部分產後女性可能會出現腹直肌分離及筋膜鬆弛的問題,導致腰線不明顯,這類狀況可能需要透過腹直肌分離修復手術來改善。 若上述三項因素皆已改善,但腰線仍不明顯,則可能與肋骨骨架有關,而需要考慮透過肋骨雕塑來調整。...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50歲男士,有B型肝炎帶原。在發現肝癌後便接受手術切除,但是術後半年腫瘤便復發。」陳三奇醫師表示,「當時向健保申請使用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每三週回門診做一次治療。經過幾個月治療後,腫瘤顯著縮小,沒有明顯副作用,僅出現輕微的皮膚搔癢,讓患者能夠維持原本的工作與日常生活。」

目前,患者已接受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的組合式療法達一年以上,病況仍穩定控制。甚至在兩次治療之間,患者還可以安排休假出國旅遊,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中重度乾癬迎治療新曙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精準鎖定頭皮型病灶、改善生活品質,緩解搔癢、提升自信──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中重度乾癬迎治療新曙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精準鎖定頭皮型病灶、改善生活品質,緩解搔癢、提升自信──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乾癬會對患者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皮膚外觀的改變可能影響其工作表現、社交互動與自信心;而嚴重搔癢也常干擾睡眠,進一步影響生活品質。」邱足滿醫師指出,過去乾癬的治療以療效良好的生物製劑為主,近年則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問世,其治療機轉精準,治療成效佳,為中重度乾癬患者帶來生物製劑的針劑之外的口服藥物優異選擇。

產後減重遇到瓶頸?節食、運動還是好難瘦!張若偉中醫師:瘦身計畫這樣做

產後減重遇到瓶頸?節食、運動還是好難瘦!張若偉中醫師:瘦身計畫這樣做

「曾經遇過一位媽媽,懷孕過程中增加了15公斤,產後一直瘦不下來,使體態改變,膚質也變差,顯得很沒有活力。」張若偉中醫師表示,「經過詳細的評估,我們針對她的生活習慣、飲食、睡眠、運動進行調整,並搭配婦科調養,讓體重、體態都逐漸恢復,連家庭關係都明顯改善。讓我深刻體會到,產後不僅是身體的恢復期,也是心理與家庭關係重要的適應期。」

羅氏診斷女性健檢週活動開跑 HPV疫苗空窗世代別大意!定期子宮頸癌篩檢,守住健康防線

羅氏診斷女性健檢週活動開跑 HPV疫苗空窗世代別大意!定期子宮頸癌篩檢,守住健康防線

「即使完全沒症狀,也一定要接受子宮頸癌篩檢!」張廷彰醫師表示。子宮頸癌長期位居女性癌症死因前十名,約20%至30%的患者在確診時已屬中晚期(二期以上)。近年政府積極推動HPV疫苗,但許多30歲以上女性仍屬「疫苗空窗世代」,未能在黃金施打年齡接種疫苗,此類族群更應建立定期檢查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