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腦轉、骨轉、肝轉不絕望 精準治療掌控全局

by | 12 月 20, 2023

肺癌腦轉、骨轉、肝轉不絕望 精準治療掌控全局

給 每一位剛踏上抗癌路上的鬥士與戰友
現在的醫學相當進步,有越來越多的藥物,都能對肺癌的治療發揮很好的效果。當確診肺癌,甚至是第四期的時候,請先不要驚慌,因為有很好的藥物,可以讓大部分病友在短時間內改善,使腫瘤縮小、症狀緩解。最重要的是,病友可以恢復生活品質,重新回到家庭與工作,賺到一個很有意義的時期,這時期也許是幾年,也有些人會達到五年、十年以上,我們要好好把握多賺到的時間,過得更積極、更樂觀、更有意義!

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 李岡遠教授

 晚期肺癌合併腦轉移 標靶藥物短時間成功縮小腦部腫瘤

一位四十多歲的女性,平時不僅要工作還要照顧小孩,卻突然被診斷肺腺癌且已腦部轉移,在確定有EGFR基因突變後,便開始使用口服標靶藥物。李岡遠醫師說,病友因為合併有腦轉移,建議再接受加馬刀治療,即為病友申請健保給付。令人感到振奮的是,病友在服用標靶藥物一個禮拜後,大部分症狀就明顯改善,胃口變好,也能恢復日常生活功能。兩個禮拜後,準備進行加馬刀治療前,再做一次核磁共振定位,發現病友原本腦部約1公分左右的腫瘤,已經縮小到幾乎找不到,因為仍有微小蹤影,還是按照計畫完成了加馬刀治療。後續持續服用標靶藥物,在追蹤治療的過程中,病友肺部的腫瘤也越來越小,轉移到腦部的腫瘤已不復見,也恢復原本的工作與生活。

 肺癌常見三轉 認識症狀與影響程度

晚期肺癌常出現轉移部位包括腦部、骨頭、肝臟等處,可能造成不同的症狀。李岡遠醫師說,肺癌轉移到腦部,可能出現頭暈、頭痛,較嚴重時可能造成腦部功能障礙,甚至腦壓可能會升高,使病友噁心、嘔吐、陷入昏迷。轉移到骨頭,可能出現骨頭疼痛,若是轉移到承重的骨頭,例如股骨,便可能在活動時產生骨折;如果轉移到脊椎,可能造成脊椎塌陷,進而壓迫脊髓的神經,導致半身不遂、癱瘓等狀況。轉移到肝臟的病友,初期幾乎沒有症狀,等到腫瘤變大時,如果貼近肝臟邊緣,可能造成肚子痛;如果肝臟多處轉移,會影響肝臟功能,而造成黃疸,甚至肝昏迷。

 肺癌腦轉移治療策略

針對腦轉移的治療,李岡遠醫師說,可分為局部治療與全身治療。局部治療中較常做的是放射治療,利用放射線照射腫瘤,現在也有比較進步的放射治療方式,例如加馬刀,加馬刀治療可以很精準的在小範圍內盡量消滅腫瘤,能夠發揮較好的治療成效,且對正常腦組織的影響較小,副作用較少,少數的情況可能會需要手術治療。

若是腦部轉移的範圍較廣,可能就要進行全腦放射治療。全身治療包含標靶治療、化學治療等。李岡遠醫師說,有些標靶藥物對腦轉移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不但能讓原發部位的肺部腫瘤縮小,也能讓轉移到腦部的腫瘤消退。在選用合適的治療藥物後,通常最快可以在一個禮拜內,即可緩解症狀,可以恢復生活動能,包含食慾變好、開始運動,甚至恢復工作,生活品質自然就能夠改善。

 肺癌骨轉移、肝轉移治療策略

骨頭轉移的治療會評估是否有症狀,以及是否有骨折風險。李岡遠醫師說,如果有骨頭疼痛,可以透過局部放射治療,來改善疼痛的問題。如果有較高的骨折風險,除了放射治療外,經專業評估,也可能需要預防性的手術治療。肝轉移的部分主要是靠全身性治療,標靶藥物對於肝臟轉移的治療效果不錯。李岡遠醫師說,在特定情況下,也能考慮使用射頻燒灼術或手術處理轉移至肝臟的腫瘤。

 晚期肺癌治療首重持續追蹤 面對抗藥接續治療

在初確診肺癌時,醫師都會安排詳細的檢查,例如電腦斷層、骨骼掃描等,評估是否有發生轉移。李岡遠醫師說,在後續治療過程中,也會視狀況持續不斷的追蹤,病友可能在治療一段時間後,出現抗藥性的問題,但是在出現抗藥性後,還有其他藥物可以接續治療。李岡遠醫師提醒,我們可以有效的延長生命,也能夠改善生活品質,相信終有一天我們能讓肺癌變成像是慢性病來治療。

 她的故事 談面對抗藥

 「會有藥品可接續使用」醫師的話Hold住她的心 度過抗藥腦轉移

在人生的旅程中,什麼風景都有,風和日麗是一種風景,狂風暴雨也是一種風景。我是個喜愛打扮的人,8年前的某天,出門前在穿衣鏡前檢查儀容,發現胸口有些腫腫的,不壓沒感覺,壓下去有疼痛感。心裡覺得不太對勁,到醫院檢查後發現肺部有腫瘤,要做穿刺檢查判斷良性或惡性,在等待穿刺結果的期間,是我人生中最漫長的一星期,每分每秒都是煎熬,最終醫師宣判,第四期肺癌且轉移到淋巴,沒辦法動手術。

「能撐多久?我還有些事要處理。」知道罹癌後,我吐出這句話。醫師坦言「吃藥加電療,差不多一年半。」接下來的那句話成為救命稻草,像在死寂的黑暗中看到大光,「可是現在醫學發展很快,也許妳會接到新藥出來!」

醫師一句「會有藥品可接續使用」,如同定海神針Hold住我的心,對醫師的信心,加上樂觀的個性,我決定什麼都不想,好好配合醫師,不把罹癌當做一回事,人生就是早走和晚走而已,繼續原有菜市場的工作,天未亮就起床,一天工作10個鐘頭。

心態很重要!心情不好時,想辦法讓自己開心,吃藥的副作用就是手腳都有甲溝炎,皮膚過敏,既辛苦又難受,與其在家怨嘆,假日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照常跟二對夫妻好友去唱歌,我是個報喜不報憂的人,身旁沒人知道我罹癌。過了許久,這二對夫妻好友無意得知我罹癌,崩潰大哭,氣我居然什麼都不說,我真誠向他們賠罪「怕你們煩惱才沒告訴你們,你們不知道就不會哭,現在知道了哭得這麼傷心,我也傷心。」

我原本吃第二代標靶藥物,5年後出現抗藥與腦轉移,卻因禍得福,得以接續第三代標靶藥物。相信醫師、相信醫療,讓我度過一次又一次的凶險。我的心願很簡單,閒暇時揪三五好友,搭遊覽車欣賞台灣四季風景,嘗嘗各地拿手料理,生活就很知足。

提醒正在讀這封信的你,即便發現癌症已晚期,也不要失去信心,正確藥物組合,能讓病友過著正常人的生活,有機會等到新的治療。我當初連手術的機會都沒有,卻幸運接續到新藥,相信醫師的判斷,積極配合醫療就是給自己最好的希望。

給晚期肺癌病友的十二封信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突破晚期肝癌治療困境,雙免疫合併療法延長存活期至將近兩年!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突破晚期肝癌治療困境,雙免疫合併療法延長存活期至將近兩年!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位50多歲男性,診斷肝癌時腫瘤已經接近10公分,且有脊椎骨的轉移,屬於晚期肝癌。」許偉帆醫師指出,「當時患者恰好有機會參加臨床試驗,利用雙免疫合併療法作為治療。」

接受雙免疫合併治療的成效顯著,腫瘤逐漸縮小,讓病情得相當好的控制。從發現至今已有兩年時間,目前胎兒蛋白、PIVKA-II等指數正常,而且不管是電腦斷層掃描、骨頭掃描都沒有找到腫瘤存活的跡象,患者已回到工作崗位,也持續在門診追蹤。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60歲HER2乳癌患者,在接受HER2雙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吳世重醫師表示,「但由於患者體態較豐腴、脂肪層較厚,每次打針都是挑戰;加上靜脈輸注兩種HER2標靶藥物,每次都需要2、3個小時,容易讓患者感到不便與不適。」

後來,患者的家屬聽說HER2雙標靶藥物有新的皮下注射劑型,主動提出詢問。改採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劑型後,每次給藥時間大幅縮短,僅5至8分鐘即可完成,終於讓患者如釋重負。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在台灣,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已是男性癌症的第三名,死亡率也有上升的趨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張議徽醫師指出,由於攝護腺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在確診時已為第四期,常出現轉移的部位包括骨骼、淋巴結、肺臟、肝臟等。 因為雄性激素會刺激攝護腺癌生長,所以荷爾蒙抑制療法扮演重要的角色。張議徽醫師說,傳統的荷爾蒙抑制療法可以降低體內的雄性激素濃度,發揮抑制腫瘤的效果,不過在經過一、兩年後,攝護腺癌可能發展出抗藥性,稱為「去勢抗性」,讓治療變得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