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看什麼?懶人包讓您一次了解!

by | 8 月 14, 2018

來來來!耳鼻喉科不只看感冒!


不知道您對耳鼻喉科醫師的印象為何?許多人回答可能是「看感冒」。沒錯,感冒的確是耳鼻喉科專門的一部份,不過,一位接受醫學中心完整訓練的耳鼻喉科醫師,所必備的技能,可非僅此喔!


由於筆者也常遇到親朋好友詢問同樣的問題,因此特別整理此懶人包,希望利用插圖的方式,讓您一次了解耳鼻喉科醫師到底在看什麼!




驚!原來這些問題耳鼻喉科都看?!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問題一:感冒為何要看耳鼻喉科?


回答一:一般的感冒,以病毒感染為主,常引起鼻水過度分泌,嚴重時可能合併鼻竇炎而形成濃鼻涕,甚至倒流至喉嚨及肺部,造成不舒服。耳鼻喉科醫師除了用藥外,還能藉由熟練之局部治療技巧,幫助清除鼻子及喉嚨之感染源,迅速緩解症狀並幫助身體恢復。




問題二:咳嗽咳不停為何要看耳鼻喉科?


回答二:久咳不癒,除了檢查肺部問題之外,還需檢查是否有鼻涕倒流、胃酸逆流至喉嚨、聲帶運動功能異常…等問題。這些都是耳鼻喉科醫師熟悉的領域。




問題三:天旋地轉(眩暈)為何要看耳鼻喉科?


回答三:造成頭暈的原因很多,其中一部分是因為耳朵內的平衡系統出了狀況。耳鼻喉科醫師精通耳朵結構、功能、疾病,且能辨識出案情不單純之頭暈,以利後續處理。




問題四:打呼、睡不好為何要看耳鼻喉科?


回答四:打呼是由於鼻腔、口腔、喉嚨這段氣道塌陷或阻塞所造成,耳鼻喉科醫師幫忙找出打呼來源,了解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給予客製化治療,協助您睡得更好。




問題五:嘴巴破為何要看耳鼻喉科?


回答五:嘴巴破、潰瘍大多無礙,不過魔鬼總藏在細節裡,某些慢性潰瘍可能含有惡性成分,不能大意!受過完整治療口腔腫瘤、口腔癌訓練的耳鼻喉科醫師,是幫您揪出這些惡行惡狀、絕非善類的口腔病變之最佳夥伴。




問題六:脖子腫塊為何要看耳鼻喉科?


回答六:脖子摸到腫塊,就如同嘴破一樣,絕對不能輕忽!許多癌症,例如口腔癌、咽喉癌、鼻咽癌、甲狀腺癌、淋巴癌…等族繁不及備載,一開始可能都以脖子腫起來表現!耳鼻喉科醫師接受過頸部手術之專業訓練,對頸部構造和疾病相當熟悉,也能檢查脖子以外是否有異狀,幫忙找出元兇!




耳鼻喉科醫師與他的好夥伴


首先,您是否曾注意過,耳鼻喉科醫師身旁總是有許多「傢伙」呢?是的,耳鼻喉科醫師給人的印象之一,就是用許多器械來做檢查、治療,這些我稱之為「好夥伴」的東西,到底是用來做什麼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原來這些器械有這些用途啊(恍然大悟貌)!不知道您是否有注意到,圖中的陳醫師還穿著綠色手術衣呢?是的!手術技巧是耳鼻喉科從住院醫師開始就得不斷學習、精進的。因此,耳鼻喉科醫師不只看感冒,而是內科、外科都需精通,「內外兼修」的一群專家喔!


想要更進一步了解耳鼻喉科,請讓我帶您看看一位耳鼻喉科醫師的養成,所需學習的各項技能……




看圖秒懂!一位耳鼻喉科醫師的養成!


要成為一位耳鼻喉科醫師,需要經過將近五年紮實、辛苦的住院醫師訓練。這段時間我們需要分別在「耳科」、「鼻科」、「喉科」、「頭頸科」、「小兒耳鼻喉科」學習,每個領域的差異極大,卻又習習相關,這樣特殊的訓練過程,讓耳鼻喉科醫師成為熟悉頭頸部的專家!


耳科必備技能:


耳朵清理:利用耳鏡,在放大的視野下,仔細小心地清理外耳道,以及清除耳屎、耳手術後的結痂、耳異物取出。是耳科入門卻相當重要的技能!


中耳檢查:利用耳鏡或內視鏡,評估耳道深處的耳膜是否完整,以及耳膜後方的中耳,看是否有發炎或積水的情形!


聽力檢查:用音叉初步測試,並視每個人的狀況,安排「客製化」的聽力檢查。


頭暈檢查:扮演偵探,從問診中找出頭暈、暈眩的可能原因,視情況搭配眩暈復位及特殊眩暈檢查。


外耳手術:包括耳廓囊腫、耳前瘺管切除等,和耳朵外觀相關的手術。


通氣管術:在顯微鏡下,將一個小管子精準地放在耳膜上,幫助引流、通氣。


耳膜修補:將耳膜上的破洞,在顯微鏡或內視鏡下,進行修補,以預防感染、保護聽力。


中耳手術:精細地處理各種中耳相關疾病,有時需要如鑿隧道般,將附近骨頭做研磨,是進階耳科手術。


鼻科必備技能:


鼻子清理:清除鼻子裡無法自行清理的髒污,是耳鼻喉科醫師的特殊技能!鼻竇炎時清除濃鼻涕、鼻異物取出、鼻手術後清理結痂,幫助鼻子復原!


治鼻塞術:找出鼻塞原因,局部治療幫助改善鼻塞,恢復元氣!


治鼻炎術: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狀況,利用鼻部治療加上內服配方,消除鼻炎困擾!


抗過敏術:利用問診、鼻部檢查及過敏檢查,找出造成困擾之過敏原,改善鼻過敏症狀。


止鼻血術:從單純前方流鼻血,到複雜深層鼻血處理,止鼻血是耳鼻喉科醫師的獨門絕技!


內視鏡術:從鼻孔、鼻道、鼻竇開口,往後到鼻子最後方的鼻咽部,利用經鼻內視鏡做詳細檢查。


鼻塞手術:矯正造成鼻塞之鼻中隔彎曲、下鼻甲肥厚、鼻息肉等問題,必須訓練在全身麻醉及局部麻醉下皆能完成。


鼻竇手術:利用鼻內視鏡,將鼻竇炎之感染源清除、矯正鼻腔構造,以利後續藥物及局部治療。


喉科必備技能:


治感冒術:感冒影響上呼吸道,我們幫忙找出根源,局部治療、對症下藥。


治喉痛術:喉嚨痛原因五花八門,利用良好照明及內視鏡輔助,找出疼痛來源,並檢查喉痛是否潛藏危機!


內視鏡術:喉內視鏡直達喉嚨,讓我們能一窺神秘且重要的深層構造,也是幫助搜尋喉嚨異物、感染、腫瘤等等之重要武器。


氣切技能:耳鼻喉科醫師重要訓練之一,就是成為在一般或緊急情況下,皆具備建立呼吸道能力的專家!


誤吞救星:異物卡在喉嚨或食道,我們具備將其移除之能力。


救嗓音術:找出聲音沙啞來源,詳細檢查聲帶構造,語言治療搭配藥物及手術治療。


打呼手術:打呼牽涉到頭頸部構造和功能。我們評估打呼嚴重度、找出打呼源頭,給予「客製化」治療和建議。


喉癌手術:診斷喉癌,利用雷射等工具將其切除,並後續追蹤,為喉部進階技能。


頭頸科必備技能:


口腔篩檢:早期發現口腔病變,特別是抽菸喝酒嚼檳榔之高危險群。


治口潰瘍:除了治療惱人之潰瘍,還需從中找出可能為惡性之病變。


找口腔癌:仔細搜尋口腔黏膜是否有異常癌變,及早處理。


找鼻咽癌:利用反射鏡或內視鏡,檢視容易被忽略、位於鼻腔最後方的鼻咽部,是否潛藏腫瘤。


治唾液腺術:處理分泌口水之唾液腺問題,也是耳鼻喉科醫師需精通之技能。


治頸部感染:頸部感染可能造成腫脹而影響呼吸道,是耳鼻喉科急診之重要訓練,其中包括早期診斷、藥物治療、開刀引流、呼吸道建立等技巧。


頸腫瘤手術:包括頸部淋巴廓清術、頸部腫瘤切除術…等技能,使耳鼻喉科醫師對於頸部構造格外熟悉。


口腫瘤手術:從良性小腫塊摘除,到巨大口腔癌切除合併整型重建,都是我們訓練過程的重點學習!


小兒耳鼻喉科必備技能:


兒童感冒術:耳鼻喉科不只看大人,兒童上呼吸道感染也是我們必須精通之學問。配合耳鼻喉局部治療,效果加倍!


兒童過敏術:過敏在兒童常見,同樣也是我們學習的重點。


兒童睡眠術:兒童睡眠也是耳鼻喉科關注焦點,我們找出打呼原因,改善兒童睡眠問題,幫助孩子學習及發展。


兒童聽力術:聽力影響兒童學習及語言發育,相當重要。耳鼻喉科醫師幫忙早期篩檢及診斷聽力問題,給予協助及建議。




耳鼻喉科醫師,為您服務!


看完此懶人包後,不知道您是否對耳鼻喉科究竟在看什麼、什麼時候該找耳鼻喉科醫師更了解呢?我們有技術、有熱情,希望能讓您的耳鼻喉更健康,一起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肺癌免疫治療利器再進化:PD-L1免疫抑制劑皮下注射新劑型給藥10分鐘完成!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肺癌免疫治療利器再進化:PD-L1免疫抑制劑皮下注射新劑型給藥10分鐘完成!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60多歲的肺癌患者,需要長期接受免疫治療PD-L1抑制劑。」葉育雯醫師表示,「雖然治療成效很不錯,但因為患者的血管條件不佳,所以每次打針和抽血都成為了挑戰,接受靜脈注射後也常出現瘀血的情況。」

PD-L1免疫抑制劑是肺癌治療的重要武器,能夠降低死亡風險、提升存活率;現在劑型進化出現皮下注射給藥,在相同的療效下,能大幅將注射時間縮短至僅約10分鐘,不須留置針頭或人工血管,降低疼痛感,因此能減輕患者的治療負擔,提升生活品質。

反覆腹瀉、腹痛,竟是直腸腫瘤惹的禍!後腸神經內分泌瘤診斷、治療重點提醒,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反覆腹瀉、腹痛,竟是直腸腫瘤惹的禍!後腸神經內分泌瘤診斷、治療重點提醒,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五十多歲的患者反覆出現腹瀉與腹痛,曾經在多家醫院接受治療。後來又因為發現直腸腫瘤合併肝轉移,而接受切片檢查。」王照元教授表示,「病理報告顯示,患者的腫瘤是神經內分泌瘤,大家才曉得原來導致反覆腹瀉與腹痛的主因是後腸神經內分泌瘤。」

經過討論後,患者接受了手術治療,後續也使用體抑素類似物(somatostatin analogs, SSA)治療,減少腫瘤分泌相關荷爾蒙,幫助緩解症狀並抑制腫瘤生長。由此可知神經內分泌瘤的診斷、治療都相當具有挑戰性,往往需要多專科的配合,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成效。

胃鏡縮胃適合哪些人?術後需要多久恢復?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胃鏡縮胃適合哪些人?術後需要多久恢復?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一位50歲女性,身高162公分,原本體重約50公斤。因為更年期的關係,她在一年半內體重增加至75公斤。」鄭以勤醫師表示,「患者表示自己容易感到飢餓,即便吃飽後,很快又想進食。」

經過檢查,確認沒有其他代謝性疾病後,患者選擇接受無痕胃拉提手術(內視鏡袖狀胃縫合術, ESG)。無痕胃拉提手術是利用胃鏡在胃內進行縫合,大幅縮減胃容量。術後,患者的食量明顯減少,食慾也降低。在飲食及運動的配合下,她的體重已降至60公斤以下,生活品質顯著改善。